影视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2010-02-18 00:11贾玉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波洛克陶器影视

贾玉霞

1 前言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后,学生感受形象资料的机会增多了,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明显改观。笔者在此探讨影视资料的特点和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

2 影视艺术的主要特点

2.1 声图并茂影视艺术把图像和声音密切结合,通过影视作品,人们可以观赏到如同亲历的山水风光以及动人的风土人情,聆听美妙的音乐,感受视听结合的艺术震撼。

2.2 高效先进性影视借助现代科技,以直观、逼真的图像介入当代生活空间。图像在生活中,生活在图像中。人们接受并占有图像,直接感知事物,简化抽象语言向形象知识转译的复杂过程。

2.3 再现性影视艺术具有写实再现、叙事描述的强大功能,它不仅可以把事物的形象面貌、声音高低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模拟出来,而且经过虚、实、快、慢、大、小、远、近、零、整的相互变化和转换,使事物内容、现象、过程的言说和发生符合于人们的意象和概念,打破物理空间和自然时间的束缚,使事物“真实”地再现出来。

2.4 综合表现性影视吸收绘画、音乐、舞蹈、文学、建筑、雕塑等艺术的部分语言,发挥综合表现的优势,对大众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3 影视对美术欣赏教学的辅助作用

3.1 创造审美情境,激发审美情感体验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一般要经过审美感觉、审美理知、审美心象、审美共鸣4个阶段。如果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抓住画面最基本的形式感、总体形线结构和“力的图式”,就能够唤起与画面情感相对应的审美感觉,进入欣赏境界的大门。然后探知作品形式结构背后隐藏的丰富意蕴,从审美感觉跃入意象理知,获得审美主体的心境和审美客体的艺术意象相统一、相复合的心象。当学生分享作者的情感,心理状态与作品的“质和谐结构”同构的时候,将进入审美经验的高潮,即心境共鸣。显然,了解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简历、传闻轶事、作品情节内容有助于欣赏,但是能否产生共鸣还取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现在学生看王世廓的油画作品《血衣》,很难产生像当年观众那样的情感。教师可先播影视《白毛女》片断,再放映《血衣》幻灯片,学生就容易理解那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产生强烈的爱憎体验和审美情感,心灵随之共鸣。

3.2 增加信息量,开阔文化视野,积累艺术创造必需的知识艺术欣赏和创造都离不开形象资料以及对某种情景的体验。比如单纯看一个陶器,它只是一种颜色沉着的陶质材料,不容易生发造型意象。而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陶器可能是在某种光线、色调下,某个具体事件的特定时空中。陶器形象在电影《越王勾践》中带上古朴简拙、原始静谧、温情感伤的情绪色彩;而在电视片《国家地理·走遍中国》中,新疆维吾尔族老人祖蒙阿西木制作的陶器形象和真实、朴素的民族乡土风情联系在一起。同样色泽、同样功能的陶器,在不同的影视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能给人不同的精神境界和品质的启示。

3.3 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影视艺术提供的审美信息是非线性的、发散的,在同一时间内各种信息一齐涌向观众,引发各种感知。影视艺术具有视觉的具体性和再现性、听觉的抽象性和表现性,能从视听方面调动学生情感,使情感与理智协调发展。同时开发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潜力,激发想象力,增强学生创造动力。影片《波洛克》以美国画家波洛克本人的生活为原型,对他的生活状态、时代背景、创作方式、思想、情感多方面展示。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可以直观感受波洛克作画的场面,思考波洛克追求的艺术精神和这种艺术有何意义,获得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充分认识。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本身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而对这种艺术创造过程的领悟则更能发散联想,促进创新。

3.4 多方面艺术熏陶,提高艺术修养影视是综合表现的艺术。著名画家陈逸飞导演的故事片因画面构图、色彩、造型方面考究,被称为美术电影,对学习美术补益甚多。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十面埋伏》,陈凯歌导演的《无极》都在可视性上下足功夫,影视里展示的建筑、舞蹈、戏剧、唱腔等多种艺术形式也有可取之处。在令人耳目一新的综合艺术熏陶下,相信学生能够获得艺术启迪,去理解社会,感知文化,成为用个性化思维、独特艺术形式应对时代生活的艺术家。

影视对美术欣赏教学的辅助作用是明显的,它可以扩大美术欣赏的信息量,以美益智,以美启善,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艺术想象力,培养艺术创造精神。随着影视技术的进步,它在辅助教学方面的优势也许会更加显现出来。

猜你喜欢
波洛克陶器影视
影视展
波洛克的抽象滴流艺术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影视风起
李·克莱斯纳对波洛克绘画的影响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