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内容与实现途径

2010-04-04 04:34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存在物人文关怀关怀

丁 汀

(重庆教育学院 教务处,重庆40006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主要途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忽视 “人文关怀”的现象,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能真正起到优化人的素质,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努力体现其本有的“人性化”特点,从过去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转向既要在人生价值观方面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又要从情感态度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换句话说,就是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只有尽量体现“人文关怀”的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相吻合,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从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中 “人文关怀”的基本内容与途径是什么呢?

一、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上的“人文关怀”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就是建立在“人的发现”和“以人为本”基础之上的一种科学理论。当前,我国学者已经形成共识:要实践和推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发展中回归“人文关怀”(或称“人类关怀”、“人性关怀”)。马克思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伟大继承者,马克思的哲学充满了人文精神,马克思一生的著作包含了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表达了他对“人文关怀”的深刻理解: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在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也说过: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可惜,这些 “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至今未能引起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更没有被视为圭臬。

学术界普遍认为,“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1]或者说:人文关怀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精神,它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杜会的各种精神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2]基于此,我们实现“人文关怀”的基本途径和内容就应该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念为基础。

二、关注大学生的“自然本性需要”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的统一。因此,我们今天的“人文关怀”首先必须把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的“自然本性需要”作为“首要关怀”的对象。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学”时就曾写道: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3]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功绩时也说道: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4]

美国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描述了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基本需要:

无疑,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一个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很可能对食物的渴望比别的东西更强烈。如果所有的需要都不满足的话,那么,有机体就会被生理需要所支配,而其他的需要简直变成不存在了,或者退到隐蔽地位。

人类机体的另一个特征是,当机体受某种需要支配时,对未来的看法也会改变。对于长期处在极端饥饿状态的人来说,他的理想的境界可能就是食物十分丰富。在他看来,……生活本身被看成是吃饭,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次要的。自由、爱情、团体的感情、尊重、哲学观念全都可以置之一旁,都是无用的东西。[5]

迄今为止,凡是关注我国经济发展的人都认为,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的第一要义,就是要确保我国的每一个公民,尤其是广大农村人口和城市低收入者及弱势群体得到最起码的食品、住所、医疗和工作等等,以满足他们“生存的需要”。从人的“自然本性需要”来看,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对青年学生的学习环境与生活条件予以充分的重视,不要错误地认为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校青年学生就没有“生存需要”(如贫困、饥饿)、“本性需要”(如爱欲、婚姻)的基本问题。2005年教育部新颁布的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不再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作特殊规定,显然基于人的“自然本性需要”考虑。

三、关注大学生的“社会性需要”

我们今天的“人文关怀”应以更大的力量,更深切地去关注作为“社会存在物”的高校学生的“社会性需要”。马克思“人学”理论始终认为,人,虽然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但在本质上却是“社会存在物”,即便是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也“只有在社会中”,或者说只有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才能成为“人的关系”。因此,马克思最终将“人的本质”定义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

事实上,在当代中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然、生理方面的需求是相对比较容易满足的;然而,只要人们的生命不为饥寒所困,他们大都会有更高的社会性需要,诸如对健康、安全、交往、教育、友爱、理解、尊严,以及对公正、平等、民主、自由、权利等等的渴求期盼。因此,举凡一切有益于人们正常地从事社会交往的种种道德情感与伦理行为,都应该纳入我们高校的“人文关怀”所关注的范围。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我国21世纪的新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以追求生活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为此,就需要通过消除“知识贫困”、“权利贫困”和“人力贫困”来切实消除“人类贫困”,从而提高以健康状况、教育水平、文化环境等为标志的人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各项活动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却又普遍存在着只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力量,而忽视人的主体性关怀的现象。表现在我们高校中,诸如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缺少对青年学生的主体目标设计,在学校体制改革中不注意对青年学生的价值理念的研究,尤其是在教学、教育的管理活动中常常片面强调对青年学生的強化控制而无视青年学生的人性、人格需求(虽然我们在口头上也普遍提倡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等等。诚然,高等学校也要讲竞争,不竞争就不能发展,但竞争不仅要公正、平等,而且还应给每个参与其中的青年学生以起码的尊重和独立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否则,就会形成一种纯粹的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从而把青年学生降低到中小学生,甚至“物”的地位,使他们深感屈辱。所以说,我们高校在今天的改革发展中既要考虑学校、社会“可承受度”的同时,还应该考虑青年学生(甚至包括家长在内)的主体性的“可承受度”。

四、关注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

我们“人文关怀”还应充分关注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马克思的“人学”观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才是对象。”[7]

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则认为:当人们已充分地满足了他们对安全、从属、友爱、尊重和自尊的基本需要后,就会主动地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一种“自我进步的愿望”,或者说“想使自己成为自己理想的人的愿望”。因此,“勤奋的学生、负责的教师、努力工作的劳动者、照顾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者”等等,只要他们尽好而为之,只要是符合他们自身的本性需要的追求,都可视为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8]

据此,我们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人文关怀”,更要特别重视“人文道义评价”和“人类精神关怀”的重要作用,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自我实现”需要十分强烈的青年大学生。不过我们也要指出,我们针对现实状况强调“人文道义评价”,并不是指望它在一夜之间就能改变学校风尚,使 “人皆为尧舜”,“涂(途)之人皆为禹”,而是要以此呼唤社会良知,高张公平与正义,尽可能让青年学生都能关注现实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现状及其理想,并随时准备去努力改善它、实现它;我们强调引入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也不是指望它能在短时期内就能改变传统经济学的“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的状况,而是要努力把当前被物质、经济指标遮蔽了的人的主体性价值在发展中突显出来,从而为青年学生昭示出一个值得追求的和努力的目标,启示他们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如此,才能切切实实地让我们的高校青年学生向着 “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智力、思想、情操、道德、审美能力的均衡协调发展而前进。从而达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境地。

我们还必须指出,决不能把“人文关怀”仅仅视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还应该把“人文关怀”本身也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不明白于此,我们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提倡“人文关怀”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中就说过:“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9]以此反观历史,过去的一切“人学”思想(如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思想)和“民本”观念(如我国古代的孔子、孟子、管子等的民本思想),之所以不是“科学”的,就因为他们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远离开了他们的最初出发点,即“人”。因此,我们今天提倡的“人文关怀”也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归宿。

[1]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N].光明日报,2001-02-06.

[2]叶朗.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呼唤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1-2.

[3][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 1 卷.24.第 42 卷.96.第 3 卷.574.

[5][8]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62.163.

[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42 卷.96.第 3 卷.545.

猜你喜欢
存在物人文关怀关怀
最有思想的句子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析
“对象性存在”的三重规定性及其意义*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观之内在逻辑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