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2010-06-01 10:43陈家阳陈敬洪林汉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7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陈家阳 陈敬洪 林汉升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在临床上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如萎缩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积脓取得较好疗效。业内公认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是普外科治疗的发展热点[2]。回顾了我院自07年4月共施行胆囊切除术190例和12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两种术式进行胆囊切除,并对两种术式的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胆囊切除病患318例,男206例,女112例,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17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1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28例为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中,择期手术261例,急诊5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265例,胆囊息肉23例,慢性胆囊炎10例,胆囊结石并萎缩性胆囊炎18例,胆囊癌并胆囊结石2例,曾有腹部手术史25例,胆囊结石并肝硬化5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慢性阑尾炎4例,合并冠心病6例,合并卵巢囊肿2例。随访3个月,两组的患者年龄、病症、手术史等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分析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2.1.1 麻醉 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持续硬膜外麻醉。

1.2.1.2 手术设备及器械 德国storzy腹腔镜系统及手术器械。

1.2.1.3 手术操作过程 建立CO2气腹l3~15 mmHg,采用常规四孔法技术或三孔法,置入腹腔镜及操作器械。先对胆囊、胆囊三角、粘连程度等进行观察判断,特别是评估胆囊炎症病变程度和粘连情况,根据病症选择顺行、逆行胆囊切除术或胆囊部分切除术。顺逆结合剥离胆囊,取出胆囊,止血。粘连较重、渗出较多者置腹腔引流管,术后2 d拔除引流管。胆囊三角水肿、黏连不清者须仔细解剖:仔细分辨胆囊壶腹、胆囊管、胆总管及肝总管的关系后,用电凝钩于胆囊壶腹平面切开胆囊颈部及胆囊腹壶部浆膜层分离胆囊管,确认三管关系无误后在胆囊管距胆总管0.5 em处钳夹并切断.解剖出胆囊动脉钳夹并切断,切除胆囊并取出,胆囊床止血。

1.2.2 对照组 采用开腹术先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按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术后照常进行抗感染。肝下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术后需拔除。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内合组外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算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2.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组190例均治愈,其中,成功切除185例,因胆囊炎症、组织粘连严重及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5例,占2.6%。而两组手术术中术后质量、效果比较中,分析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手术质量指标比较对照组均比较理想。两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 s,n)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 s,n)

置引流分析组组别 例数 手术时长(min)手术出血(ml)切口大小(cm)128 92±20 89±31 8.2±1.9 82 190 56±18 56±26 2.8±0.8 24对照组

2.2 分析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情况比较。其中,分析组4例发生并发症,占2.1%因胆管损伤、轻度胆漏、剑下穿刺孔感染、皮下气肿各1例。后经对症治疗均痊愈,无死亡病例。对照组12例发生并发症,占9.4%,死亡1例。两组并发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情况比较(± s,d,n)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情况比较(± s,d,n)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长 下床活动 肛门排气 抗生素时间 并发症 死亡分析组128 10±3 5.8±3.5 2.5±1.5 7.5±2.3 12 1 190 4±2 3.2±1.9 1.5±0.5 3.2±0.9 4 0对照组

3 讨论

3.1 由本组分析可知,腹腔镜在临床上进行胆囊切除疗效占绝对优势。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出血少,术后住院天数及恢复时间短,与文献报道一致[3]。本分析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对照组效果理想;分析组术后并发症4例(2.1%)与无死亡病例,与对照组的12例(9.4%)并发症和1例死亡病例有明显的差异。我国142946例LC调查结果(1998年)显示,胆管损伤是PL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4],本分析组的并发症中胆管损伤1例,效果不错。

[1]Kane RL,Larte N,Borbas C,et a1.The outcomes of elective laparoscopic and open cholecystectomy.J Am Coll Surg,1995,180(2):136-145.

[2]王庆,秦明放,勾承月,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8(1):11-13.

[3]Dawwood MY.Laparoscopic surgery of the fallopian tubes and ovaries.Semin Laparose Surg,1999,6(2):58.

[5]Yuen PM,Yu KM,Yip SK,et al,Arandomized prospective,study of laparoscopy and lapar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benige ovarian masses.Am J Obstet Gyneool,1997;177(1):109.

[4]刘国礼.共同努力使腹腔镜手术造福于更多患者.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2):69-70.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