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年修订版)》修订情况的说明和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

2010-06-08 07:13逢锦聚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逢锦聚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10)05-0021-08

为了充分反映200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成果,进一步反映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增强教材的针对性、思想性和科学性,在认真吸取高校广大师生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按照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和教育部的部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编写组于2010年1月m3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订。

一、教材修订的主要内容

这次修订涉及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对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例如,将绪论13页倒数第4行原文“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修改为“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又如,在第六章249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第4行原文“加强党的先进性,”后面增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战略任务;”250页第l行原文“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修改为“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努力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再如,在第七章272页原文“(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标题下增加一个自然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我们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体现,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没有远大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没有共同理想的实现,远大理想就没有现实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2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有关内容纳入到教材中

例如,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第一章38页第11行原文“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之后,增加以下内容:“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拓展和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人类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根据在教材使用过程中,一些专家学者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和学生对教材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修改。使教材表述更准确,理论阐述更深刻

例如,将第一章37页第1段原文“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修改为“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38页第3段开头原文“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修改为“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又如,将第三章96页第4段第1行原文“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的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修改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再如,为便于教学,将第四章145页倒数第9行原文“(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修改后分为两个目:“(三)价值量的决定”和“(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其下的基本内容不变。原小目下有9个自然段,修改后“(三)价值量的决定”目下保留前三个自然段。“(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目下保留后6个自然段。相应地,将148页原第四目“(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及其内容调整至上述两个目之间。同时将149页原文“(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修改为“(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对思考题和阅读文献进行了更新

例如,对第二章91页思考题第2题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更新,修改为“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3.84亿)、宽带网民数(3.464L)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2.33亿,占网民的60.8%,一年内增长了1.2亿,增速十分迅猛。(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互联网的发展具有两面效应:它既可以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和观念,也可以被用来散布种种文化垃圾;既为人们思想观念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又为许多负面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事实证明,互联网作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思想和文化的存在,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请运用本章学习的知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应当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待这些影响。”

又如,对绪论的阅读文献和书后的总阅读文献进行了更新,补充了以下内容:

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二、关于三个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

以上内容的修改,涉及到三个重大理论问题,以下谈谈对这三个问题的认识。

1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时,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重要的经验之一,同时在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时,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由此可以看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是我们党几十年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

为了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这样的新认识反映到教材中,这次在修订《原理》导论时,特别将原文“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修

改为“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虽然只增加了六个字,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和发展的时代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整体,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中国化时代化的目的。正如毛泽东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质,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而不是教条,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而不是僵化的保守的封闭的体系,是来自人民大众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理论武器而不是脱离人民大众的经院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要从中国和时代的实际出发,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群众所掌握。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为实践证明了的宝贵经验。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取得胜利,反之就遭受挫折;所以,从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到后来的几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并身体力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1941年党中央还作出决定,“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习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正因为我们党采取这种科学态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伟大胜利。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也是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崭新而丰富的实践。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文化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在开放中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未曾见到的实践。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丰富的源泉,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紧密联系亿万人民从事的伟大事业,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就要做到:

首先,要刻苦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误解、不曲解,不附加错误的东西。

其次,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丰富经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富源泉,同时要运用通俗易懂、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第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倾向,避免理论脱离实际,唯书本是从,又要警惕经验主义倾向,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四,要堅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坚持与时俱进。在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中,不断总结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广泛吸取世界各国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包括人口、资源、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从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到联合国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的文件《21世纪议程》,再到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都反映出人类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说明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既要面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给人类已经造成的恶果,又要面对我们自己发展中提出的新课题,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尤其迫切。

过去在相当长时间内,比较多的人比较关注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理论的指导意义,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理论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指导意义关注不够,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缺憾,而实际上,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理论,其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就是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至少可以概括为:

第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们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机械唯物主义,都没有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唯心主义者夸大人的思维的能动作用,竭力强调意识先于物质,而物质被贬低为某种同精神相敌对的力量。机械唯物主义虽然认识到

物质的客观性,但也没有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而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思想,其重要特征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体,强调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共同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第二,强调人类改造自然实践活动作用的双重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改造自然实践活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有史以来对自然界能量的获取和运用了太阳能、电能、光能等就是很好的实例。但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贸然改造自然,其结果就事与愿违,给人类和大自然都造成破坏和危害,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第三,强调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人类必须而且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为自己谋福利。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创新。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于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已经给予相当的关注,1994年曾率先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促进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并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更明确地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在《原理》的前几次修订中都有所阐述,但相对于实践发展的要求显得还不够,所以这一次修订时,编书组就在第一章有关原理阐述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一段文字,即:“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拓展和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人类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段文字虽短,但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却非常深刻,其现实意义非常重大。

3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对此,在《原理》的最初版本和在其后的几次修订中都作了比较充分的阐述。最近一年来,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又有了新的飞跃,其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这个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这在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中并不多见。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所谓新的形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对我国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有利机遇表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机遇发展自己。不利的因素也客观存在,如,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第二,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就,但也面临新问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

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進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但是,从总体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例如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环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三农问题等急需解决。

第三,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但同时党的建设也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如: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以上这些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历史的经验证明,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而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等等。这些经验,归根结底,基础在于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战略任务。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在新的历史时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同时为保证任务的完成,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为了适时地把中国共产党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最新成果吸收到教材中,这次《原理》修订就特别在第六章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第249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第4行原文“加强党的先进性,”后面增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战略任务;”。250页第1行原文“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修改为“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努力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关于《原理》教材使用的两点建议

1妥善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原理”课教学的关系

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并未独立设置,学科建设的任务分别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集中地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教学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独立设立五年来,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如何妥善处理学科建设和教学的关系。

现在有两种情况值得研究和关注:一种情况是,已经取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有些单位,不太明确如何进行学科建设,如何妥善处理学科建设和教学的关系,因而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教学的质量都提高不明显,有的甚至偏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而忽视或削弱教学和人才培养;另一种情况是,没有取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有些单位,铆足劲想争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而忽视在“原理”课教学上下功夫,因而“原理”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提高不明显,同样,有的甚至也偏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而忽视或削弱教学和人才培养。这两种情况反映出同一种倾向,即重视学科建设而忽视教学,这是需要纠正的。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都重要,三者应该统一起来,但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科学研究,都要围绕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中

心,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而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搞好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虽然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直接为社会服务和传承、繁荣文化的功能,但必须明确,在高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在为社会服务和传承、繁荣文化的同时,必须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服务,否则就会偏离高校的根本任务,那样的高校与专门的科研机构就没有区别。特别是,对于以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为主要任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依托单位而言,以培养人才和教学为中心就更是不言而喻的。

有一种看法,认为学科建设就是上博士点硕士点和重点学科,而上博士点硕士点和重点学科似乎就高于教学和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是片面的不正确的理解。实际上,所谓学科建设,主要就是规划学科发展目标和方向,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水平和质量。在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和质量是通过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去达到和体现的,所以没有教学和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院、部等单位而言,不管怎样进行学科建设,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人才培养永远都是中心,永远都是神圣使命,这应该是没有任何疑义的。

这样的认识丝毫没有要否定和忽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意思,相反应该明确,要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搞好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对于有些单位来说,还要下力气扭转过去忽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问题,因为实践证明,没有扎实的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要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师队伍等整体实力是很难的。笔者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如果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又能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这是值得庆贺的好事情。

这样的认识也不是要否定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单位要建设好或争取设立博士点硕士点和重点学科,建设好博士点硕士点和重点学科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但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决不应该忽视教学而片面追求。据了解,到2005年底,全国独立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的6个二级学科。目前,全国已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这么多的学科点,建设得如何,如何进一步建设,笔者建议大家做一些调查研究,提出一些进一步建设的措施。据笔者接触的情况,有的单位建设得好,取得了很大成绩,有的单位进展不大,还需要作艰苦的工作。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学科已经独立设置,应该建设得比其他学科更好,水平更高,至少不要低于其他学科的水平。否则,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声誉,产生不好的影响。

2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上再下功夫

关于《原理》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提出,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2007年第一次谈《原理》编写体会时,笔者曾特别指出,科学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现在,《原理》教材已经用了几年,遇到的问题之一,还是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和讲授马克思主义。

毋庸讳言的是,在过去比较长的时期内我们比较熟悉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现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老师原来接受的教育也基本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因此就知识结构而言,大部分老师对马克思主义某个部分比较熟悉,而对整体就没有那么熟悉。所以,现在讲授“原理”课的不少单位只能由几位老师分头讲,熟悉哲学的讲前三章,熟悉经济学的讲中间两章,熟悉科学社会主义的讲最后两章。应该承认,这种状况是历史形成的,作为过渡措施也不是不可以,但从长远看,就要求而言,还是要积极改变这种状况,多从整体上理解、把握和讲授马克思主义。

在《原理》编写过程中,编书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安排时,就力图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又不局限于三个组成部分,特别注意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容简单相加,而是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同时,力争尊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律和教学规律,从计划的一定学时要求出发,在内容和逻辑的安排上要突出重点,使之合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首先要突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一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教材不刻意追求面面俱到,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如唯物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的观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阶级的观点、资本主义一定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理想的观点等,都力求讲述清楚,使教材的内容既重点突出,又基本上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现在看,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需要多方面作出努力。教材建设需要在广泛听取大家意见基础上,不断完善,进一步从整体上论述马克思主义。建议全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教师们在这方面要开展更进一步的探讨,在改善知识结构上作出更大的努力。大家要共同积极参与、密切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展,不断总结经验,特别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争取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当代意义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究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