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血管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0-08-15 00:51王明霞李林艳王小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语言障碍脑血管病病情

王明霞 李林艳 王小峰

河南洛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洛阳 471000

脑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病种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其中绝大多数为老年人。老年脑血管病人心理上依附性较强,多疑、激动和固执,特别是长时间住院治疗,肢体功能恢复不全,产生悲观、失望,担心今后生活,容易导致老年性抑郁症的发生。因此,患者心理康复尤为重要。下面我们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谈谈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8-03~2009-03收治的60岁以上的脑血管病人57例,男37例,女20例,平均年龄72岁;脑出血21例,脑梗死36例。

2 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2.1 乐观与护理干预 老年脑血管病人,部分能认识到自身疾病,医护人员给予一定的治疗和指导,病情就会得到好转和控制;另一部分盲目乐观者,没有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急性期易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对这类病人,我们除了密切观察病情外,还要把脑卒中的危害性和危险因素向病人及家属讲明,引起病人重视,从而改变对疾病的认识,听从医生和护士的安排,积极配合治疗,遵照医护人员指导,进行功能锻炼,达到早治疗、早恢复的目的。

2.2 孤寂与护理干预 老年人因病住进医院,会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分离感和被隔离感。住院后的饮食、休息、睡眠都难以适应,日常生活被打破,对疾病治疗悲观、失望,怕家人不管,拖累家人,怕医护人员态度不好,心理表现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对这类病人,我们要掌握其心理特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工作,应多开导,采用亲切、诚恳的语言,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并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给予更多儿女般的关心、体贴。交谈中要讲究方式、程度,注意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心理承受的压力,掌握语言、形体和情感传递的技巧。

2.3 抑郁与护理干预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出现肢体及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从而对生活产生悲观、消极情绪,表情淡漠,对生活及周围环境缺乏积极性,甚至出现自卑、自责等。对这类病人,我们的措施:主动给予精心、周到、热情的生活护理,在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以减轻病人的抑郁情绪。疏导病人树立乐观的人生观,激发其利导思维,提高其适应躯体及语言障碍状态下生活的能力;学会一套管理、控制、发泄情绪的方法[1]。

2.4 焦虑恐惧与护理干预 脑卒中一般发病快、致残率高,患者常表现出焦虑、恐惧、悲观情绪,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对这类病人,我们必须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如对担心病情转归的病人,让其及时了解病情并说明该病康复的长期性,使病人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对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可鼓励他们加强锻炼,尽可能恢复自理能力,语言障碍也可以通过改变交流方式来弥补。另外,舒适温暖的临床环境和必要的娱乐活动也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2.5 依赖与护理干预 躯体状况不能改变的定式和多元化系统支持的长期性,常使患者产生认同感和依赖心理,患者认为自己已然是一个废人,肢体和语言锻炼受苦受累,见效又慢,不如安于现状,接受别人对其各方面的帮助和照顾,凡事均由他人代劳,心安理得扮演残疾人的角色[2]。因此,针对病人的这种心理,在进行干预时要做到引导和激发,鼓舞他们与疾病抗争和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消除依赖心理,摆脱对自己病人角色的定位,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疾病的康复,相反,心理状态不佳则起反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病人能主动与我们沟通交流,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积极自信心境,并积极配合治疗,更好完成康复锻炼计划。

[1] 关键伟.脑卒中抑郁与康复[J].中国康复,1996,6(3):155-156.

[2] 叶雪娟.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3):158.

猜你喜欢
语言障碍脑血管病病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基于数据挖掘的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用药规律分析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学前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治策略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