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研究

2010-08-15 00:48李平原代鸿顺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电算化机房会计专业

李平原,姚 军,代鸿顺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研究

李平原,姚 军,代鸿顺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但因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受教学资源薄弱,教育理念滞后等因素影响,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仍很突出;通过理论分析,提出采取加强教材建设、机房建设、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式,以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质量。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策略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0.02.2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适应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满足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前,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已将该课程列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并将其安排相关会计专业理论课及手工实践课之后进行授课,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尽快适应企业需求。但因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受教学资源薄弱,教育理念滞后等因素影响,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仍很突出,因此,如何解决电算化教学瓶颈,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 会计电算化课程开设的意义

1 是联系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的纽带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高职会计专业是应用较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是教学计划规定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是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顶岗实习机会。基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考虑的企业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及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很少单位愿意接纳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即使接受,学生也没有机会进行具体的业务操作,只能看看凭证、账簿,装订单据。因此,实际效果很差。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它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市场上有关商品化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适应现代职业的需要。实训课程是赋予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该课程能为学生的实践练习提供仿真模拟环境,搭建一个“仿真”的实训平台,有利于学生在实验室模拟企业具体业务进行练习,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可效仿企业中的不同角色,从事企业中不同岗位,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巩固所学知识,检验自身动手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 是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环节

会计手工实践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它是会计理论教学的延续及巩固,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特征。通过手工模拟实验,有助于巩固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满足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然而,学生在手工实践过程中,因为监督机制、报警信号缺乏等因素影响,使得学生在练习中,可以不受约束地随意进行核算,很容易产生诸如:凭证类别选择不准确、凭证日期、金额有误、日常业务核算不规范等现象;同时,受人的视觉误差及易产生疲劳等生理因素的影响,手工记账时,很容易产生错账。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为数据处理工具,由会计信息互相联系,以各种会计制度为依据形成的一个系统。它以人、机的有机结合为系统的主体,构成人机紧密结合、协调工作的有机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以及运算速度、精度高、数据存储量大、自动控制运行等特殊性,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利用会计信息,按照系统设计好的固定程序,让计算机代替人工去完成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如可通过系统初始化设置,使该账套内的所有业务都按照既定的条件进行处理,一旦出错或随意操作,系统都会提示、报警,促使操作员只能按规范条件进行处理。因此,会计电算化能够约束初学者不良操作步骤,规范会计工作,从而有利于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

二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不规范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来设计课程体系,教材的知识体系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强调实验性操作的同时,也应适当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为学生今后在该领域的发展打下基础。

然而,当前市场流通的统编会计电算化教材尽管很多,但真正适用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却几乎没有。一类教材的知识结构偏重于理论介绍,以讲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各子系统的业务流程、业务内容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此种教材编写理论性强,但脱离实际,不适于高职教育培养计划,同时纯理论讲述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学效果差。另一类教材的知识结构偏重于实务,以案例为主,讲述操作上程序及步骤,实用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高,给人以“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感觉。但会导致学生的理论功底差,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 实验资料不完善

完备实验资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会计实务操作的能力,熟悉企业各相关岗位及不同业务的具体情况,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尽快适应企业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然而,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电算化实践资料较少且单一,不能满足该课程培养计划的需求。

现有的实践资料都是教材自带的资料,主要是关于账务处理子系统方面的案例,缺乏其他子系统的资料。资料中行业种类单一,启用日期单一。因而,使得会计电算化只是简单的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做账的过度,是手工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学生仅学会了在计算机上进行会计凭证的录入,而对于工资、固定资产、供产销等业务情况,甚至票据的填制都不了解。仅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核算工具,依据的仍然是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体现的仅是会计的核算职能,而对于其他职能却表现较少,甚至没有。从而削弱了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企业会计领域中的强大功能,影响了学生对会计业务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握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实验室建设不健全

实验室建设是校内进行实践教学的依托。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特殊操作技能课程,其对软件、硬件的要求以及所处环境要求都比较苛刻。因此,需要学院为会计专业配备必须的专有实验室。然而,由于决策者的重视度低以及学院经费不足等原因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机房建设及更新方面都比较滞后,因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都集中在公共机房或与其他专业共用同一专业机房。但是,由于各软件之间容易相互干扰,致使软件不能正常安装,即使能够安装,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另外由于公用机房的承载能力有限,在大量数据不断输入过程中,易造成计算机运行速度慢、死机等影响操作的问题。为此,机房管理员可能会安装还原系统进行及时还原或恢复,这样有与会计实践的系统性、连续性相冲突,甚至导致有些学生反复重复某一部分操作,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及教学进度。

4 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实践指导教师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关键。由于会计电算化是集计算机知识与会计业务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课程,且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是一门将学校与企业联系更加密切的课程。因此,需要教师既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还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从事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教师一类是“半路出家”的,他们原来是从事计算机或会计教学的教师,仅对其本来的专业知识精通,但对于对应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熟练,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或较好的解决,因而教学质量较差;一类是外聘教师,尽管他们可能是具体从事电算化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或是软件公司的培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实践操作,但由于缺少教学经验或授课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教学效果也不能达到预期。因此,缺乏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是制约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关键因素。

三 强化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思路

1 加强教材建设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理论基础与实际操作能力并重,学生只有在掌握了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完全理解电算化的工作原理及程序,独立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只能扮演录入员的角色,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实践课教材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当前市场上流通电算化教材都有所局限,不能完全适应高职培养目标的需要,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建议各高职院校在教材的建设上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的原则,结合本校的教学特点,以特定企业的具体业务为案例,编写自编讲义,在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才出版发行。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以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为基础,以系统管理和日常维护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理论课内容主要介绍电算化的概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办法与措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等、会计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各相关子系统业务处理流程及各子系统的关系;实践课内容包括会计软件的安装及维护、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及管理(初始设置、日常业务、期末处理等方面)、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及综合实验等内容。模拟实验内容不能仅以总账、报表子系统为主或辅助工资、固定资产子系统,还应该将“供应链”子系统内容包含在里面,因为这些内容在企业应用很广泛,且手工实践得不到联系,学生对此比较陌生。

2 加强专业机房的建设

建立专业机房,可以有效地解决硬件配置低、软件资源经常发生共享冲突的矛盾。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机房建设方面,应加大投入,保证实验所需要的软、硬件的需要。也可采取校企合作以及学院与软件公司合作的方式进行建设。在机房建设中要切实、可行,不能流于形式。内部以局域网结构建立,计算机配置尽量合理,应该能够满足相关数据库及财务软件的正常运行。同时机房还应配有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以便于教师边讲解、演示,学生边练习。这样,一方面课堂教学知识输出量增加,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易疲劳,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

鉴于对学生进行教学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强化其动手能力。所以实验室的建设应突出仿真,实验室尽量按照财务部门办公环境布置,并配备财务工作必须的各种用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会,尽量为其提供全发万恶哦地模拟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岗位技能,为以后胜任具体高职打下基础。

由于会计电算化授课实践仅有一学期,使用效率较低,而且机房建设的投入比较大。考虑的建设成本及使用率的问题,为最大限度地将资源充分利用,可以在其他学期作为公用机房或校内网吧投入使用。

3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高技能的实践教师是保证电算化实践课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前提。教师要想胜任该课程的教学,自身应该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过硬实际操作技能、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具体包括: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熟悉常用财务软件各个子系统的操作流程及步骤,并能够解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

因此,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师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专业教师只有深入软件公司,接受针对性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才能更好地进行教材的编写及实践课程的操作与指导,或是专业进修,或是到企业进行挂职练习,充分了解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情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4 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观念

教学手段是为了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得当,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实践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讲、练分离的教学方式。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具体案例制作成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法、实验法及开放式教学法等方式,实现讲、演、练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形式的活跃、教学效果的提高。

同时,在实践操作中,应摒弃传统手工实践的教学观念,即:所有的业务操作都应按规范的流程进行,不能出错。但电算化教学中,应该改变这种观念,提倡学生在操作中出错,但首先需要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指导、更正。这样教学目的是帮组学生正确理解电算化操作规范及流程,让其知其然更之所以然。如财务软件的业务的正常操作顺序是:账务初始化设置→凭证填制、审核→记账→结账→报表初始化→编制报表。若在报表编制后发现前面相关业务有问题需要修改时,则可以采取逆向操作方式进行修改。即:取消结账→取消记账→取消审核、签字→修改或删除凭证或初始化设置等。通过逆向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在此方面的提高打下基础。

5 开发电算化无纸化考试系统

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应用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已被各院校认同,而且其授课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理论为主。但受考试软件开发滞后的影响,目前各高职院校该课程的教学检查方式仍然采用笔试,因而教学检查效果差,无法完全掌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使采用手工出题,学生上机操作,教师手工阅卷方式,但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因此,应设计并开发无纸化考试系统。该系统以题库的形式支持命题,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动选题操作,计算机自动阅卷,从而实现实践教学与考试方法的对接,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1]黄锡远.“六化”——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11):59-60.

[2]李雪梅.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1)165-166.

[3]利举芝.《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会计之友,2008,(1):62.

[4]梁静.谈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性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8):83-84.

[5]刘媛.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6,(8):158-159.

[6]周元花.探讨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117-118.

[7]陈静.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7):153.

[8]申江艳.关于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42-144.

[9]乔庆敏.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2006,(3):73-75.

[10]利丰乾.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探究[J].会计之友,2008,(5):78-79.

G718.5

A

1671-4733(2010)02-0086-03

2010-04-12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项目编号:HJX08-2)

李平原(1972-),男,安徽霍邱人,讲师,会计师,从事教学工作,电话:0554-6656907.

猜你喜欢
电算化机房会计专业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
大功率发射机房冷却送风改造
“三自主”学习法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