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履的艺术——关于美学思想现代性批判的思索

2010-08-15 00:47谢雪莲
贺州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美学艺术活动

谢雪莲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游履的艺术
——关于美学思想现代性批判的思索

谢雪莲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审美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是为了把美好的人生境界呈现在人们面前,以引导整个人类实现人性的全面复归和在更高、更深层次上的展开和提升,把人类改造和建设得更加美好。在后现代文化转型的今天,对审美的研究其实是对审美追求的探索,是人类审美意识核心性意向问题。追溯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史,对当下审美现象的认识具有启迪性意义。

审美;席勒美学思想;批判性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美是什么?”“什么是美?”的哲理性思辨从未止步。在后现代文化转型的今天,审美所担负的思想功能、实践意义日益凸显,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审美实质的学理分析不仅具有历时性意义,而且对审美日常化分析依然会具有共时性意义。可以说,“审美”是伴随人类意识的产生发展而逐渐向前发展的。具体而言,在最初阶段,审美是自发的,是原始初民眼中的一种心向。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中,审美才自觉化,成为主体富有能动性的活动。对审美实质的探讨中,虽然承认审美形式具有丰富性、多样性,但完全否认或是夸大审美主体的功能,将审美泛化的当代艺术表现又在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审美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对审美的研究其实是审美追求的探索,这也是人类审美意识核心性意向问题。因此,追溯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史,对当下审美现象的认识具有启迪性意义。

一、审美意识的发展史

审美意识源于原始“群体文化”。由于原始初民在与自然的抗争下单独生存是异常艰难的,聚族而居便于增强抵御自然界的灾难,所以人类就以“群”的形式存在。而以“群”的形式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就逐渐形成了“群体文化特质”。“群体文化特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族群成员经过漫长的共同生活,共同感受大自然和社会现象,形成如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所谓的“集体表象”。原始图腾、原始神话人物形象或许就是这种“集体表象”的具体形式,这些表象积淀在族群深层心理结构中,会产生神秘的实用目的。人类对抗自然界取得阶段性胜利后,认识的局限使初民将其归于“神”的恩赐,这些表象一旦成为物态化的观念活动,娱人的同时自娱,愉快的情感和欣赏的心理就会发展为审美的情感和艺术的心理。所以原始初民的审美意识体现为神秘的“实用目的”,是主体形式上的愉悦。在征服自然的追求里渗透人的精神性存在的思考,审美的现实功利性是自发的。

自然的人化过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超越“自然”的现实束缚后,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美”看作数的和谐,审美的实质是规范心灵,服从神的安排,追求适度的享受。苏格拉底认为“美”在于有用性和有益性。审美就是对人的实用目的的确证和肯定。柏拉图的“理念说”,用美的理式构建理想国摒弃粗鄙习俗,净化提升人的精神,以达到规范提升人性,改良社会看成审美的终极目的。亚里士多德首次将“审美”与“人”联系,重视“自我意识”。审美是主客体间的整一和谐,包含多种快感成分的情绪活动。在西塞罗看来,审美是发现和追求高贵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达到民族的凝聚以及社会的统一和谐,审美的目的是“美化专制”、“神化君权”。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艺术活动作为审美,要“合式”,即符合高贵的审美理想。朗吉弩斯指出要从追求外在的高度转向追求内在的理想,审美就是要追求心灵的崇高,追求其对伟大对象的超越。理想的艺术就是揭示人生真正目的的艺术。普洛丁认为审美要超越感性、自我、尘世,升入神境,从而关注到神的最高理式,审美的核心就是把“人性”提高到“神性”。中世纪时期的审美意识从对人的探讨转向对神的推崇,审美的最高目的是实现“灵魂向上帝的回归”,审美体验中会发现“上帝的至尊至善”。托马斯·阿奎那指出审美的源动力是“人的灵魂本性是永远朝向上帝的”,只有这样,主体才能卸掉人的重负,提升人性,趋向于无上精神境界,审美是超越欲念的活动。但丁是中世纪的终结者和资本主义的开启者的标志,他的美学观表现出以人为中心和目的转换,复归古希腊,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倾向:追求感性肉体、情感和理性的愉悦。《神曲》中审美作为一种理性的游历,本身不是与欲念相关,但与哲理之爱、信仰和情感之恋有关。暗示了审美不是一种刻意思辨,而是一种在理智、信仰与情感的美好形象导引下把人的心灵导向至真至善之美境界的精神超越活动。

近代以来,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冲突与调和,审美理论较复杂化。笛卡尔的“怀疑论”表明,审美也是主题对对象的观念判断,反思、质疑一切人的经验性存在。布瓦洛明确提出亚里士多德戏剧创作的“三一律”,把理性奉为审美的最高标准。沃尔夫认为审美是为了发现事物的完善,从而引起快感。夏夫兹博里强调审美的认识功能,强调社会情感对审美的作用。在休谟看来,美丑都不是事物的性质,而是完全属于感觉,按照主体本身的性情、心理结构感觉对象,造成同情或协调,据此决定美、丑标签。主体的理性、审美趣味具有决定作用。英国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博克将审美定义为对象所引起的主体类似爱的情感反映的属性。审美涉及社会生活的情欲活动,带有某种社会性经验、观念影响去感受事物的某些性质,而引起爱或类似爱的情感产生的快感。狄德罗注意到审美直觉的现象,抓住美好东西迅速感动,在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关系思考中作出审美判断。近代“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指出,审美是感官认识活动,以美的方式去思维感受对象是否完善,从而产生喜爱或嫌厌的活动。康德偏于经验对审美特性作出一种规定,认为审美是无功利的,不依赖概念,却具有普遍传达性和必然性。席勒转向对美功能的研究,认为只有通过“游戏冲动”把美作为游戏冲动的对象,通过审美才能克服人的感性冲动的和理性冲动,塑造出“完美的人格”。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审美可以通过对象反观自我,是人本质力量的活动。自我观照、自我实现的意识是使审美活动得以解放的重要原因。黑格尔开创了现代审美观照理论的先河。

现代审美观照理论,除马克思建立在改造世界的实践基础之上外,大多数侧重从心理学角度加以研究,故又被称为“审美态度说”。叔本华认为审美是一种“纯粹的观照”,超越意欲的静观,主体在“直观当中沉浸”,在“客体当中自失”,达到了人与物合的忘我境界。尼采主张通过审美为人寻找形而上的根据,获得“形而上的慰藉”,解脱自我,向超人转变,体验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快乐。立普斯要通过审美确认主体本身的本质,“要在一个感观对象里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主张审美与实用分离,使对象成为“自身目的”,“自在自为的对象”。这种反体验,忽视了主客互动的倾向。克罗齐指出审美是心灵在霎间把握到对象而产生快感的直觉活动。这种直觉是精神活动的基础,是主体生命自由创作历程。科林伍德重视到想象活动的重要性。阿诺·里德进一步强调通过“静观”的想象,把握对象特征所表现出的有价值的意义。现代审美心理学派和其他美学流派走向极端。弗洛依德强调人的本能审美的内在关系,强调审美的审美机制,强调“内驱力”而忽视了社会机能的制约和理性的作用。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审美就是对事物的力的结构样式的表现性的感受和发现,对象与主体互动的程度有关,主客互动与“实在呈现”密切相关。马斯洛认为,审美是人们在“自我实现”的健康心理驱使下,追求一种比基本需要更高级的超越性需要的活动。

可以说现代美学基本上抛弃了先验还原,而把审美看成主客相统一的能动的意向活动,是一种直观体验和重建审美对象的活动。以艾耶尔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美学和以维持根斯坦为鼻祖的语言分析美学认为,审美的实质就是对判断用语的实际功能的逻辑描述,是对判断词语在一定用法系统中的意义分析和把握。存在主义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则主张审美的本质在于把握“超越性存在”。萨特把审美看成是人的自由存在的一种方式实现对人的现实存活状态的超越,是大多数审美理论所隐含的共同点。

二、对审美本质的逻辑性建构

历史上对审美意识的本质阐说和界定虽然不少,但还只是一些猜测性的理论。美学家B·鲍桑葵在《美学史》中写到:“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能说有哪一个美的定义得到举世公认。……可以把古代人的基本理论看做是近代人的包容赅博的概念的基础

……”[1]。20世纪的美学家 K·E·吉尔伯特、H·库恩也指出:“美和艺术的意蕴不是局限在任何一个或两个命题的范围之内,而是在旷日持久地拟定一切定义的过程中所提炼出来的最最完善的意义。……隐匿在所有形形色色的哲学体系和流派的辩证发展过程中。”[2]以这些历时性的研究为契机,我们虽然认识美的本质的逻辑建构的有效性和艰巨性,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诚如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说:“我们越来越熟悉我们的问题,并可能提出越来越成熟的解决:对一个理论的反驳 ——即对问题的认真的尝试性的解决的反驳 ——始终是使我们接近真理的前进的一步。”[3]

美的认识扎根于深厚的历史时空中,可是由于认识间存在差异是难以避免的,他们中一部分人坚持了美是可以定义的学术立场和思维方向;但也不乏有一股否定美的可认识性和可定义性的思潮。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现代美学出现了一种新的学术势态,许多美学家认为,美在客观或在主观的问题已经过时,所以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热衷于探讨美和艺术的本质问题,甚至否定美能够被人认识,因而给美下定义也就不再必要了。英国美学家哈罗德·奥斯本在《美学于艺术理论》一书的最后一章《20世纪的美学》中总结道:“近30年来,从属于语言学派或者分析学派的哲学家们的美学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的特征,或许就是否认美学的系统性,以及对给一些关键性的词汇譬如‘艺术’或‘美’等下定义的必要性和价值所采取的多少有点武断的怀疑态度。”[4]P441

现代西方一些美学家反对给审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伴随经济政治的现代转型,在审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德国著名艺术理论家克劳斯·霍内夫在讨论当代艺术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在西方世界,不仅人们对当代艺术的一般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艺术本身同时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美学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结果是艺术家们不再感到与社会的截然对立。”[5]P12艺术的商品化、市场化,俗雅的变奏,越来越多的人对艺术有了新认识。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称西方现代艺术经历着一场“范式危机”(paradigm crisis),即:当艺术观念上普遍被接受的信仰体系变得不适应,而某种新的信仰体系建立的可能性还处在朦胧状态中的一个历史时刻。于是,“正常秩序的丧失导致了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定义、以及对什么是问题的不同看法的产生。”[6]P4由于艺术表现的大众化、多元化凸显,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定义的不确定性使得对‘美’下定义困难加大。另一方面,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区域和族群间的交流对话,也促使人们不断完善对美和艺术的认识。著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曾有一个很好的概括:“文化的范围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扩大,对近代美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美学不仅具有了国际性,而且涉及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美学判断所需的资料,已经是来自世界所有民族的艺术产品和经验。我们很快就抛弃了那种认为西方的艺术在一切方面都必定是最好的自傲观念 ……这样做的一个明显效果,是美学理论更具有相对性。这样,如果人们仍然坚持用一种简单的规则或固定的标准来评价极其多样化的风格,就会越发显得没有道理。”[7]P184-185的确,文化的全球化带来日益广泛的美学交流,对审美观念上认识的差异性客观存在。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忽视对美的认识关系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在技术化、市场化的今天,对美的哲理式体悟是人存在所必须的。

可以认为: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美是多样性的统一。审美活动中,客观事物本身必须具有某些品质和条件;审美主体个人的品质、修养和水平等的不同会直接导致审美差异。美不是固定的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和契机所形成,而且有主客体双向互动的作用,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

三、审美活动的特征

可以说,对审美的把握是个复杂的命题。若将审美与认识加以辨别,我们就会发现,历史上对美的诸多认识都表明,审美活动离不开认识活动的参与但又不等同与认识活动。一般认为,审美活动是评价美、鉴别美、创造美,以获得情感上的愉悦。从发生学看,审美的发生与认识活动是不同的。“认识”一般是在:物质实践的外在功利需要。而审美的发生是特殊的,内在自由的超越性需要,跟人生境界、精神境界有关。人跟外在世界发生富有情感精神价值关系。内在动力 ——与精神价值的欲望相关。从把握对象世界的方式看,认识活动以物质实践为基础,以概念的抽象方式,在客观规律、法则、公理、公式框定的范围内通过推理、判断把握世界;审美,是以形象方式呈现,以人的自然,现实存活状态为参照系,通过心灵、情感活动、去追寻更为理想的存在状态,认识活动是形而上的,审美活动是形而下的和不在场的形而上的统一,前者是理性的直接或间接的,后者是直觉的,直接性的体验。从价值取向上看,认识活动为了求知求真以客观真理为最高真理,有着明显的功利性。审美,以提高人生境界作为主要目的,它既求真更加求善,超越客观实在,具有本体学和未来学意义。追求个体完善性,双向重建,双向心理完形。从表现对象上看:认识对象是客观实在,规律性,理性可以描述的。审美对象是客观互动中虚实相生流动变幻的,需要体验,想象感悟才能把握,是难以言说,审美活动追求的目的是超越存在。

审美活动的目的,从主观角度看,审美的直接目的是审美感受,是建立在感官快适基础上实现情绪情感感染、感动,提升净化。审美的关键在于感悟主体对象自我属性,存在意义,追求心理完形。从本体论和未来学角度看,审美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是为了把美好的人生境界呈现在人们面前,以引导整个人类实现人性的全面复归和在更高更深层次上的展开和提升,把人类改造和建设得更加美好。

[1][美]鲍桑葵.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凯·埃·吉尔伯特、赫·库恩.美学史“序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3]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序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4]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评论(第2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5]克劳斯·霍内夫.当代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6]吉姆·莱文.超越现代主义·导言[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7]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Modernity Critique of Shiller’s Aesthetics

Xie Xuelia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ongzuo Guangxi 532200)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stmodern culture,to study Aesthetics is to explore it,which is the core intension of human’s Aesthetics consciousness.Tracing back the history of human’s Aesthetics consciousness is of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realizing the present aesthetic phenomena.

Aesthetics;Shiller’s Aesthetics;critique

J52

A

1673-8861(2010)03-0067-04

2010-06-20

谢雪莲(1974-),女,壮族,广西横县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馆员。主要研究方向:美学与文学评论。

猜你喜欢
美学艺术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盘中的意式美学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外婆的美学
纸的艺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