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情境和网络情境下去个性化的消极影响及教育转化

2010-08-15 00:43刘俊
红河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个性化群体个体

刘俊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7)

现实情境和网络情境下去个性化的消极影响及教育转化

刘俊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7)

个体处在群体中时会表现出一种个体独处时不会产生的特有的社会心理现象——“去个性化”。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情境中的去个性化现象也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实情境和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看待去个性化现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减少其消极影响。

现实情境;网络情境;去个性化;消极影响;转化

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指个人在群体中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失去了通常的个体感,产生群体同一感的现象。处于去个性化状态时,个体会做出平时不会做出的行为,而是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这种去个性化现象,在群体破坏性行为中表现得最为典型。[1]群体中的成员如果不能做到有效的教育与转化,他们将会朝着不利于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正确认识并分析去个性化现象,消除其负面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 现实情境下去个性化的消极影响

(一)去个性化状态导致违纪行为扩散

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与群体活动表现一致。而群体的活动行为极具导向性,由群体中极少数人的行为引发整个群体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如果群体中存在少数轻率的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他们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就可能引发群体的行为,从而使个别个体的违纪行为扩大到整个群体。由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唤醒水平”较高,对群体的标准较容易认同,如果这种行为在群体中反复出现,就可能导致其他个体对此种行为产生内部认同,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去个性化状态造成责任模糊分散

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有很强的群体归属感,觉得自己处于某个整体之中,在群体中个体会觉得他对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因为当个人隐匿在群体中,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被辨认出来,自己只是以整体中一员的身份参与到某行为中,即使造成了不良后果,自己也不会承担由不良行为所招致的谴责,而责任将由所有参与者分担,即“责任扩散”。与群体保持一致不仅可以避免独自承受道德责任,也可以避免群体压力。因此,个体会更加倾向于以群体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三)去个性化状态降低个体的违纪耻辱感

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感觉外界的注意力集中于整体,对于违规行为群体首先受到追究和谴责,作为整体部分的个人就无法分辨,也就无法追究具体某个人的责任,个体处于匿名状态,觉得不会被认出,社会道德压力感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和羞辱感,便无所顾忌的释放内心的各种活动,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

(四)去个性化状态弱化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语言的控制,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2]。个体自我控制能力降低是去个性化的一个典型表现,在去个性化环境中,个体在群体中会丧失对我自我的控制,会不顾及自己的行为,也会降低对他人、社会和行为进行评价的注意力,降低对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和他人利益的关心程度,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减弱,由于个体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软化,就容易出现违纪行为。

二 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中的去个性化是去个性化现象发生在网络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情形,网络中的群体是虚拟的,而且流动性很大,这样的群体所引发的不良后果所需承担的责任更是难以追究,因此在网络中更容易让个体卷入去个性化的状态。

(一)个体道德标准降低

网络中的群体比现实中的群体表现得更为激进,在网络中,个体可以自由选择群体,当所处的群体缺乏道德责任感,个体会觉得道德准则标准降低,个体去个性化的程度也就越高。在网络中,违规行为难以受到法律追究和道德谴责,网络情境比现实情境更为隐匿,个体认为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很难为他人所知,便会无所顾忌地释放内心的各种冲动。

(二)个体人格扭曲

有部分个体因为沉浸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不能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间的角色转换,形成了网络内外的“双重道德标准”,现实生活中的我与网络中去个性化的我长期处于矛盾与抵触中,使其过着人格分裂的生活,从而造成人格扭曲。这种扭曲的人格很可能又反作用于现实生活,产生出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对他人信息安全的侵害

一些网络技术高超的人,可以隐藏在网络后,对他人实施信息安全的侵害。有的黑客入侵别人的网站或散播病毒并非为了钱财和蓄意破坏,而是为了寻找刺激,显示才能以满足个人的成就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自我表现的需要,当一部分人在生活中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和别人的认可时,他们会寻求另外的途径来满足需要。网络使一些人在群体的变相认同中更加肆无忌惮地展现自我。而且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人在网络中往往比现实中表现得冒险与残忍。

(四)对他人隐私和生活的侵害

由于网络责任的无法落实,网络情境的虚拟状态会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人们的责任感,使得有些人觉得偷窥他人的隐私也不会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在网络时空隔离状态下,人们见不到对方难过和痛苦的表情,体验不到自己的言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变得冷漠和自私,进而丧失自我,进入去个性化的状态,不计后果地进行侵害他人的网络违规行为。常见的网络违规行为有:制造与传播电脑病毒,窃取他人机密与隐私,宣传反动言论,散布色情内容,浏览反动和色情网站等。

三 对消除个性化负面影响的建议

(一)增强道德自律性

现实社会的开放性导致各种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的约束力大大减弱,这就需要靠自我约束及严格自律。个体的道德自律性越强,越不容易受外界影响,越倾向于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动,增强道德自律性,首先要提高个体道德认知,增强其道德体验,培养其判断力,使之不至于迷失在混杂状态的观念中。其次要提高个体的自控能力。通过意志锻炼等途径提高个体的自我调控水平。个体的自制力增强,就减少了随波逐流的可能性,更能够抵制住诱惑,从而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避免违纪行为的出现。

(二)加强社会的他律性

避免违纪行为的出现,必须借助于社会的他律手段,因为总会有一些自律性不强的个体,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规范。社会道德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或通过社会舆论的形式肯定下来,使违纪行为一出现就受到法律制度的惩罚,或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同时,还应加强对道德准则的宣传,使个体了解违纪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良后果。

(三)完善网络内部机制

要实现互联网备案制度,所有网站都要到主管部门登记,其中登记备案的内容就是网站经营和宣传的内容,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不能流于形式,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网络部门应及时购买和更新相关网络安全软件和设备,对上网信息及时监控,对一些反动、消极的网络信息及时阻止。要尽快完善符合网络特点的内部机制,可推行实名制上网,个体进入网络之前必须先作出遵守网络规范的承诺和澄清违反网络规定时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通过一种网络身份的确认来增强道德规范的制约力量使网络在规范之下得以良性发展。

(四)制定网络法律,加强对网络的监督

很多网民之所以在网上胆大妄为,是因为在网络中的言行不需负责或负的责任很小。当网民的道德意识水平不高,又缺少相应的法律约束时,只要有少许的外界环境因素的诱导,就可能导致个体的行为的失常。只有加强网络法律的制定,明确个人在网络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个人的责任感,以及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监督,才能构建健康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

[1]刘永芳.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241.

[2]时蓉华.新编社会心理学概念[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81.

[3]张广宇.网络中去个性化研究极其指导意义[EB/OL].我写传媒网,2004-06-15.

[4]郑雪.社会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76-771.

[5]Staub,E,(1996).Cultural-societal roots of violence:The examples of genocidal violence and of contemporary youth violence inteh United States[J].American Psychologist,51,117–1321.

On the Negative Effects&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Deindividualization

LIU Ju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Fujian Normal University;350007)

Deindividualiza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s of social psychology,and the individual in the group shows a uniqu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deindividualization"which is not produced when the individual is alone.In recent years,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ge,the phenomenon of deindividualization under the network context gradually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individualization's negative impact under real situation and network context,and explore how to personalize a correct view on the deindividualization phenomenon in order to reduce its negative impact.

network situation;deindividualization;negative impacts;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G41

A

1008-9128(2010)03-0116-03

2010-03-09

刘俊(1985-)女,河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咨询。

[责任编辑 自正发]

猜你喜欢
个性化群体个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