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的引文与作者统计分析

2010-09-06 07:23刘江霞
关键词:科技情报科技期刊论文

刘江霞 杨 勇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科技情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4)

《地质科技情报》的引文与作者统计分析

刘江霞 杨 勇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科技情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4)

以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2003~2008年数据为基础,从引文与作者统计角度,对《地质科技情报》相关引用期刊与被引期刊、作者发文量排名、作者被引排名和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排名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科技情报》近年来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评价指标逐年提高,但速度相对缓慢。《地质科技情报》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强其影响力:加强诸如地质大调查、青藏高原地区、地质灾害、环境地质等热点问题和地区的研究论文的刊载;保持优势栏目;加强专家学者高质量综述论文的约稿和中青年学者科研论文的发表;缩短论文发表周期。

《地质科技情报》;引用与被引期刊;作者发文量排名;作者被引排名;论文被引频次排名

地学类期刊有两大特点:其一是数量众多,不光各个有地学专业的大专院校、研究院所主办有地学期刊,各个地方(各省)也办有地学期刊[1];其二是地学类期刊普遍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2~6],在我国期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对地学刊物高影响因子的主因进行分析的论文较少,仅楼亚儿[7]做过一些探讨,她认为我国高地学研究水平是地学类期刊高影响因子的主因。

《地质科技情报》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地学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主要跟踪当代世界地学科技前沿,及时反映最新地学学术水平。《地质科技情报》近年来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评价指标逐年提高[2~6],但相比其他地学核心期刊,其指标提高速度相对缓慢。分析自身的引文和作者群,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已成为提高《地质科技情报》影响力的当务之急。笔者拟以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2003~2008年数据为基础,从引文与作者统计角度,分析《地质科技情报》相关引用数据,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地质科技情报》影响力的有力措施。

一、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2009年4月9日的查阅数据为基础,检索2003~2008年《地质科技情报》相关引用期刊与被引期刊、作者发文量排名、作者被引排名和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排名,选取每项检索的前20名。

二、相关引用期刊与被引期刊分析

《地质科技情报》2003~2008年发表论文的引用期刊排名与被引期刊排名见表1。引用期刊指《地质科技情报》引用其他刊的情况;被引期刊指《地质科技情报》被其他刊引用的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地质科技情报》的引用期刊排名和被引期刊排名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地质科技情报》在引用期刊排名和被引期刊排名中均处于第一位。而《地质科技情报》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2003,2004, 2005,2006,2007年他引率分别为0.96,0.96,0.90, 0.88,0.85[2~6],具有很高的他引率。在相关引用期刊与被引期刊排名中第一,这是由于相对于其他地学期刊,本刊的栏目组织、研究热点跟踪、办刊宗旨等具有更好的继承性,这应是所有期刊的共性。

表1 《地质科技情报》2003~2008年发表论文的引用期刊排名与被引期刊排名

第二,与其他重要的地学核心期刊互相融入。《地质科技情报》自1982年创刊以来,一直以跟踪地学前沿为特色,是地学类重要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刊发的论文研究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与其他重要的地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互相融合,如《地球科学》、《现代地质》和《地学前缘》,还有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同样都很高的《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地质学报》、《地质通报》等。

第三,石油类期刊引用和被引的较多。《地质科技情报》两个重要栏目是“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而近年来“矿产地质”中80%的论文与石油地质相关。因此,《地质科技情报》引用期刊排名和被引期刊排名与其自身的办刊宗旨及组稿和重要栏目有很好的对应性。

第四,排名前20的引用期刊在被引期刊中出现了12种。排名前20的引用期刊和被引期刊,均为综合性地学类重要的中文核心期刊,这也印证了《地质科技情报》在地学类期刊中的重要地位。

三、作者发文量与作者被引排名分析

《地质科技情报》2003~2008年发表论文的作者被引排名与作者发文量排名见表2。

在表2中,排名第1~5,13~15的被引作者在《地质科技情报》发表的论文较多,而且高被引作者除排名第5的作者外,均为中国地质大学的教授、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这说明以学科带头人为领队的科研团队的科研方向具有较好的继承性,科研成果多。以被引频次排名第一的作者为例,其科研团队的方向继承性好,均是关于滑坡灾害方面的论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该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是热点问题;此外,该科研团队在我刊发表的论文较早(2003、2004年发表)也是被引频次高的原因之一。

发文量排名前20的作者均为教授,这与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中的统计不是以第一作者为基础有关,在我刊发表论文的大多数为这些作者科研团队的人员或他们的学生,而其他14位发文量排名靠前的作者没有进入高被引作者排名前20位,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论文发表的时间较短;研究方向较杂,继承性差;研究的问题较小。

以近6年发文量排名第一的作者为例,其发文量见表3。何生教授2003年左右回国,发表的论文均在2005年之后,这可能是他被引频次不在前20名的重要原因。另外,论文均由该作者的研究生或科研团队人员撰写,他们研究的方向各不相同,研究的地点也不同,还有研究方向很细和研究的问题较小也可能是他被引频次未进入前20名的原因。

表2 《地质科技情报》2003~2008年发表论文的作者被引排名与作者发文量排名

四、高贡献作者分析

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检索2003~2008年《地质科技情报》刊发的论文,单篇论文被引频次前20名排名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

早发表有利于论文被引用。单篇论文被引频次前20名中,有12篇为2003年发表,2篇为2004年发表,5篇为2005年发表,1篇为2006年发表,这说明发表时间的早晚与论文的被引用关系很大,发表的时间越早,被引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科技期刊要努力缩短发表周期,让论文尽早公开发表。

表3 《地质科技情报》2003~2008年发表论文排名第一的作者论文

综述论文要由专家学者撰写。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排名前20名中,有5篇为综述性论文(排名为1, 4,7,15,16),除排名为7的作者(其第二作者为国内顶级油气藏成藏专家)外,其他均为教授撰写,这说明综述性论文被引频次较高,但必须由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撰写。其他被引频次较高的多为在科研第一线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论文。

环境地质问题的论文被引频次高。虽然《地质科技情报》刊发的论文中基础地质的论文占40%左右,但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排名却很少出现在前20名中,而关于环境地质的论文被引频次却很高,有8篇之多,这与近年来环境日益恶化及国内外对环境的关注有关。

五、启示

加强热点问题和地区的研究。如地质大调查、青藏高原地区、地质灾害、环境地质等,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和其他重要地学期刊相互融合,能提高期刊对作者、读者的影响力,而且与我国的矿产资源调查、人民生活安全关系密切,具有现实意义。

加强自身栏目的继承性。优秀栏目设置对期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地质科技情报》由“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等栏目组成。近年来,《地质科技情报》在石油地质,环境地质如有机氯农药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等,地质灾害如滑坡等方面陆续发表了众多论文,影响也较好。

加强专家学者高质量综述论文的约稿。综述论文需要以大量的文献阅读为基础,但有大量参考文献的论文可能是读书报告。综述论文的撰写需要作者有深厚的科研功底,能从文献中归纳总结出该方向研究的不足,还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让读者不仅对该方向的研究现状有细致的了解,还对今后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心中有数。另外,这些专家学者均为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其研究方向明确,研究课题有很好的继承性。

加强中青年学者的科研论文发表。虽然学术期刊以社会效益为主,但同样也要遵循有需求才会有市场的规律。对很多的专家学者来说,他们需要扩大自身在世界领域的影响力,因此大量优秀的稿源流向国外期刊。而中青年学者站在科研的第一线,是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科研的中坚力量,他们需要先在国内开拓自己的方向,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有的需要论文来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有的需要论文来评定职称。因此,要加强中青年学者的科研论文发表具有可行性。

缩短论文发表周期。只有论文发表后才可能让读者阅读和引用,才有其价值,而论文公开发表越早,就越有利于其被关注,被引用的可能性就越大。

[1]龚士良.地方地质期刊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2).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6]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7]楼亚儿.地学类期刊影响因子高的原因分析[J].编辑学报,2006 (5).

责任编辑 强 琛 E2mail:qiangchen42@163.com

book=919,ebook=919

G237.5

A

1673-1395(2010)04-0035-04

201005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技管理创新体系建设项目(KJ GL0803);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项目(GB2 JXC0965)

刘江霞(1976—),女,湖北钟祥人,副编审,博士,主要从事地质学编辑研究。

猜你喜欢
科技情报科技期刊论文
科技期刊的分类
基于数据工程的国防科技情报生态体系构建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铜陵市科技情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加强科技情报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