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

2010-09-22 07:33林艳君沈小美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9期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林艳君,沈小美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

林艳君,沈小美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

医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相比,医学的特殊性在于其有着鲜明的人文特征。我国古代医家早就有“夫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下医医病,中医医人,大医医国”等说法。说明医务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而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医学生文化基础不扎实,人文素养水平不高。为此,笔者于2009年6月随机抽取我院部分医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2005级(五年一贯制)、2007级、2008级高职大专班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医学检验5个专业400名医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医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的情况、对人文思想的理解情况、遵循人文精神的情况及对学院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看法等。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4份,有效回收率97.3%。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学生人文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为了考查医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共设置了文学、历史、政治、法律、艺术5个方面题目。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医学生文学、历史、法律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但对政治方面的知识较欠缺,尤其是艺术方面的知识极其匮乏。在问及“我国的国家主席是谁?”时仍有10.0%的医学生选择不知道;在问及“我国的国体是什么?”时只有48.0%的医学生选择“人民民主专政”;涉及我国传统文化京剧方面的问题,只有25.9%的医学生知道饰

?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是花旦。有趣的是,随着一些电视剧的热播,100.0%的医学生知道《白蛇传》中白素贞盗仙草指的是灵芝;96.0%的医学生知道“卧薪尝胆”指的是勾践;72.0%的医学生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启示教育工作者,只有把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2 医学生理解人文思想状况分析

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调查显示,有62.9%的医学生表示能理解“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教育”这些概念,有37.1%的医学生表示听说过这些概念。通过进一步对比发现,参加过一年临床实习的医学生与还未实习的在校生相比,人生观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为道德意识淡薄,受到现实主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见表1)。

表1 在校生与实习生人文思想对比(%)

2.3 医学生遵循人文精神情况分析

人文精神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德育的目标之一是教育医学生学会用人文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提高,以达到认知与行为的统一。调查显示,经过实习的医学生,面对医务人员离岗行医、收受患者红包、对患者态度冷漠等社会现实,选择“说不清”和“认可”的比例明显增加。说明经过临床实习,医学生面对一些社会现实时产生了认知与行为的冲突,他们表现出迷茫与不知所措,此时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与教育,医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认知水平将有倒退的危险(见表2)。

表2 在校生与实习生遵循人文精神情况分析(%)

2.4 关于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看法

在对实习生的问卷调查中,有81.0%的医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在求职中很重要,有90.0%的医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问及“对应聘者来说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什么因素最重要?”时,60.3%的医学生选择人文素质,28.3%的医学生选择工作经验,7.5%的医学生选择外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医学生通过临床实习,能认识到人文素质对其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也希望能接受思想品德修养、就业指导、心理学、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教育。但在调查中,也发现医学生由于对岗位认识的局限性及缺乏对所从事工作的心理调适能力,有60.0%的医学生经过一年的临床实习后想转行。

3 讨论与建议

3.1 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的合理框架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办出高职特色。作为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在对护理、药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等专业对应的岗位进行筛选和归纳,确定各专业典型岗位的基础上,对典型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医学生需要具备的人文素质,对人文素质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梳理,以确定各专业需要开设的人文课程。

医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要求,开设人文社科课程必须具有合理框架[1]。第一层面为基础人文社科内容,包括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艺术与创作、思想道德与修养、体育与健康等方面的课程[1]。这类课程要针对医学生特点,扩大医学生知识面,进一步奠定其文化素质基础,可以在大一开设。第二层面为综合人文社科内容,包括医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卫生与经济、医学与法学等方面的课程。这类课程包括了医学必然涉及的人文行为领域和必须面对的人文社会问题,主要在大二开设。第三层面为应用性医学人文内容,主要围绕医学生将面对的与医学有关的社会状况和医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培养医学生处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技能,突出实践性和时代性,这个阶段的教育可以放在大二下半学期及大三实习期间(见表3)。

表3 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的合理框架

3.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应延伸到临床实习中

调查显示,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思想变化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最需要学校给予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年。但现在医学人文课程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当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并没有开设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纵观国外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其人文课程多贯穿医学教育始终,在不同时期、不同学习阶段人文课程的开设也有所不同。如日本的医学院前2年主要让学生学习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到第五学年继续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了解医疗与法律、伦理、社会经济的关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课程也从第二学年就开设,贯穿4年时间[2]。笔者对我国高职高专医学类人文课程有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远程教育以讲座、案例分析、视频等教学方式,讲授应用性医学人文内容。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时难以集中上课,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远程教育,构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平台,让医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2)改革考核方式,不以分数评价学习效果,而以等级区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很难用试卷考核,更没有必要用具体的分数去评价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在考核方法上,可以采用论文、情境分析、问卷调查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在评价方式上,可以分为及格、不及格2个等级,不给医学生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

3.3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调查显示,医学生认为效果较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依次是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人文讲座、课堂教育。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归于实践才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方向。所以,建议在医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按照培养要求及时安排相应的实践(见表4)。

表4 医学生各学习阶段的实践情况

把实践贯穿于医学生生活始终。首先,这样可以使医学生能从更多方面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进行换位思考,从情感上接受患者,真正提高人文素质。其次,可以加深医学生对将来所从事行业的认识,培养其职业认同感,使其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规划好职业生涯。

总之,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而应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环境的熏陶、社会实践的锻炼逐渐养成,是长期内化的结果。

[1]颜家珍,冯泽永,罗丽娟.根据医学特色构建医学人文课程新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4,5:35~36.

[2]吴萍,王晨,张欢,等.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现况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1~3.

G526.5

B

1671-1246(2010)19-0133-03

猜你喜欢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