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性失眠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1-01-23 03:38陆伟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方选广泛性症见

陆伟珍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上海 200240)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指以慢性弥漫性的对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不安为特征,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伴自主神经症状和运动性不安[1],患者大多都伴有失眠的症状且失眠又加重焦虑障碍的程度,两者互为反作用。临床中应用中药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此类失眠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例选择标准均按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CCMD-3)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标准:(1)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分伴有明显失眠者;(2)无躯体疾病或严重抑郁或有消极自杀观念者;(3)排除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者,对相关药物有过敏者,未按规定服用药物或擅自加用相关其他药物、保健品等。

1.2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均为2007年6月到2009年12月于我科睡眠障碍专科就诊者,病程最长9年,最短1月。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30例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3岁~65岁,平均42.3岁;对照组22例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28岁~65岁,平均46.1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论治联合丁螺环酮片(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根据中医理论,临床分为5型。其中肝郁气滞型9例,心肝火旺型7例,心肾不交型5例,痰热扰心型5例,肝郁脾虚型4例,疗程8周。

1.3.1 肝郁气滞型 症见失眠伴焦虑不安,胸胁作胀,嗳气吞酸,纳食不香,肝气郁滞,苔薄白,脉弦细等。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川芎、白芍、陈皮、枳实、郁金、制香附、茯神、酸枣仁、合欢花、夜交藤、丹参。

1.3.2 心肝火旺型 症见心烦不寐,焦躁易怒,头晕头胀,烘热汗出,口苦目赤,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柴胡、当归、车前子、酸枣仁、苦参、生地、生龙齿、灯芯草。

1.3.3 心肾不交型 症见五心烦热,夜不能寐,辗转不安,或时寐时醒,或少寐多梦,头晕耳鸣,腰酸痛,头面烘热阵阵,汗如雨下,舌红少苔,脉细弦等,方选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加减,药用黄连、阿胶、肉桂、白芍、丹皮、酸枣仁、怀牛膝、炒白蒺藜、合欢皮、夜交藤、生龙骨、珍珠母。

1.3.4 痰热扰心型 症见失眠多梦,入睡困难,胸闷急躁,心烦易怒,头晕目眩,纳呆口苦,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滑。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黄连、陈皮、半夏、茯苓、竹茹、枳实、酸枣仁、合欢皮,珍珠母、生龙齿。

1.3.5 肝郁脾虚型 症见夜寐不安,多梦易醒,或早醒、醒后不易再寐,甚则彻夜不寐,焦躁抑郁,胸闷心悸不安,纳食不香,时有恶心,大便溏薄,苔厚,脉濡。方选逍遥丸合半夏秫米汤加减,药用柴胡、白术、茯苓、白芍、半夏、秫米、郁金、炙远志、菖蒲、枳实、陈皮、苏梗、酸枣仁、焦楂曲。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配合丁螺环酮片每日3次,每次10mg。

对照组单纯给予丁螺环酮片(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日3次,每次10mg,疗程为8周。

2组治疗前后观察HAMA量表减分率,以及失眠、恐惧、健忘、虚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降低、心慌、烦躁的治疗好转例数,还要观察头晕头痛、口干、恶心、便秘、皮疹、食欲减退等药物副反应,观察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实验室情况。

2组治疗中同样强调注意病人的心理疏导,避免情绪波动,还要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改善体质,注意睡眠习惯的纠正,睡前不喝咖啡、酒、茶等刺激性饮料,不看兴奋的书籍及节目,用热水洗脚,稳定情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1.5 疗效评定

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4、6、8周HAMA量表评定:HAMA减分率≥75%为痊愈;HAMA减分率在74%~60%之间为显著好转;HAMA减分率在59%~30%之间为好转;HAMA减分率≤29%为无效。

比较治疗前后失眠等其他各症状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头晕头痛等反应的产生以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实验室指标变化,以此比较2组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HAMA减分率比较

表1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均有所下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表1 2组减分率比较表

表1 2组减分率比较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治疗后6周 治疗后8周 减分率(%)治疗组 30 28.42±8.90 21.67±5.32 12.32±7.21 9.66±5.30 4.37±5.63## 87.19±12.33★★对照组 22 28.85±3.71 22.12±9.67 14.32±3.25 12.02±2.38 7.89±6.31##78.09±16.76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情况

表2显示,不管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治疗后各症状均有好转,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失眠症状好转例数有明显差异(P<0.01)。

2.3 2组用药后反应比较

表3显示,治疗组服药后副反应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

表2 2组治疗后症状好转病例数比较表(n,%)

表3 2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病例数比较表(n,%)

3 讨论

丁螺环酮片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经典药物,是一种5-HTI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因其无“镇静”作用,焦虑患者有失眠时多加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协同治疗。本实验结果显示,中药可以加强丁螺环酮片的抗焦虑作用,且明显改善焦虑性失眠症状,还可以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药物副作用,避免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病人产生药物依赖,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尽早康复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中药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是安全有效的。

目前各种精神类疾病要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不能只强调西药的疗效,还要看到中药的协同及补偿作用。

[1]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6.

猜你喜欢
方选广泛性症见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乳腺增生 中医这样治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养咽止咳桑叶方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伤寒论》之呕吐治则探析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
习练八段锦对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