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专业设置

2011-08-15 00:44张振华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办学定位

□张振华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专业设置

□张振华

一、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相对普通高等教育来讲,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如何找准自己在教育市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准确定位,这是我们办学者必须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是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而形成的。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形成竞争优势,必须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和转变发展方式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牢固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政府作为出资人和举办者的办学意图,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类型,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不动摇。要从理论上弄清高等职业教育既不同于其它的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它是一种有别于“学术型”的“应用型”教育类别,其本质特征是既姓“高”,又姓“职”。“高”指的是办学层次,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职”则指的是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即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和开放办学道路,以增强高职教育应该具有的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是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必须坚持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专业的人才有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如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社会对这几种规格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有了人才培养定位,就确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就能据此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质量评估标准,为推进全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致有四种类型,即:“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定位选择时,绝不能脱离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实际水平,盲目攀比,应充分考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高等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和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这种定位有助于使广大学生掌握好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术,能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处理、解决一线生产的实际问题,并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训练,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做到“零距离”上岗,成为“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

四是明确服务面向的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是指高校要找准社会服务的空间范畴,反映了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服务面向定位的选择过程,即是高校审视自身“角色”,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一所高校如果缺乏服务社会的能力,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比如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作为市政府出资举办的一所新建高职院校,首先要立足于鄂尔多斯,服务于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要紧紧围绕自治区今后10年,将要构建以“呼包鄂”为核心圈,若干个产业集中区、园区为节点的产业布局体系,集中打造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为自治区乃至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五是明确专业设置和建设方面的定位。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比如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的定位,就要紧紧围绕鄂尔多斯做足做深煤炭、化工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汽车、煤化工机械制造、煤机维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集中打造龙头专业,带动相关专业,培育专业集群,审慎发展大众化的一般专业的总体思路,努力将煤炭、化工以及煤化工机械制造与维修专业打造成为自治区的品牌专业。

六是明确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特征,是高校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反映。它不仅代表着一所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地位,而且也反映着其办学理念、人才质量和管理水平等。它既是高校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其在教育市场形成竞争力的具体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办学的特色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也可以表现在某一方面。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紧依托行业办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即瞄准鄂尔多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设专业,依托煤炭、化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行业办专业,按照岗位开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根据需求育人才作为我院的办学特色。

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

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的载体,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构建是通过专业的学习来完成的,一所学校的名气,与它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有很大关系。这些特色和优势的形成与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积淀、科研成果和为社会输送的优秀的人才密不可分。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等,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发展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为此,专业的设置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和预测。要认真研究人才市场,主动与单位建立广泛联系,并努力开展“订单式”等多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以通过科学设置专业来保证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要做好社会发展预测,体现未来社会需要。要正确处理好短线专业与长线专业的关系。所谓短线与长线,主要是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现出来的。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往往是短期现象,而教育具有周期长、效益滞后等特点,仅凭当前的供需所反馈的长短信息作为依据是不够的,还要根据今后一个时期的预测来确定是否短线或长线。要注意避免短线专业一哄而上,长线专业一刀切。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拓展时引进市场调节机制是必要的,但关键是要有长远眼光,要能体现未来社会需要。只有在科学分析并掌握了长远的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学校才有可能在专业设置和建设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所谓的“热门”专业可能很快就会成为“冷门”,甚至出现招不了生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跟踪人才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并不断调整专业结构。

二是要适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变化。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的结合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对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作出积极响应。产业政策导向就是新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依据,例如,我国近些年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数控技术等现代制造类专业则由此成为客观必需。又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等能源工业被列为国家重点。而“十五”以来,煤矿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极不相称,国家为此专门设立了“安全生产局”,中央财政也拨付专款扶持矿山的安全建设,矿山安全人才的培养成了当务之急。

三是要搞好规划、突出重点。专业建设规划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建设的依据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部署。一个新专业的设置需要若干年的过程,从师资培养到基地建设,人、财、物等投入都较大,如数控技术专业,一台加工中心设备的投资就达几十万元。因此,必须先进行充分论证。同时,学校也不能轻易地停办一个专业,否则,就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专业建设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专业,而是办出多少优势专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搞四面出击,什么专业都要办,每个专业都撒点胡椒面,而要重点扶持若干有希望办出特色的专业,打造一批精品专业。

四是要充分考虑学生求职就业的需求。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定向应该是与本专业相关的某种职业“岗位群”。因此,在进行专业建设时,既要考虑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求职需求。□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刘秉承

相关链接

自治区高职院校分布情况

全区12盟市,除阿拉善盟外,均有高职院校,其中:呼和浩特市:13所(公办8所,民办5所);包头市:4所;赤峰市:2所(公办1所,民办1所);呼伦贝尔市:2所;通辽市:2所;乌兰察布市:2所;鄂尔多斯市:1所;巴彦淖尔市:1所;乌海市:1所;兴安盟:1所;锡林郭勒盟:1所。全区合计11盟市有高职院校,共30所。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办学定位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鄂尔多斯的婚礼 曾征 丙烯 150cm x 165cm 2020年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把握新定位、新要求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危机”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