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2011-08-15 00:44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自治区实力内蒙古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

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

“文化软实力”是指本地文化对本地之外文化的影响、与其他地区文化交流融合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被其他国家和地区社会大众接受甚至推崇的程度。这种“文化软实力”作用的发挥,靠的是文化自身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发挥作用,从大的方面说,可以有效地带动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国际影响,进而使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得到更多的国际认同,是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综合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从小的方面说,可以推进这个国家的国民在其他国家得到更多的尊严和尊重,使这个国家的企业、物产、精神产品等得到更多的认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地区文化软实力也有着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样的效力。

近年来,我国对文化软实力予以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地方文化建设也被纳入到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之中。

草原文化作为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形态,不仅具有精神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反映了草原民族的自然生态观、博大情怀和道德信念,对于增强国家和区域认同感,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同步发展的和谐内蒙古有着重要意义。草原文化无论其物质性的还是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都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成为我区文化软实力的资源基础和动力源泉。认识草原文化特性,保护草原文化遗产,整合草原文化资源,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发展草原文化产业,把我区富集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这是全面提升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并结合时代要求和内蒙古文化发展的实际,加大“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力度,为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令世人瞩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文化政策体系和法规建设日臻完善。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奉行规划先行、理论先导、政策保障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工作思路,使文化建设的推进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政策保障。2003年,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决策,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推进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科学指导。2005年,进一步完善科教兴区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九个一批”建设工程,着力解决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一系列“瓶颈问题”。相继出台《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规定》、《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使内蒙古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新近正在研究制定的《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若干优惠政策》、《内蒙古文化产业2009~2013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重要文件,更为我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快速提升,营造出更好的政策环境,使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重点更加突出、任务更加明确,氛围更加浓重,形成一个腾飞的发展态势。

自治区在文化法规建设和监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自2000年至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修订通过多项条例、法规,为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满足全社会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全区文物保护、管理,为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著作权行政管理行为,促进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以及版权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此同时,一批地方性法律法规的贯彻力度也在不断得到加强,有利于社会进步,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经营活动日益得到有力保护,而有害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消极落后,渲染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违法违禁产品或经营活动,正在得到有效遏制。

学术理论研究正在形成体系。近年来,自治区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研究,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区草原文化、民族理论、民族经济等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自2004年自治区启动“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以来,经过几年的集体攻关,《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等一大批创新性研究成果问世,进一步确立了草原文化的学科地位,为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学术理论基础;2007年,内蒙古首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成立;2008年,自治区设立了“草原文化研究基地”、“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等7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以草原文化研究为中心,涵盖游牧文化、蒙元文化、河套文化、红山文化等专门领域的研究正在纵深发展;“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中国河套文化研讨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讨会”、“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研讨会”、“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民族文化艺术创作研究”等一系列学术理论研讨平台相继搭建,为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保障群众享有充分的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自治区政府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区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全区各地相继建起了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如首府的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体育场、内蒙古会展中心,等等。与此同时,全区各盟市特色文化设施、大型企业自有文化场馆的建设全面铺开,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根本改观。目前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四级群众文化网络。2008年3月起,内蒙古博物院、乌兰夫纪念馆、各盟市旗县博物院、博物馆等共计76个文化场馆先后免费开放,为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服务。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通过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和“无线覆盖工程”,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质量明显改善,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一批以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牧区电影“2131工程”、“草原书屋工程”等为载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显著改善,使基层人民群众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为开创自治区文化建设新局面、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基本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

文化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2004年起,自治区财政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大区建设专项资金。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迅速增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仅2008年,我区文化体育与传媒业财政支出就达31.62亿元。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30.81亿元,跃居全国第11位、五个自治区之首。与此同时,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大举进入文化领域,鄂尔多斯东联集团投资2.3亿元建设的成吉思汗旅游区、包头神华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的阿尔丁会堂等一批大中型文化旅游设施和文化场馆相继建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多元文化投资格局基本形成,为提升我区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文化品牌效应增强。“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最闪亮的文化品牌。近年来,我区以草原文化为基石,培育了一批地域特色、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节庆活动品牌。如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鹿城文化艺术节、成吉思汗文化节、赛马节、胡杨节、河套文化艺术节,以及萨拉乌苏文化节、安代艺术节、巴林石节,各盟市旗县那达慕大会等。其中昭君文化节入选“中国十大节庆活动”之一,“中国国际草原文化节”成为国际性草原盛会。我区凭借草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一大批反映草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的电影、电视剧、蒙古音乐剧、蒙古风情剧、蒙古戏剧、民族歌舞、图书出版物等文化精品脱颖而出,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如电影《季风中的马》,电视剧《成吉思汗》、《东归英雄》,大型蒙古剧《满都海斯琴》,蒙古音乐剧《草原传奇》,大型蒙古风情剧《鄂尔多斯婚礼》,大型民族歌舞《千里草原多秀美》,戏剧《草原记忆》,图书《丁新民和他的民工兄弟们》,民族曲艺《马背情韵》,民族声乐《大漠咏叹》,以及草原歌曲《蒙古人》、《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呼伦贝尔大草原》、《陪你一起看草原》等,享誉海内外。《锡林郭勒·汶川》等一系列文艺精品获得“华表奖”、“飞天奖”等全国性大奖或自治区文学艺术创作“索龙嘎”奖、“萨日娜”奖。这些文化精品的创作和传播,带出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名人和文化企业,其中不乏有骏马奖、金鸡奖、百花奖、梅花奖得主或享誉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优秀企业。他们为宣传、展示、树立内蒙古的良好形象,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自治区在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投资,重点建设”的思路,有序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参加文化部主导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中宣部批准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同期开展草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目前,我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从2005年的36个和79个增加到2009年的120个和315个。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的9月6日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使内蒙古成为全国首个设立文化遗产保护日的省份。2005年11月,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我区申报的“蒙古族呼麦”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自治区财力投入的不断加大,一批珍贵的历史遗迹遗址、革命文物和民族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修缮。如成吉思汗陵、辽上京遗址、辽中京大塔、元上都遗址、喀喇沁王府、阿尔寨石窟寺、多伦淖尔汇宗寺、绥远城将军衙署等等,都已经或正在“旧貌换新颜”。几年来,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配合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开展古文化遗址抢救性发掘近百处,抢救出大量珍贵文物,其中不乏引世人瞩目的重要发现和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的原始社会遗址。自治区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我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9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1项,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96项,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63项,蒙古族长调牧歌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等26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和蒙古文《中华大藏经》的出版,借助现代数字、出版技术,为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走出了一条新路。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自治区党委、政府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我区文化发展和软实力建构中的作用,把文化产业纳入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整体规划,稳步推进。早在2003年就明确提出:“构建以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GDP增长速度,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使内蒙古文化产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1.11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05.03亿元。近年来,我区充分利用原生态草原和原住民族风情独特的优势,着力发展草原游、沙漠游、边境游、民俗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相继推出蒙牛、伊利、鄂尔多斯、北重兵器城、河套酒业等工业、企业游项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也打造出了一批旅游品牌。如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分别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和乌审旗查干苏鲁德旅游区双双入选“2006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十大品牌”。新闻出版业实力明显增强,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成为我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全区有9家出版社,出版各类期刊杂志149种、报纸61种。近年来,新书出版量始终保持着平稳上升的良好势头,出版发行事业正在稳步发展。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类文化遗存、馆藏文物都为自治区文博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我区每年接办各类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的次数逐年上升,先后创办了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北方十省区旅游交易会等全国性大型文化会展活动,在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也带动了全区文博会展业的初步繁荣。2000年以来,自治区整合全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注册成立了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为集约化发展广电网络事业奠定了基础,成为自治区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发展速度最快、影响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随着内蒙古演出服务中心的成立,自治区开始通过市场化运作组织公益、商业演出,内蒙古杂技团、乌兰牧骑艺术团等文娱演出团体接到的国内外演出订单稳中有升,市场化运作的成效正在显现。2009年,内蒙古民族歌舞剧团除公益性演出外,商业演出达300多场,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内蒙古的文艺演出市场迅速升温。目前,自治区文化产业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并带动了全区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区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明显。2004年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并大力推进,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自治区直属59家文化事业单位已有43家进行了内部机制改革,活力得到明显增强。一批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相继成立,如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大盛魁文化创意集团、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集团等。其中,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改革后,经营状况迅速好转,2009年图书销售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年,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与辽宁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签署了《跨地区双赢合作实施协议》,实现了跨区域联合,进一步拓宽了发展空间。通辽日报社印刷厂、赤峰广播电视报、赤峰红旗剧场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顺利完成转制。赤峰市、通辽市和兴安盟等地的文艺剧团已经基本完成了人员分流和内部改制,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演出场次比改革前增加了2至3倍。改制后的内蒙古京剧团,剧目增多质量提高,2009年经营性演出79场,演出收入达到31万元。目前,我区文化体制改革正在继续深化,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思路已基本形成,各项重点任务正在得到切实落实,为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

可以说,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以来,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使内蒙古在国际、国内的影响迅速扩大,文化软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外强势文化、强势资本将会大举进入,可能会形成对本地文化、本地产业的挤压态势;国内各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势必加剧,对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的争夺将会愈演愈烈,适者生存,强者壮大的规律将会更加无情。我们必须对自治区现阶段的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客观冷静的认识,既要看到优势和强项,又要看清劣势和弱项,以利于扬长避短,激流勇进。目前,我区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弊端远未得到消除,传统的文化管理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存在,甚至严重阻碍着改革和发展;文化创意、管理、经营、中介、人才缺口仍然很大,尤其严重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文化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机制与现实严重脱节的局面亟须改变;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转化能力还相当有限,与文化资源大区的地位和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目标还不相适应,文化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都还相当薄弱。“十二五”是推动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后发之优势赶超先进,为内蒙古经济社会文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提升我区文化软实力做出更大贡献。□

(执笔:多智勇)

责任编辑:张燕翎

猜你喜欢
自治区实力内蒙古
自治区方志办、自治区档案馆工作座谈会召开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实力抢镜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闫锡聪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荷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