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

2011-08-15 00:44唐剑锋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强国文明群众

□唐剑锋

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

□唐剑锋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是一个好消息。

人们过上小康生活之后,对文化的需求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顺应群众需要,丰富群众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全会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努力将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历史任务。

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是传承历史的需要。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有着光荣的历史,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用其它形式,都不可能将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传承下去;只有用丰厚的文化底蕴,用文化的形式,才能完整地传承下去。在历史长河里,不断淘汰低俗的、落后的、陈旧的文化,才能使先进文化更具生命活力。

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是满足欣赏的需要。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生活档次的一种需要,虽然文化不是生活的“奢侈品”,却是生活的“必需品”。文化既有地方色彩,也有雅俗共赏的一面。它与物质生活,就像是人的左手和右手,缺一不可。有什么样的物质生活,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文化生活与之相适应。

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是充实时间的需要。现在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怎样让闲暇时间过得更有意义,更有品位,更上“档次”?需要先进文化来回答。由于群众受教育程度不同,欣赏口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就需要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要,充实人们的生活,充实人们的时间,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

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是提升精神的需要。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就像人的脊梁骨一样,使人挺立。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需要先进文化来支撑,如果萎靡不振的精神占据主导地位,人就会变得低级庸俗,从而影响到工作、生活,甚至幸福。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使人精神充实,道德高尚。

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是促进文明的需要。文化与文明,相互影响,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作用下,才能产生文明的语言,文明的举动。文明是一种个人品质,也是一种社会公德。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当今社会的种种竞争中,文明已成为一种“软竞争实力”,其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形象力,是巨大的。

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是创新生活的需要。人们渴望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美好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来源于先进文化的影响,丰富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每个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文化氛围的生活,才是人们追求的至高生活境界,才会让人们不断产生创新的活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心声,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全党全民族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努力,携手同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南县商业局)

猜你喜欢
强国文明群众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请文明演绎
纺织强国再出发
多让群众咧嘴笑
漫说文明
“学习强国”礼赞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秦晋争霸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