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会风”当禁

2011-08-15 00:44薛新彦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政府职能官场行政

□薛新彦 袁 浩

“替会风”当禁

□薛新彦 袁 浩

不知从何时起,替领导开会成了官场上一种独特现象,且屡禁不止,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专门替会的“会虫”。

“替会”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三个深层次原因值得思考:

一是“会海”之累。有的领导干部坦言,如今天天有会开是正常的事,没会开反而觉得不正常了,有时一天要开两三个会,像赶场。有些事情本来印制了文件,下发执行即可,可各级各部门非要专门召集会议宣读文件,然后再由与会领导分别喋喋不休地强调一番,才算是工作有了安排。有些事情通过网上发布信息,或者组织电视电话会议就可以解决问题,却非要费时耗力地组织现场会,才算将事情办妥。如此一来,会议不断扩容,小会变成大会,甚至没会开也要找会开,导致一些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种会议,不堪其扰。

二是“亲自”之苦。一些会议组织者为了强调自己所主持的会议的重要性,凡会都要求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亲自参加,否则就认为是对其分管的工作不重视。但是,“一把手”们本来就事务缠身,各种会议都要亲自应付,自然无法分身。不能“亲临”,就不得不找“替身”。实际上,有些会议的内容不过是传达精神、布置任务,由相关干部参加,回去后做好汇报就行了,何必非要频频召集“一把手”开会呢!这非常不利于他们集中精力处理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三是“无聊”之烦。在有的地方,开会成了衡量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似乎会议开得越多工作就做得越好。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干部成了职业会议召集者或职业开会人。他们早上开会,中午开会,晚上也开会,除了开会似乎就再没有别的工作。繁冗拖沓的会议,浪费了大家的时间,耽误了许多真正要做的工作。久而久之,一些官员对会议因烦生厌,纷纷寻找应对之策,躲避那些无聊之会,“替会”现象也便应运而生。

官场“替会风”折射出了一些地方一些部门行政作风的拖沓和行政效能的低下,让有限的行政资源在无聊的会议中折腾掉,这与我们所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是相悖的。

根治官场“替会风”,一要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会议制度,各级政府的会议分为哪些类型,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规格、规模、时间标准召开,都由法律法规加以详细规范。任何领导都无权随意变更,违反者要被依法追究责任。二要改革政府管理职能和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减少行政管理层级,坚持依法行政,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明确界定政府 “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三要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把“一级讲给一级听”变成“一级干给一级看”,真正把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作为考核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四要以网络电视电话会代替传统会议,以网络传输和电子文件代替传统纸质文件,充分发挥网络科技手段在提高执行力、转变工作作风、推进科学发展上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乡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张燕翎

猜你喜欢
政府职能官场行政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分析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电视问政:问出政府职能新变化——武汉台“电视问政”的理念与实践
我国“十二五”时期的行政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