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下企业财务战略选择探讨

2011-08-15 00:46西南财经大学王万仲
财会通讯 2011年11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战略财务

西南财经大学 王万仲

通货膨胀下企业财务战略选择探讨

西南财经大学 王万仲

2009年上半年,我国新增贷款高达7.37万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年的信贷投放总量。在四万亿投资的财政政策及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带领下,市场普遍预计2009年新增贷款规模接近10万亿元,预计2010年新增贷款接近7万亿元,2009年底,通货膨胀压力上升,2010年银行贷款与去年同期相比稍微放慢,但其增速仍然非常高。企业和银行流动资金紧张,2009年开始的项目队信贷需求巨大,信贷和货币的增长则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企业必须及时调整前期所施行的财务战略,以积极的、面向未来发展的新财务战略代之,以使企业减少通货膨胀的损失。

一、财务战略类型

在财务战略理论里,财务战略的选择与通货膨胀相关的因素是经济周期,这也是财务战略制定需要考虑最为关键的外部环境: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与复苏四个阶段。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应采用不同的财务战略,以应对企业处于不同经济周期中对资金的需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繁荣和萧条阶段,这也是通货膨胀可能经历的两个阶段,在通货膨胀的初期是繁荣时期,而在通货膨胀的后期可能呈现出经济衰退的萧条期。当然在通货膨胀之后经济也可能实现软着陆,本文将主要分析通货膨胀后期是萧条的情形。财务战略主要包括:

(一)扩张型财务战略 它是以实现企业产品的推广及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企业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或提高投资的增长速度,来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增加生产和经营产品的种类,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融资方面,企业往往需要在将大部分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通过增资扩股以及利用负债完成资本金的积累。随着企业产品的推广和渗透,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较长的时期内将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

(二)稳健型财务战略 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企业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将尽可能追求最有效率地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持续保持现有市场,维持现有投资水平,不断降低成本,尽可能多的获取现有产品的利润,积聚资金为将来发展做准备。在融资方面,企业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企业对利用负债进行再融资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而企业在产品升级扩张之前,不会采取增资扩股引入外部投资人。

(三)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它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因为企业的经营策略失误或者因为企业外部市场发生巨大变动,使得企业从竞争领域退出,缩小企业的经营范围。通过财务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将企业的资源集中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在融资方面,企业需要放慢节奏,资金的运用比较谨慎,低负债、低收益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二、通货膨胀时期与财务战略的选择

根据企业三种不同的财务战略分类,企业应该根据通货膨胀初期经济繁荣阶段的特点,更多采用扩张型的财务战略。这个时期项目投资回报率高、外部融资环境良好,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高,因此企业应扩大材料采购,提高产品价格,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为企业的扩张做资金上的供应,这有利于企业抓住通货膨胀初期的境遇有效地扩大市场占有率。随着通货膨胀初期时间的推移,项目投资收益率下降,市场利率提高,外部融资环境逐渐恶化,这时企业需要做出相应决策以保证企业在经济逐渐走入萧条阶段时有足够的资金应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通货膨胀逐渐加深,企业应根据通货膨胀后期经济萧条阶段的特点,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降低产品库存,实行严格的存货控制,降低库存水平;提高自有资金比例,避免过重的利息支付负担,选用低负债比资本结构,进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采用紧缩投资的战略,尽量缩短企业项目投资周期,回收经济繁荣期的投资资金,减少人工成本,节省经费开支,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完成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使得企业在不利环境下达到资源的最合理利用。除了上述常规的财务战略选择外,企业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以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的执行:

(一)在通货膨胀中后期,企业应当适时通过并购实现逆势增长 基于企业现实状况,立足于企业未来的整体战略目标,在企业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借助于逆周期政策选择(也叫逆向政策选择)的思维,将财务战略的调整提前到经济环境彻底改变之前。企业为了应付各种不确定性,应该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波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面对通货膨胀后期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时,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在资产价格相对低廉的机会,从实施扩张性的财务战略,积极收购相关的资产。企业可以利用大量企业倒闭留下来的市场真空机会,采用企业处于成长期时所应该采用的财务战略,即企业追加大量的资本性支出来抢占领市场出现的空白点。

(二)在通货膨胀中后期,企业应当采取集约型和资源有效利用型实现增长 不管是通货膨胀的初期还是通货膨胀的后期,企业都不应该采取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应该在通货膨胀初期市场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广泛地投资,而在通货膨胀后期又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企业更多应该从集约型和资源有效利用型地增长方式入手,在初期企业扩张时,就需要估算企业所需现金流,并评估企业再融资能力能否支持持续的扩张;新进入的产业和产品与现有产业和产品能否适应经济周期和现金循环周期并具有互补性。企业的资源是否能够支持企业扩张的规模,这些都是集约型企业在制定其财务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财务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从通货膨胀不同时期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可以看出,金融市场环境将对选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投资与筹资必须借助于金融环境。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影响企业金融环境。通货膨胀不同的时期也将影响企业投资的规模以及投资的收益情况,因此企业应该针对金融市场环境制定不同的策略,控制投资规模,积极介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其中影响财务战略选择的金融市场因素主要有资本成本、投资回报率。

(一)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对企业财务管理,特别是企业筹资和投资非常重要:从筹资的角度来看,资本成本是其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而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是企业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只有当企业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才会追加投资。资本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因此金融市场的利率从这两个方面都可以近似替代资本成本,在通货膨胀初期时利率较低,企业面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企业项目投资回报率一般高于资本成本,这时追加投资成为企业更多会采取的方法;在通货膨胀后期时利率逐渐提高,企业项目投资收益率跟不上利率增加的速度,这时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更多会采取加速项目资金回收,保持资金充裕。一般情况下,利率对于企业投融资的决策,对于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将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二)项目投资收益率 项目投资回报率是指企业通过投资而应返回的价值,企业从一项投资性项目中得到的经济回报。其中内部报酬率就是使项目的现金支出与现金流入,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投资收益率。内部收益率越高,说明其与行业投资平均收益水平的差别越大,即新增投资项目的获利空间越大,即内部收益率越高,新增投资项目承受行业投资平均收益水平或市场利率上升的能力就越强。与此同时,内部收益率也与项目的隐含风险相关,因此项目投资收益率可以考虑项目风险因素,进而实现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risk-adjusted return)。在通货膨胀初期,估计的项目投资回报率会因为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而被高估,当通货膨胀逐渐加剧,项目投资回报率可能因为外部经济环境及金融环境的恶化,以及企业现金流跟不上而下降。故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变化也成为通货膨胀下企业财务战略选择考虑的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对金融市场环境的分析,企业应当在通货膨胀的整个过程中追踪利率和项目投资收益率可能的变化。特别是通货膨胀的过渡阶段,更是要求企业在进行财务战略调整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当期经济环境中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要注意到经营环境的潜在风险,不能在市场看涨的情形下一味的追加投资,必须警惕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四、结论

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外部经济环境,而且通货膨胀不同的时期、不同通货膨胀的水平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财务战略,但必须指出:企业的外部环境只是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一部分,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的增长方式都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起到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当企业的发展阶段与经济所处阶段不一致时,企业如何制定其财务战略是企业的重要课题,如企业处于初创期时,外部环境处于萧条期,这时企业如何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使得产品推广渗透在最低的成本下完成,强化集约经营与技术创新;企业处于衰退期,外部环境处于繁荣阶段,这时企业如何限制高投入、低产出,退出原有领域,拓展其他领域,实现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的发展方向。

[1]啜华:《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年第4期。

(编辑 杜昌)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战略财务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战略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