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丝绸工业“十二五”发展初探

2011-11-16 06:06王永亮余华献马群忠王海燕
丝绸 2011年10期
关键词:十二五丝绸重庆市

王永亮,余华献,马群忠,王海燕

(1.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蚕业研究所,重庆 402460;2.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重庆 400020)

重庆丝绸工业“十二五”发展初探

王永亮1,余华献2,马群忠1,王海燕1

(1.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蚕业研究所,重庆 402460;2.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重庆 400020)

回顾了重庆丝绸工业在“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为“十二五”发展奠定的物质基础,并从政策支撑、劳动力供给、产品发展、人才科技四方面分析了重庆丝绸工业的发展潜力所在,结合各项设备产能指标和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预期各项产能水平和价格走势,对重庆丝绸工业“十二五”的发展目标进行探索,提出了措施建议。

重庆;丝绸工业;“十二五”;目标

20世纪90年代是重庆丝绸工业最为辉煌的时期,丝绸年出口创汇达1.2亿美元,为重庆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茧丝绸产业链条涉及农业、工业、贸易等不同环节,为城乡就业提供了众多岗位,是实现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丝绸业作为重庆重要的民生产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将在促进全市城乡统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扩大就业和助推“两翼”农民万元增收工程的实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重庆丝绸工业通过调整结构、资源重组,产业集中度提高。2010年底,全市有丝绸生产加工企业35家,缫丝规模16万绪、丝织机2 100台、绢丝精纺2.2万锭,可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3亿元,生产丝类产品1 747 t、丝织品867万m,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 294万元[1]。缫丝自动化水平达到84 %,较“十五”有较大提高,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新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丝绸品牌,“凤宇牌”双宫丝、“祥飞牌”绸缎在东南亚的知名度和影响不断扩大。“保胶软化”专利技术,创新了传统的丝绸加工工艺,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增强了丝绸产品的生物保健功能和使用功能,拓展了丝绸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2 发展潜力分析

2.1 政策支撑潜力

重庆市委市政府历来对茧丝绸产业十分重视,在《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蚕桑定为重庆农业的特色产业[2]。2010年又把蚕桑列入“重庆市政府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计划并决定在库区消落带上种植桑树,打造沧海桑田,发展饲料蚕桑[3]。由于茧丝绸产业链条长、带动性好,已被15个区县列为“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

“十一五”期间,重庆紧抓国家“东桑西移”战略调整的历史机遇,争取到11个国家“东桑西移”基地县建设工程项目,并配合“东桑西移”工程的推进,开展了重庆市“优质茧十百千万工程”、高效生态蚕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国家“东桑西移”、退耕还林等政策资金和地方政策资金,打造了涪陵、黔江、云阳等一批重点蚕桑基地县,涌现出黔江、涪陵、永川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丝绸生产加工基地[4],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2 劳动力供应潜力

重庆是一个大农业直辖市,劳动力资源输出大市,全年劳动力输出量占全市可用劳动力资源的近五成。但对几个重点丝绸生产加工区县调查后显示,区域内还留存了一定数量的富裕劳动力资源。以永川区为例,全区留存的劳动力资源达19.90万人,女性占57.64 %。16~45岁年龄段女性5.10万人,占女性总数的44.46 %,其中可以自由流动、灵活就业的过万人[5],是永川区丝绸加工企业用工总量的20倍。而丝绸工业作为特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更多女性员工,占企业用工总量的80 %,特别是对20~40岁年龄段的女工。区域内所留存的劳动力资源主要以女性为主的特点,正好适合当地丝绸加工企业的用工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可以为丝绸工业提供较充裕的劳动力。

金融危机影响了重庆输出型劳务市场经济,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放弃外出务工,选择就近就地择业。从另一方面为全市丝绸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资源,企业招工困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大量从事纺织行业的技术人员也因为金融危机使沿海纺织企业纷纷倒闭,加上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选择返乡就业。以永川区为例,截至2009年3月,因金融危机影响而返乡的农民工总数达1.1万人,45岁以下的1万余人,女性占40 %[6]。

2.3 产品发展潜力

重庆丝绸工业的特征是原料型产品为主的初加工,结合原料特点及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走适合本地特征的双宫丝、坯绸、绢纺类产品生产加工路线,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实力。“凤宇牌”双宫丝,在质量、数量和技术工艺方面都处于同类产品领先地位,产品主销印度、东南亚等市场,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祥飞牌”真丝绸,以其物美价廉深受顾客喜爱,在印度及东南亚市场具有很高的认知度。“万兴牌”桑绵条,其质量、技术含量处于全国同类产品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产品远销欧洲市场。

2.4 人才科技潜力

重庆拥有西南大学以向仲怀院士带领,以长江学者、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部级专家组成的学术队伍。在家蚕科研方面具有世界领先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资源保存优势和丝绸工艺、加工、新材料研发的科技资源优势,并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科技技术转化中心,能将部分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经济生产力。建立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蚕业技术研发中心、蚕业资源保存源、高级蚕桑技术人才培育基地、蚕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家蚕基因资源库、最大的家蚕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以及集基因资源、信息数据于一体的家蚕基因组信息平台,为解决科技中和实践中的难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研究,使中国蚕业站在了世界的最高点,引领着茧丝绸业以后的发展方向[7]。

在实用技术方面,培育出的转基因有色茧实用品种“西农绿茧一号”,能有效简化印染工艺和减少废水污染,让丝绸回归本真;培育的细纤度丝品种,将为丝绸工业生产更轻盈、细腻的丝绸服装面料提供可能;微波诱导染料快速酯化固色技术、天然绿茧丝微波接枝固色方法都可以节省大量的茧丝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丝的产量,以及提供绿色环保的丝织产品;缫丝副产物废水处理及茧丝资源综合利用,能有效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扩大副产物附加值,增强丝绸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十二五”发展目标初探

重庆丝绸工业在产品、人才科技等四方面具有的发展潜力,为重庆丝绸工业“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依据重庆丝绸工业现有技术、装备、资源和发展环境,对“十二五”时期丝绸工业发展目标进行分析推算。

3.1 产品生产量

根据国家对劳动密集型高耗能产业的现行政策,丝绸工业的生产规模不会扩大。2010年重庆有缫丝规模16万绪,其中白厂丝规模10万绪,双宫丝规模6万绪;织绸规模扩大至3 000台;绢纺精练能力2 000 t;绢丝精纺22 000锭;30万床桑蚕丝绵被生产能力(表1)。

表1 重庆市丝绸工业各产品产能情况Tab.1 The capacity of the various products of silk industry in Chongqing

3.2 经济指标

中国经济将在较长时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为全市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各种茧丝绸商品2010年的平均销售价格(白厂丝32万元/t、双宫丝28万元/t、坯绸31万元/万m、绢丝30万元/t、绢纺产品25万元/t、蚕丝被600元/床),按照年均8 %的价格增长计算,到2015年各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将是2010年的1.45倍。同理按年均8 %的价格增长,取原料质量中间水平为计算基础,推算出2015年重庆丝绸工业销售总值区间(表2)。用产品全销售模式,推算出2015年重庆丝绸工业其他经济指标区间(表3)。

表2 2015年重庆丝绸工业销售总值区间Tab.2 The range of total sales value of silk industry in Chongqing in 2015

表3 2015年重庆丝绸工业经济总量区间Tab.3 The range of total economic output of silk industry in Chongqing in 2015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继续推行节能减排工程,对10家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改造,占全市丝绸加工企业总数的50 %。预计2015年重庆丝绸工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如表4所示。

表4 2015年重庆丝绸工业社会效益区间Tab.4 The range of social bene fi ts of silk industry in Chongqing in 2015

“十二五”期间,加快科技成果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在抗菌保健型高档真丝绸、功能性固胶桑蚕丝及功能改进型桑蚕丝产品、HASEP桑蚕丝绵条、环保型保胶水洗丝绵被、系列丝绸床上用品、系列旅游丝绸产品、蛹蛋白保健产品、α亚麻酸医药产品、药用甲壳素等方面提升丝绸产业的高附加值,可使全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25 %以上。按照科技对重庆丝绸工业贡献率为25 %推算,“十二五”期间的各项经济指标如表5所示。

表5 2015年重庆丝绸工业经济总量区间Tab.5 The range of total economic output of silk industry in Chongqing in 2015

4 保障措施建议

4.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政府对企业技改或新产品研发贴息贷款利率;提高丝绸产品出口退税率,实行免征或全部退税;加大对丝绸企业技术引进、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完善重庆茧丝绸协调机制,协调各部门资金筹措方式,增加资金支持。

4.2 规范流通体制,完善风险储备

完善厂丝储备制度,调节生产与市场的供需稳定。把重庆茧丝绸行业门户网站、茧丝绸质押中心、厂丝储备库建设成为全市行业预测判断近、中、远期及周期性变化的窗口。

大力倡导社会信誉机制,建立企业信誉制度,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守信企业的贷款支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资金投放,简化审批流程,开辟信贷“绿色通道”,推进融资产品创新,推广和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

4.3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经济结构

重点“稳定一圈,发展两翼”蚕茧生产,形成加工基地与原料生产相结合的“一圈两翼”三大茧丝绸产业带,培育茧丝绸产业集群。支持黔江区、万州区、涪陵区、合川区、永川区、潼南县等有条件的地区,以龙头企业发展拉动当地蚕桑基地建设。

4.4 加快人才培养和行业建设

依托西南大学等教育资源,加强丝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创新型企业家人才的培育。完善重庆丝绸工业监测体系,加强行业信息发布、强化统计信息分析,拓展电子商务。建立行业专家库,实施专家治业。

5 结 语

本文以“十一五”重庆丝绸工业发展现状为基础,剖析产业发展潜力,并通过设备产能和未来市场行情趋势分析,对重庆丝绸工业“十二五”发展指标做出预测,为相关部门编制产业规划和指导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余华献.重庆市茧丝绸行业2010年度工业统计年报表[DB].重庆: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2011.

[2] 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意见[EB/OL].(2010-02-09)[2011-06-10].http://www.gov.cn/gzdt/2010-02/21/content_1537798.htm.

[3] 中国新闻网.重庆试以“沧海桑田”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带[EB/OL].(2010-06-12)[2011-06-10].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6-21/2341428.shtml.

[4] 重庆市茧丝绸协调办公室.2010年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工作总结[R].重庆: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2010.

[5] 重庆市永川劳务办.关于永川市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报告[EB/OL].(2005-01-31)[2011-06-10].http://www.cqagri.gov.cn/detail.asppubID=16338.

[6] 杜敏.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110-112.

[7]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简况[EB/OL].(2011-03-01)[2011-06-10].http://swjsxy swu.edu.cn/xue yuangaikuang/index.html.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12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on silk industry in Chongqing

WANG Yong-liang1, YU Hua-xian2, MA Qun-zhong1, WANG Hai-yan1
(1.Chongqi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 Chongqing 402460, China; 2. Silk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0020, China)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achievements of silk industry in Chongqing during "the National 11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which laid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National 12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It analyzed the potential of silk industry in Chongqing from four areas which were policy support, labor supply, product development,talent and technology. It also expected the production levels and price movements and explored preliminari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12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on silk industry in Chongqing,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Chongqing; Silk industry; "The National 12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Target

F426.81(2719)

B

1001-7003(2011)10-0060-04

2011-07-04;

2011-09-13

王永亮(1964― ),男,高级政工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茧丝绸及其综合利用研究。

猜你喜欢
十二五丝绸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丝绸情调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