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图表题分类解析

2011-12-05 01:39宋波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1年11期
关键词:科举制题干本题

宋波

一、文物照片类

例1.(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13题)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C

【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1980年12月”。A项发生于21世纪初,排除A;B项发生于1984年以后,排除B;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设立的,D项不正确;图片中个体工商业的营业执照体现的是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正确答案为C。

例2.(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14题)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沿革历史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故①正确;根据材料“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得知坎儿井正是利用新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而兴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故③正确;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坎儿井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故④正确;而材料没有体现该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另外,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在坎儿井之前还有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等,故②不正确。本题选C。

二、漫画类

例3.(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卷第17题)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参考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对义和团运动的理解和学生的辨析能力。从题干材料可以很明显看出作者是在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故B正确。A、C、D都不是作者想表达的意图。

例4.(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22题)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参考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理解。从图8的“600万头猪被杀”等可以明显看出生产严重过剩;图7“还拥有世界上最悲惨的贫民窟”反映出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图6“美国所患的病的根源,就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体制本身”体现出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发生时,社会购买力低,百姓无力购买商品,这不是通货膨胀所致,B说法不正确,但符合题意,故选B。

三、地图类

例5.(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16题)图5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参考答案】B

【点拨】题干图片显示,这场战争发生在云南、缅甸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派远征军入缅甸作战,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从而维护国际战略物资的供应,B正确。这场战争和扭转太平洋战局无关,排除A;C是豫湘桂战役的影响;D与题干无关。

例6.(2011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21题)图1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D.援助额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参考答案】C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实施经济援助的政策是指马歇尔计划。从题干地图显示来看,被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不被援助的绝大部分是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结合二战后马歇尔经济援助计划的目的:通过援助来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所以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故选C。

四、表格类

例7.(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第17题)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南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参考答案】C

【点拨】本题以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作为入题点,考查国民大革命时期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表1中时间“1926年6月”、“1927年6月”,这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南昌起义在1927年8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在1927年10月,故排除A、B两项;1927年春,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阐明了农民问题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的重要性,并非导致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1926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国民革命的中心从珠江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才会呈现出湖南、湖北、江西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故选C。

五、曲线坐标图类

例8.(2011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题)下页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参考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知识点。《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素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故A、B、C表述错误。[Q]

猜你喜欢
科举制题干本题
数字算式
古代的考试
“科举”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破解诗歌鉴赏题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