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的中医诊疗体会

2012-01-25 05:20何航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0期
关键词:治则胃粘膜主症

何航行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湖北 麻城 438300

急性胃炎系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病变严重者可累及粘膜下层与肌层,甚至深达浆膜层。临床上按病因及病理变化的不同,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其中临床上以急性单纯性胃炎最为常见,而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急性化脓性胃炎已罕见。导致发病的因素很多,有化学或物理的刺激,也有细菌或其毒素引起。化学刺激主要来自烈酒、浓茶、咖啡、香料及药物 (如水杨酸盐制剂、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质激素等),其中急性腐蚀性胃炎多是由吞服强酸、强碱及其他腐蚀剂所致。物理刺激如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及X线照射,均会损伤胃粘膜,引起炎症性改变。而进食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是导致急性胃炎最常见的一个病因。

症状是轻者仅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严重者可有呕血、黑粪、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

1 临床表现

家庭生活中一般在暴饮暴食或食用了污染食物、服对胃有刺激的药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主要为:

1.1 上腹痛 正中偏左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少数病人出现剧痛。

1.2 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

1.3 腹泻 伴发肠炎者出现腹泻,随胃部症状好转而停止,可为稀便和水样便。

1.4 脱水 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失水过多引起,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状,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发凉。

1.5 呕血与便血 少数病人呕吐物中带血丝或呈咖啡色,大便发黑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说明胃粘膜有出血情况。

2 诊断检查

2.1 胃镜检查 为最有价值、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可直接观察胃粘膜病变及其程度,可见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有时可见粘膜表面的粘液斑或反流的胆汁。Hp感染胃炎时,还可见到胃粘膜微小结节形成 (又称胃窦小结节增生)。同时可取病变部位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和病理学检查。

2.2 X线钡餐造影 多数胃炎病变在粘膜表层,钡餐造影难有阳性发现。胃窦部位有浅表炎症者有时可呈现胃窦部激惹征,粘膜纹理增粗、迂曲、锯齿状,幽门前区呈半收缩状态,可见不规则痉挛收缩,气、钡双重造影效果较好。

2.3 幽门螺杆菌检测 ①胃粘膜组织切片染色与培养:Hp培养需在微氧环境下用特殊培养基进行,3~5天可出结果是最精确的诊断方法。

②尿素酶试验:尿素酶试剂中含有尿素和酚红,Hp产生的酶可分解其中的尿素产生氨,后者使试剂中的pH值上升,从而使酚红由棕黄色变为红色,此法快速、简单、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达90%以上。

③血清学检测Hp抗体:但即使是IgM抗体也可在清除了Hp几个月后仍保持阳性,限制了其诊断意义。亦可用PCR法检测血中Hp的DNA。

④核素标记尿素呼吸试验:让患者口服一定量同位素13C标记的尿素,如果患者消化道内含有Hp,则Hp产生的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产生CO2,由肺呼出,通过测定呼出气体中13C含量即可判断胃内Hp感染程度,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90%以上。

3 中医治疗

3.1 肝郁气滞型 主症:胃脘胀满,痛及两胁,情志不畅时更甚,或呕吐吞酸,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四逆散合小半夏汤加减:醋柴胡、炒白芍、炒枳壳、生甘草、姜半夏、鲜生姜、元胡、炒川楝子。

方药: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连翘、半夏。

3.2 胃热炽盛型 主症:胃脘疼痛,胀满,痛处灼热感,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有酸臭味或苦味,饮食喜冷恶热,大便干结,尿黄,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滑。

治则:清热止痛,降逆通便。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3.3 寒邪犯胃型 主症:胃痛卒发,痛无休止,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多有受凉或饮食生冷病史,或伴见呕吐清水,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

治则: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桂枝汤加减:高良姜、香附、桂枝、炒白芍、炙甘草、姜半夏、荜茇、生姜。

3.4 暑湿犯胃型 主症: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腹软而痛,纳差食减,口干而腻,头身沉重,肢软乏力,小便黄热,大便滞而不爽,或兼见发热恶寒,舌质红,苔白黄而腻,脉濡细或濡数。

治则:解暑和胃,化湿止痛。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半夏、大腹皮、紫苏、半夏、白芷、陈皮、茯苓、白术、厚朴、生姜、大枣。

3.5 食滞胃脘型 主症:胃脘胀满,疼痛拒按,或呕吐酸腐及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食后加重,嗳气反酸,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厚腻,脉滑实。

治则: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减:陈皮、山楂、神曲、半夏、茯苓、连翘、萝卜子、枳实、槟榔。

急性胃炎的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必须坚持持之以恒的调理和药物治疗,尤其要注重饮食调理,配合中医药治疗急性胃炎的方法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均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1]丘鸿凯,隋景玉.新医学,2005,(5).

[2]董建华等.中医内科学 (第5版)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

[3]蔡永敏.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03-305.

猜你喜欢
治则胃粘膜主症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治则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作用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小儿湿疹的中医临床治则探微
应用胃粘膜保护剂治疗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