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应室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2012-01-25 05:20汤井利赖紫娴李丽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0期
关键词:无菌器械供应

汤井利 赖紫娴 李丽娣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广东 惠州 516001

消毒供应室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科室,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将全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进行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和发放。近年来因使用医疗器械而发生的院内交叉感染呈逐年上升之势,而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如何控制和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是所有医院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1]。加强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管理,保证经过消毒供应室处理过的器械、敷料等都是符合消毒灭菌的质量标准,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如何加强供应室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我院消毒供应室通过成立质量监控小组、加强人员培训及严把消毒灭菌各环节质量关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1 建立有效的监测管理制度及强化人员培训

1.1 成立以科护士长为组长的质量监控小组 加强各项制度落实,护理部、感控办加大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和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监督,检查和质控力度,定期对各项工作检查指导,随机抽样检查,进行评价及缺陷追踪。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质控小组,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制定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做到有章可循,责任到人。杜绝和尽量减少缺陷的发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a.指定质量监控员,按照新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要求进行质量监控,完善各级人员工作职责,明确各区域的工作制度和岗位的职责任务。

b.在实施过程中,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所制定的操作规程的缺陷,并不断改进,改进后再详细观察是否与设备、环境等情况相匹配,不断提升各种操作规程的可操作性和质量可控性。我院每日对供应室各项监测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每周抽查1次,检查结果记录存档,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整改。

1.2 加强监测知识教育 我院对从事供应室工作的人员进行职业岗位培训,定期对科室人员 (特别是负责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通过派出外地学习及业务学习的形式或组织小讲座,并参加护理部及院感科的有关医院感染学、微生物学、热源、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大家对造成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有了很好的认识,在工作中加强了责任心,养成了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全面提升了消毒供应室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了对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使每个人都掌握必要的质量监测知识,让所有人参与各工作环节的质量监控,层层把关,防患于未然。

2 加强消毒灭菌各环节质量控制,保证供应物品质量

2.1 加强洗涤质量控制 对回收来的器械物品严格按清洗操作流程进行清洗,对清洗不合格物品退回清洗间重新清洗。物品的洁净度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

2.2 加强包装质量控制 为确保包装质量,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新棉布应洗涤去浆后使用。包布一用一洗、清洁、无破洞、无补丁、无尘与碎屑、无被染色。各类物品在包装前认真检查,经双人核对器械、物品无误后方可包装,且包装松紧适宜,尺寸规范。器械包装重量≤7kg,敷料包装≤5kg,大小以30cm×30cm×50cm为宜。纸塑包装其密封宽度≥6mm,包内器械距包装密封口处≥2.5cm。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标签,并注明品名、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装者、核对者等[2]。

2.3 加强灭菌质量控制 在各种手术和临床诊疗中,医疗器械因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要求严格,与医院感染的防范有着密切的关系[3]。灭菌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灭菌成功与否即体现终末质量,也反映整个工作流程中管理效果。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对于不耐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确保无菌物品干燥。灭菌后的物品经过检查监测确认灭菌合格后,方可发放,建立追溯制度,对灭菌不合格的灭菌物品立即召回重新处理。为保证灭菌达到预期效果,还必须采用有效,适宜的监测手段。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种,物理监测:是最基本的灭菌质量监控,通过它可以直观瞬时地查明灭菌器的运行情况及各项关键参数是否达到灭菌设置要求。正确掌握灭菌器操作规程及监测方法,要求灭菌包装大小,重量在规定范围内,装载合理。化学监测:主要是通过观察化学变化,发现可能出现的灭菌失败。①过程监测,用于每个器械包的包外,将指示胶带粘贴包外,严密观察灭菌后指示胶带的变色情况,以区分已灭菌和未灭菌的物品。②B.D测试,专门用于预真空 (包括脉冲)压力蒸汽灭菌器对空气排除效果的监测,冷空气是造成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规范要求每天灭菌前第一锅进行B-D试验。③化学指示剂监测,包内应放置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用于核查每个包内部的灭菌情况,能及时判定每个包裹灭菌合格与否。生物监测:是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对灭菌过程和终末质量进行监测,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的灭菌效果监测方法,也是植入物放行的金标准[4],应每周进行生物监测。只有充分地将三种检测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的保证灭菌的成功,从而确保灭菌质量。

2.4 加强灭菌物品存放质量控制 无菌物品的存放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接触无菌物品前要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将无菌物品存放于距地面20~25 cm,离墙5~10 cm,距天花板50 cm的物品货架上,以先进先出为原则,即有效期近的先发放,有效期远的后发放。对发出去的物品,无论是否使用,均视为污染物品,不能再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存放。

3 结果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近年来医院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课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控制,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的安危,一旦供应室出现问题,将会涉及全医院,后果严重。因此,供应室所有的消毒物品不能检出致病微生物,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灭菌物品合格率应达到100%。由于我院加强了对消毒供应室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合理布局,规范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存放、发放、回收的质量管理,现代消毒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从而确保了消毒灭菌合格率,有效地切断了医院感染途径,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4 讨论

目前院内感染的有效控制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供应室已经被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也是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部门。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是供应室工作的重点,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消毒灭菌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在控制感染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做好供应室的消毒与隔离工作,加强供应室的安全防范措施,能够为院内感染的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和保证。我院供应室通过规范化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确保了消毒灭菌合格率,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

[1]李群,王建凤.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24):282.

[2]孙雪莹,王华生,宋婉丽,等.消毒供应室对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38-139.

[3]徐冉行,张建英,周林福.预真空高温高压蒸汽对手术包的灭菌效果观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95-96.

[4]赵香玉,邱欣,生晶辉,等.骨科植入物器械在消毒供应室的安全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2647-2648.

猜你喜欢
无菌器械供应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健身器械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