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经》营卫运行理论与失眠的关系

2012-01-25 05:57欧阳波白俊杰李蔓荻翟双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卫气灵枢内经

欧阳波,白俊杰,李蔓荻,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浅析《内经》营卫运行理论与失眠的关系

欧阳波,白俊杰,李蔓荻,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依据《内经》营卫运行理论,系统梳理了营卫的生理功能、运行规律及与睡眠的关系,分析了卫气偏盛、卫气不足、运行不畅等引起营卫失和而致失眠的各种原因,阐述了针灸和方药治疗失眠的基本原理,并进一步探讨了营卫运行理论与失眠发生机制的内在关系。

黄帝内经;营卫运行理论;失眠

《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对于失眠的证治有深刻的论述。在《内经》中称失眠为“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认为睡眠的功能与营卫的正常运行密切相关。

1 营卫的生理功能

1.1 营卫的产生

营气是由水谷精微之精华部分化生而成,运行于经隧或脉中之气,具有营养全身、充盛经脉和化生血液的作用[1]。《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

卫气是由水谷精微之悍烈部分化生而成,运行于脉外,具有充养皮肤分肉、调节腠理开合、护卫肌体和调节睡眠的功能。《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熏于肓膜,散于胸膜”;《灵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1.2 营卫运行的规律

《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营气的运行,主体路线是循十二经脉之顺序运行,始于肺,终于肝,复还于肺。其支别的路线则是从足厥阴别出,循督脉,过任脉,复入于手太阴经。另有营气循于二十八脉之说,是指十二经脉左右各一、任督脉各一、跷脉左右各一(其中男子只计阳跷脉,女子只计阴跷脉)。

卫气的运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二者并行。《灵枢·卫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二是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述,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各25周;三是卫行脉外,散行于肌肉、皮肤、胸腹、脏腑。第一种是基本方式,第二三种是调节方式。

营卫的会合可分为3种:一为营气自会。营气的运行始于手太阴,终于手厥阴,而复会于手太阴,运行1周在手太阴相会1次,1昼夜相会50次;二为卫气自会。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始于足太阳,终于足少阴,而复会于足太阳。卫气运行1周在足太阳相会1次,1昼夜相会50次;三为营卫交会。一方面营卫脉内外交会,另一方面营卫运行50周后于夜半子时会合于手太阴[2]。

1.3 营卫运行与人体睡眠的关系

营卫的正常运行是调节人体寤寐的关键。《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说明人体睡眠正常的条件是气血旺盛、肌肉滑利、气血运行之道畅通、营卫的运行正常。

2 营卫失和与失眠

《内经》认为,营卫失和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如果卫气不得入于阴分与营气相交,即阳不入阴则会导致失眠。任何引起卫气不得入于阴的原因都会导致失眠,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2.1 卫气偏盛,营卫失和

卫气偏盛不得入于阴,营卫失和则导致失眠。《灵枢·邪客》曰:“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由此可见,当卫气过盛,营阴不足,营卫平衡被破坏,不能收敛卫阳,致使阳盛于外,身体处于相对亢奋状态,故不能眠。

2.2 营气衰少,卫气内伐

营卫之气不足也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灵枢·营卫生会》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营卫不足所引起的“昼不精,夜不瞑”,既可以是病理性的,也可以是生理性的,这也说明为什么老年人相对来说睡眠质量不如年轻人。

2.3 营卫运行不畅而致失眠

2.3.1 胃不和则卧不安 脾胃为水谷精微化生之所、营卫产生之地,同时也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胃不和,气机升降异常,营卫运行不畅,则会导致失眠。《素问·逆调论》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可见,胃气上逆,不得顺降,人体气机升降功能紊乱,营卫之气上下运行失常而致失眠。

2.3.2 脏腑不和,经络不通 外感或内生之邪气内扰,客于五脏,五脏失和,则五脏所属经络阻滞不通,也会导致营卫之气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引起失眠。内经于此论述颇多。

《灵枢·胀论》:“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脾胀者,善哕,四肢烦,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素问·刺热》:“肝热病者,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素问·痹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素问·大奇论》:“肝雍,两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素问·热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灵枢·淫邪发梦》:“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不难看出,由于脏腑功能异常而出现的失眠,多伴随着明显的与所属脏腑相关的其他症状,因此此时出现的失眠多属伴随的兼症,在临床治疗中通过调整五脏功能、治疗主要症状,往往兼见的失眠也就自愈了。

3 调和营卫与失眠的治疗

3.1 方药

《内经》认为,营卫失度、卫气不得入于阴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疗上也以补泻兼施、交通阴阳、和调营卫为基本的治疗原则。治疗的方药有半夏秫米汤,煎服法“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大沸置秫米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了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方中半夏辛温通阳,祛邪降逆;秫米甘寒,能泄阳补阴;特别是采用了甘澜水,取其通达畅顺,可调和阴阳。3味合用,有补有泄,可使阴阳交通、营卫和调,故能治病求本。此方对后世临床失眠病证治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世方书及历代医家屡有记载,许多治疗失眠的传世之方也是以此为祖方,现在临床仍然常用[3]。

3.2 针灸

对于各种脏腑疾病引起的失眠,治疗上以调节脏腑气血、疏通经络,使营卫运行通畅为主,可以采用针灸治疗先发病证的方法,以泻其邪气,调和五脏。如《素问·刺热》对于肝热病引起的(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提出“刺足厥阴、少阳”,以泻其热邪。《灵枢·热病》对于热病引起的(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安,提出“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即刺肉分,用九针中的第六种针(员利针),在59个治疗热病的与肌肉有关的穴位上施针。《灵枢·癫狂》对于狂证引起的少卧不饥等,提出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等经穴位,选其络脉充盛者针刺出血的治疗方法。《素问·气穴论》和《素问·水热穴论》分别提出了由于胸背痛、水病所苦造成的不得卧,针对其先发病证的治疗方法[4]。不难看出,以上诸多针灸治疗方法,其本质在于治疗五脏疾病、祛除邪气、调畅气血,使经络通畅,最终使营卫运行的道路畅通,则卫气能够顺利进入阴分而安眠。

4 营卫运行与失眠的几点思考

4.1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一方面,《内经》营卫运行的规律,主要体现在“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基本节律,因此人体多表现为白天兴奋、夜晚安静,而这一规律与大自然“昼主阳”、“夜主阴”的阴阳属性是完全一致的[5]。另一方面,营卫之气运行不休,一昼夜周流全身50周,卫气昼行于阳25周,夜行于阴25周,夜半子时卫气与营气相会,而自然界昼夜之间也是在夜半子时阳气渐衰阴气渐盛,均在夜半子时进行阴阳更替。

4.2 反映失眠发生机制的多元性

营卫昼夜运行五十周,循行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因此五脏六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引起营卫循行不畅,从而引起失眠。可以说,营卫循行睡眠理论揭示了失眠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与多元性的内在机理。这与现代研究发现失眠的发生不仅仅是大脑的功能障碍,而是与机体各个部分功能都密切相关的最新观念也是不谋而合。

4.3 提示气血状况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

营卫气血衰少则昼不精,夜不瞑。在生理上,可见于老年人,因年老体衰、气血不足、气道涩,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在病理上,各种疾病引起的气血亏虚或十二经脉瘀滞不畅,从而引起营卫气血不足,都可以引起睡眠障碍。由此可见,营卫气血是否充盈、运行是否顺畅是决定睡眠状况好坏的重要因素,提示在临床治疗中益气养血、舒通经络是改善睡眠的重要途径。

[1]孙广仁.高 博.《内经》中营气、卫气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65.

[2]翟双庆.中医经典百题精解丛书·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

[3]付春梅.失眠第一方——半夏秫米汤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5,36(12):56.

[4]孙洪生.严季澜.《内经》不寐病证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7:279.

[5]刘艳骄.高荣林.中医睡眠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

R241.8

A

1006-3250(2012)02-0131-02

欧阳波(1976-),女,医学博士,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翟双庆,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科研,Tel:13501362098,E-mail:451991233@qq.com。

2011-08-10

猜你喜欢
卫气灵枢内经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论“卫出三焦”与脏腑的关系※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