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应用芍药特色初论

2012-01-25 05:57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利小便张锡纯张氏

秦 亮

(桥西区机关门诊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张锡纯应用芍药特色初论

秦 亮

(桥西区机关门诊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张锡纯对芍药的应用,组方严谨,化裁灵活,独具匠心,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其特色概括为戢肝火泻胆热,滋阴液利小便,抑浮火制药性,精配伍善变通,性和缓量宜大。

张锡纯;芍药;特色浅探

张锡纯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一生注重临床实践,遣方精当,用药巧妙[1],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共创设医方176首,其中应用芍药的方剂达50余首,是应用频率较多的1味中药[2]。张氏对芍药的应用,组方严谨,化裁灵活,别开蹊径,独具匠心,现论述如下。

1 戢肝火泻胆热

张氏在参麦汤中应用芍药,“因肝为肺之对宫,肺金虚损,不能清肃下行以镇肝木,则肝火恒恣横而上逆,故加芍药以敛其火”。在培脾疏肝汤中应用芍药,“恐肝气上升,胆火亦随之上升”,以收敛肝胆之火上升。在治疗噤口痢、饮食不得入的情况下,窥察病因之所在,谓其“必是胆火冲逆胃口”,后重里急者,“必是肝火下迫大肠”。创设方剂燮理汤,其中芍药“能泻肝胆之火,肝胆火戢,则脓血自敛也”。芍药之所以有如此作用,张氏又作了详细论述:“为其味酸,故能入肝以生肝血;为其味苦,故能入胆而溢胆汁;为其味酸而兼苦,且又性凉,又善泻肝胆之热,以除里急后重”,对其功用确有独到的认识之处。

2 滋阴液利小便

张氏认为,芍药“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善滋阴养血,退热除烦,故能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之要药”。张氏创设治疗淋浊方剂13首,其中 9首应用了生白芍,即取其“利小便兼能滋阴清热”,“又善引诸药之力至膀胱也”之故。在治疗气郁臌胀的鸡胵汤中,用芍药者“因其病虽气臌,亦必挟有水气,芍药善利小便,即善行水”,体现其滋阴利水之功效。

3 抑浮火制药性

张氏认为,白芍酸苦性凉,“可治虚火之浮游”,如治阴阳两虚、上热下凉的既济汤,用“芍药的苦降,自能引浮越之元阳下归其宅”。又认为芍药的苦平凉润之性“可防热药上僭”,如温降汤中用芍药,“所以防干姜之热力入肝也”。培脾舒肝汤用芍药,“以解黄芪,桂枝之热也”。内托生肌散用芍药之凉润,“使补气药物补而不热”,以其酸敛而苦之性制约温热药之火燥。

4 精配伍善变通

张氏应用芍药时灵活掌握药物的组方与配伍,如“芍药配甘草,取其甘苦化合,大有益于脾胃兼能滋补阴分也”;配生姜,“调和营卫,使周身之气化流通也”;配丹参、桃仁,“开下行之路,使至期(月经)下行,毫无滞碍”;配桃仁、红花“消瘀血”;配当归、地黄“生新血”;配竹茹,“善治吐衄”;配附子,“则翕收元阳下归宅窟”,彰显了芍药的精当配伍与其疗效关系。

5 性和缓量宜大

张氏认为,芍药“惟力近和缓,必重用之始能建功”。在其应用芍药为主药的7个附案中,芍药的用量为一至六两不等。如治一妇人年三十许,因阴虚小便不利,积成水肿甚剧,大便亦旬日不通,遂投以生白芍六两、阿胶二两,尽剂后二便皆通。在资生通脉汤中,张氏一言而中,“小便不利者,加生车前子三钱,地肤子二钱或将芍药加重”。可见,芍药的用量宜大不宜小,特别是在治疗阴虚小便不利时,更应加大其用量。

此外,关于芍药品种张氏认为“芍药原有白、赤两种,以白者为良,故方书多用白芍”。因此在其医方医论中所用芍药多为白芍药且生用。又谓:“化瘀血,赤者较优,故治疗疮疡者多用之,为其能化毒热之瘀血不使溃脓也。”其白赤之分可资临证时参验。

综上所述,张氏精研药性,临证善于变通,仅就芍药的应用而论,继承了前人汇通思想,避弃了完全崇古理论,自觉创新,大胆实践,为后世学者树立了典范。

[1]姜彤伟.张锡纯应用山药特色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4):609.

[2]袁争鸣.张锡纯运用白芍经验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0):994.

R289.5

A

1006-3250(2012)02-0217-01

秦 亮(1969-),男,河北张家口人,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学士,从事内科杂症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

2011-05-17

猜你喜欢
利小便张锡纯张氏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医之奇妙
鸡内金的故事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综述
清河县档案馆馆藏文化特色档案又添新品
尝药尝出来的神医
《伤寒论》辨小便在黄疸病中的应用
“妻管严”沈括
绸缎庄命案
略论张锡纯的治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