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总部中心的“品牌化”建设

2012-01-28 04:52赵骏
浙江经济 2012年23期
关键词:江干区浙商品牌化

□ 文/赵骏

浙商总部中心的“品牌化”建设

□ 文/赵骏

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在推进“浙商回归”的进程中,江干区把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中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把“浙商回归”工程做为江干的金品牌、金名片来打造。前期,在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支持下,江干区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通过规划引领,有效提升浙商总部中心的“城区品牌”。江干区为认真贯彻省市“浙商回归”工程决策部署,立足区域综合优势,倾力打造创业创新的“浙商新高地”,不断树立江干城区品牌形象。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率先完成《浙商总部中心战略发展规划》,规划立足“浙商回归”,从江干具体区位、发展现状、资源分布等要素出发,对江干未来5-10年浙商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明确。并提出了集聚区五大功能品牌定位和“一核多点”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二是强化政策引导。以打造“浙商总部中心”为目标,在全省各中心城区中率先出台《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打造浙商总部中心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大政府引导、扶持、服务工作力度,设立年度1亿元的浙商创业创新引导资金,制定44项具体措施,重点扶持浙商决策管理、销售运营、金融投资、技术研发4个中心建设,助推浙商创业创新、做大做强。三是提升品牌认知度。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江干打造浙商总部中心的做法,省委李强副书记批示:江干区围绕打造“浙商总部中心”目标,着力优化环境、整合资源、凝心聚力,在吸引浙商、服务浙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实现“浙商回归”的“资源品牌”。一是打造“精品楼宇”,提升资源承载力。针对“浙商回归”、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积极发挥资源空间优势,梳理整合全区可供出让的土地、商业楼宇、10%留用地等三类优质资源,作为承载浙商回归项目的优质载体。二是打造“人气磁场”,提高江干知名度。积极举办、承办各类高端峰会和对外推介会,有效发挥品牌“溢出效应”展示江干形象。积极申报“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榜样区、榜样园区、榜样商会、榜样企业,区域认可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三是开展“敲门招商”,扩大对外影响力。今年累计引进省外(浙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18亿元,在谈“浙商回归”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其中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投资项目5个。

——通过转型升级,加速形成“浙商回归”的“企业品牌”。一是积极构筑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全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商贸服务、现代物流、信息软件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快速壮大,成为江干未来服务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积极打造产业洼地。大力建设园区经济、楼宇经济,成功打造了新传媒产业大厦、资募大厦等特色楼宇;与三所高校合作共建了5.8平方公里的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杭州城东硅谷,也是杭州市唯一的两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三是积极推进区域产业集聚。精心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了机械电子、品牌服装等重点产业,汇聚了以西子奥的斯、万事利丝绸、祐康食品、巨星工具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同行业知名企业。同时,还形成了以服装、汽配等为龙头产业的六大市场群体。

——通过搭建平台,不断打响“浙商回归”的“服务品牌”。一是建立优质高效服务体系。专门成立“浙商回归”投资服务中心,按照“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佳”原则,为浙商创业创新提供集项目报批、信息发布、产业对接、商务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二是提供专业个性化服务。以促进产业发展的理念指导政府工作,注重产业链的构建和培育。紧密加强与杭州银行的战略合作,帮助辖区内中小企业未来三年内将获得不低于100亿元的金融支持,为企业推进自主创新提供新保障。三是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在教育资源方面,全区已组建名校集团化学校14个,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79.56%;医疗卫生方面,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市中医院丁桥分院、浙江省绿康医院等知名医院都位于江干范围内。同时江干区已经形成了由区级江干医院和笕桥医院、8个镇街卫生服务中心、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所构成的三级服务体系。

杭州市江干区发展改革和经济局)

猜你喜欢
江干区浙商品牌化
可爱的马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中药材种业品牌化战略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趣味剪纸
从新闻报道看“浙商”——《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评读
新时代浙商走向新天地
杭州江干区的医养护一体化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江干区:扩大街道人大监督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