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对当今国际体系发展趋势的影响

2012-01-28 18:25张缓缓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体系经济

张缓缓

(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跨国公司作为推动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各种活动,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触角,凝聚力量,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主权国家施加压力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进而对当代国际体系的影响也随之增强。

一、跨国公司的新发展

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和全球公司等,本文将统一采用跨国公司这一称呼。按照联合国的定义,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跨国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如英国东印度公司最早便具备了跨国公司的雏形。然而早期跨国公司的数量并不多,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呈现不断激增的趋势。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有跨国公司7 276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跨国公司的数量已增到1万多家;到了2001年跨国公司多达6.5万家,有85万家子公司,年销售额19万亿美元。

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其活动范围不仅局限于全球的经济领域还涉及政治领域,特别是随着全球问题的出现,比如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债务和金融危机等,这些全球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各主权国家而且需要非国家行为体(如跨国公司)的参与。到目前为止跨国公司的触角已经深入世界各国的诸多领域,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使得国际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为了追求越来越多的商业利益,跨国公司开始在经营上更加重视全球化战略,特别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能否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以及对全球资源的掠夺已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跨国公司发展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活动领域之广,实力之强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因此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二、当今国际体系的基本属性

1.国际体系的界定

国际体系又称为国际系统、世界体系等,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还没有对国际体系的统一界定。不同的理论派别拥有不同的国际体系观,具有代表性的是理想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三大派别,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国际体系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现实主义理论家们认为国际体系是“在无政府状态下以国家为主角的权力政治”;自由制度主义者把国际体系看做是物质力量加国际制度;建构主义者则把国际体系看做是观念分配。笔者认为这三种理论对国际体系的界定都有失偏颇,应该把这三种主要理论结合起来,从多种视角来解读国际体系。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国际体系解读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比如在冷战时期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颇具市场,正是由于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政治就是一种权利斗争,这种理论似乎能更好地对当时的国际状况做出合理的解释。随着冷战的结束,在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特别是全球问题的出现,使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国家间的合作至关重要。正如自由制度主义者强调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认为经济联系是国际体系得以确立和秩序维持的基础。事实上,不仅是在政治经济领域,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渐增多,进而引起人们对观念互动的建构主义思潮。因此,在借助武力解决国际冲突已不再盛行的今天,观念互动和制度合作已超出权力政治在对整个国际体系解读中所占的比重了。

2.当今国际体系的特征

(1)民族国家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的地位有所削弱。无论是最初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还是后来冷战时期的两极体系,主权国家都是以往国际体系中唯一重要的角色。随着非国家行为体的兴起,如国际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全球市民社会以及跨国公司等如今也成了当今国际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这些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世界银行所拥有的庞大资金甚至比某些主权国家的GDP还要高。跨国公司正是这种非国际行为体之一,对当今国际体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2)战争在改变当今国际体系格局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众所周知,以往的国际体系转型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战争方式实现的。如三十年战争后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及拿破仑战争,一战和二战后分别形成的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与过去不同,影响当今国际体系发展趋势的不再是大规模的战争,在更大程度上则是受制于经济、文化以及综合国力等非战争因素。这是因为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既符合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实现本国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的要求。通过经济战争来实现对世界财产的瓜分成为各主权国家的一种理智选择,而经济战争的发动主要是依靠数以万计的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三、跨国公司影响当今国际体系的路径

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和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国际关系行为体的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著名学者罗伯特·吉尔平甚至将这个时代称之为“跨国公司时代”。随着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它们日益呈现出削弱国家主权的趋势,并提出了“国家主权过时论”。虽然这种理论太过偏激,到目前以及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跨国公司依然无法取代现代主权国家的作用和地位,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考察,我们确实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跨国公司的影响无处不在,这种影响已经深入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跨国公司与国际政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国际体系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

1.依靠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

在当今对国际体系造成影响的军事因素日益下降,经济文化因素呈上升趋势的时代背景下,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外,国家之间会尽可能地避免大规模的战争,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战争已受到国际法的禁止,除了自卫战争和联合国授权的战争;再者,战争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如使用核武器、生化武器、化学武器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身心的危害,甚至可能导致地球的毁灭。因此战争已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普遍反对,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反之对于国际冲突,国家间更倾向于采取非战争手段,特别是经济手段。在经济战中,主要是通过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先控制一国的经济命脉,进而对其国家的政治施加影响。正如美国的政治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科技力量之上的,而这种强大的经济科技力量又是由数以万计的跨国公司所提供的。例如,1954年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就参与了推翻危地马拉总统阿本斯的活动。

另外,随着跨国金融企业的大量涌现,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开展金融活动,影响巨大,如高盛集团、摩根史坦利集团、花旗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等,它们大多是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在全球开展业务,其经营的成败得失将影响整个国际体系格局。例如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随后大量金融公司破产。由于它们是跨国金融企业,业务遍及全球,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发展。这次经济危机的危害波及全世界的原因就在于:危机通过跨国企业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是跨国公司涉及的地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桥梁,它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制约全球经济,成为影响国际体系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2.通过政治手段影响国家政权的结构和性质

跨国公司主要通过政治贿赂、政治谈判、政治合作等方式来收买具有影响力的政界人士,以期在以后的政策中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以美国总统选举为例,在美国,总统候选人要想赢得大选,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能满足他们对金钱的需求。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向总统候选人捐钱和做生意一样,是一种政治投资,和中国古代吕不韦的“奇货可居”是一个道理。例如洛克菲勒财团就与美国的政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纳尔逊·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财团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的孙子,他于1974年12月19日至1977年1月20日在软弱的福特政府中任副总统,掌握政府实权,实现了对美国政权的控制。再如得克萨斯财团是二战前后在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新崛起的财团,主要靠石油工业和军事工业起家并获得了迅猛发展。这个财团通过操纵德克萨斯州的经济和政治,竭力向华盛顿政府伸展它的势力。20世纪60年代的林登·约翰逊总统,尼克松政府的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以及发动两次伊拉克战争的布什父子,都是得克萨斯财团的重要政治代表人物。德克萨斯财团需要石油,为了维护财团的利益,小布什带领美国绕开联合国打击伊拉克,从而获得伊拉克巨大的石油资源。伊拉克战争对国际体系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东的战略格局,使人们再一次感受到跨国公司的巨大力量。

3.通过慈善活动推动了全球市民社会的形成

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非盈利性的跨国公司。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开始从事一些非营利性的公共活动特别是一些慈善活动,如耐克公司为帮助供应商所在区内的妇女而设立了一个贷款项目,该项目于1998年在越南启动,此后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也相应建立了;思恩为一百多个国家和数十个地区提供了免费的网络培训和认证,并于1999年投入2 000万美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发起当时规模最大的网络援助计划,等等。然而一向以获得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跨国公司为什么会越来越重视一些非盈利性的活动呢?这个问题似乎令人很费解,我们通过对跨国公司的深入考察,就会发现其中的缘由,一是由于舆论的压力迫使跨国公司拿出一部分资金开展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二是由于一部分跨国公司为了提高自身的公众形象以增强竞争力;三是因为税收对跨国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西方国家,但政府规定捐款或实物捐赠可以抵税,所得税可抵税部分最高达15%,借此鼓励民众捐赠行善;四是由于受教育的影响以及思想价值观念的改变,认为从善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方面。如卡耐基曾先后捐资4 300万美元兴办2 000座图书馆,还在美、英各地捐资创办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投入亿万美元,另外还设立“舍己救人者基金”、“大学教授退休基金”等若干基金项目。总之跨国公司的这些慈善行为一方面提高了它们自身的名誉和竞争力,使其得到了实在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它们构成了非营利性组织的一个单元,促使全球公民社会或地区公民社会(事实上或潜在意义上)的出现,成为影响国际体系的重要角色之一。

四、跨国公司促使当今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在学术界,关于当今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体系的争议颇多,有的学者认为当今仍是由美国主导的单极国际格局。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布热津斯基和克鲁德·海默等,其理论依据就是“单极世界”的合理性,类似的理论支撑还有“新帝国论”、“霸权稳定论”等。还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国际是一个无极体系,持这一观点的有日本的中曾根康弘和求田实等。按照他们的观点,当今世界上并不存在某一超级大国足够构成一极或多极,而是在全球范围内每个国家都参与了外交活动,并不存在单极或多极结构。然而我国大多数学者普遍支持多极格局理论。他们认为当今美国的地位已经明显下降,随着俄罗斯、日本、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大国的纷纷崛起,现在已经达到了和美国抗衡的地步,所以当今的国际体系是多极格局。多极格局理论依据的是权力均衡理论,对一个国家最有效的制约者是另一个国家的权力,并认为多极格局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总之,在这样一个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特殊过渡时期,对国际体系的诸多争议是必然的。

鉴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当代国际体系将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跨国金融风险日益国际化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到彼此交织和相互渗透的程度。这种趋势迫使跨国公司之间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在处理国家关系时,更倾向于采取双赢规则而非零和游戏。这有利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形成。经济的多极化必然导致世界多极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的发展也是如此。

五、结 语

跨国公司对当代国际体系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日益壮大,形成了经济的多元化,这有助于国际多极格局的形成。当然,跨国公司只是影响国际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来看,它们虽然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但仍然无法取代主权国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们在活动的授权和资金的来源上还要不同程度地依赖主权国家,甚至还会受到主权国家的制约。当今很多具有重要影响的跨国公司还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控制着,它们利用跨国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对敌对国家实行经济制裁以期实现本国的利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如何使跨国公司免于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全球侵略扩张的工具,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大问题。

[1]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日)曾根康弘.冷战以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4]刘 鸣.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1):48-53.

[5]王朝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叶 江.世界体系、全球化与当代国际政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3-79.

[7]余永定,李向阳.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M].北京:社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W Rostow.The world Economy:History and Prospect[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8.

[9](美)Joseph Nye Jr.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World Order[M].in the American Assembly,Columbia University Global Companies.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1975.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体系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