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理念下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2012-03-19 10:31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医药院校职业

赵 月

(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成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历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终身学习的过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也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医药高职教育涉及教育与卫生两个最为直接的民生问题,医药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对高职教育和卫生服务的要求,因此,促进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1.1 树立先进的现代医药高职教育理念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观念不断转变和更新的过程,因此,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医药高职教师通常是普通医学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接受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拥有系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而医药高职院校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性的医药卫生领域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医药高职教师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培养符合岗位需要的人才。

医药高职教育涉及教育和卫生两个领域,教师既要学习高职教育理论,又要深入学习最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关注医药高职教育发展趋势,领会医学教育改革精神,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强化医学人文建设,加强医师职业精神培养。

1.2 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任何教育归根结底都是培养人的活动,一位优秀的医药高职教师不应是一个狭隘的专业主义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大教育者。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只有具备深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给予学生更广泛的影响。其次,要具备系统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该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才能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灵活机动,将新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掌握高职教育基本特点和规律,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此外,医药高职教师还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学科、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大量涌现,医药高职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且要把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一个科学的多元知识结构。

1.3 提升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实践性和社会性,高职教育是能力本位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而不只是知识水平。因此,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从业能力。高职教师具有的职业能力一般包括3个方面:(1)教学基本能力,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围绕阶段能力培养目标,起到有效传递知识的作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条件。(2)教学实施能力,包括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1]。要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高职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尤为重要。(3)职业发展能力,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与教学科研能力、合作共事与社会交往能力等[1]。

医药高职教师大多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并通过教学实践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基本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以及深入医院或企业锻炼,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相应的岗位执业资格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逐步提高职业发展能力。

1.4 具备职业精神

高职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敬业和爱生作为自己生命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自己的职业状态由“生存型”、“享受型”提升到“发展型”[2]。职业精神不仅体现为爱岗敬业的传统教书育人品德,更表现为一种反思型的教研精神。这种反思包括对授课内容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和对育人过程的反思。教师需要具备将个体实践中零星的、分散的、片断性的经验逐步总结归纳,从而形成新的专业体验与感悟的能力。当高职教师形成了反思的习惯,其职业精神也就得到了提升。这种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反思过程,必然会成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3]。

高职教师本人的职业精神对学生职业素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医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从事卫生工作,要具有救死扶伤、关爱和尊重患者、乐于奉献的人文精神,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以及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科学精神。医药高职教师应在职业生涯中逐步树立尊师爱生、爱岗敬业、自主探索、持之以恒等职业精神,并在教学活动中用这些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使教师的职业精神成为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典范。

2 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1 树立意识,自觉促进专业发展

终身学习包含了终身性、自主性、发展性等特征。自主性指作为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反思,自觉地促进专业发展,将外在知识、文化以及他人的创造内化为自身的发展与成长[4]。高职教师只有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真正实现专业发展。

医药高职教师应树立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反思,了解自身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的不足,加以针对性的学习。这种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更有效地汲取知识,培养能力,为自身职业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也为教师自觉进行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

2.2 立足学校,创造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医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要。医药高职院校要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紧密结合,创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1)医药高职院校要建立和完善针对职前、职初和职后3个阶段的系统化、常态化、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从教育理论、职业教育改革理念、课程开发、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开展系统的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2)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共同开展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促使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和行动研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3)鼓励教师进修,参加专业研讨会、骨干教师培训班等,进行学术交流,实现教师学历和知识结构的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也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与人力保障。

2.3 校企合作,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实践能力提升是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医药高职院校要与医院及相关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1)医院或企业要为教师提供顶岗实践的机会,使高职教师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方向和相应岗位的技能要求等,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2)医药高职院校要从医院及相关企业选聘专家作兼职教师,优化教师结构,构建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团队,创造“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3)双方要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提升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通过强化企业经历与教学能力的双重培养,使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提高。

3 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既需要教师个体的积极主动发展,也需要医药高职院校、医院及相关企业、政府积极创造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为其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政府方面:首先,应建立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有法可依。其次,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医药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资源和机会。再次,政府要运用政策引导、资源保障的手段,推动卫生行业及相关企业为医药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最后,政府要用督导、评价、经费下拨等方式,使医药高职院校明确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

医药高职院校方面:首先,进行医药高职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从“固定制”向“弹性制”转变,最大程度地保障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其次,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实现由事后考评向以能力发挥为主的激励式绩效考评的转变,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教师只有把自身发展当做自己认知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才能构建自己的内部世界,只有达到这一水平,教师才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5]。再次,建立医药高职教师培养与保障制度,开展多元化的培养渠道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为大多数教师提供发展机会。

[1]雷昌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架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61.

[2]李伏忠.高职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及对策探究[J].福建教育研究,2011(3/4):24.

[3]杨彬.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53.

[4]李向辉.终身教育视野下教师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5):48.

[5]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医药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传统医药类非遗
我爱的职业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