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员工行为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2012-03-20 10:04汪传雷姜培培王如正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约束商业银行金融

汪传雷,姜培培,王如正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深入发展,做好金融工作、保障金融安全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金融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有着广泛的经营范围和多功能的服务品种,高度依赖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专业化的知识型员工。金融员工应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丰富的专业内涵,不仅要掌握和熟悉金融业本身的技能行为,还要掌握与其密切关联的工业、贸易、财税等专业知识,同时对国际、国内的最新管理技术手段行为也要有一定的了解①吴炳康:《现代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探索》,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438 页。。为了更好地研究金融行业员工素质培养和行为模式的规律,规范金融工作、保障金融安全,本文采用CNKI 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对金融员工行为相关研究文献从多角度进行计量分析,以便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2 文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文献来源

以CNKI 作为目标库,以“金融员工行为”、“保险员工行为”、“证券员工行为”、“银行员工行为”为主题词,时间设定为197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进行精确搜索,共搜索到121 篇文献。

2.2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的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并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②邱均平:《文献计量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13 页。。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工具,对121 篇文献的多种特征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包括文献发表年份、作者合作度、发表期刊、基金资助、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文献特征。通过目标文献各种特征的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员工行为研究的发展,揭示其中的研究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3 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3.1 年份分布分析

图1 显示CNKI 收录相关文献的分布情况,其中1979 到1993年没有文献发表,1994 到2007年的发文量总体波动不大,而2008年的发文量猛然上升,很可能是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学界开始聚焦于金融行业员工的行为,但2009年后发文量趋于平缓,可以说明此领域未受到持续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图1 年载文和累积载文的文献年份分布

3.2 期刊分布分析

文献期刊的分布情况说明研究的集中度,121篇论文发表在42 种期刊,具体见表1。

表1 文献期刊分布

表1 显示,刊载金融员工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期刊比较集中,其中前18 种期刊全都属于金融类刊物,占总发文量62%,《贵州农村金融》刊登11篇,《湖北农村金融》 刊登8 篇,《国际金融》、《新金融》刊登6 篇,表明金融员工行为初步受到了金融界的关注。

3.3 合作度分析

合作度是指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的作者总数与论文总数之比。合作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相关领域内的合作论文数与论文总数的百分比。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相关领域内研究者的合作情况。

表2 合著/专著和文献数量

表3 文献合作度

表2 和表3 显示,金融员工行为研究的文献的合作率较低,深入分析作者单位情况,发现作者以金融尤其是银行系统内部的人员居多,表明此领域的研究尚未成熟,需要深入的团队合作,需要高等学校和行业系统或社会机构合作研究,因为金融业员工的行为研究不单单是理论性的研究,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4 基金资助分析

基金资助项目的目的在于引导多元投入,协调多方合作与互动,推动研究资源共享,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对金融员工行为研究文献进行基金资助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文献的重要性和导向性。

表4 有无基金项目支持和文献数量

表4 显示,金融员工的行为研究文献获得基金项目支持的数量远远比未获得基金项目支持要少,其中国家级的基金项目1 个,省部级基金支持项目为3 个,市级基金支持项目为1 个,一定程度上说明金融系统内部业务工作文献居多,此领域的研究远远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充分重视。金融员工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安全和规范管理意义重大,因此应当引起金融界和学界的重视。

3.5 研究主题分析

结合研究领域的相似度,将121 篇样本文献的研究主题划分八大类,如表5 所示。

表5 研究主题分布

表5 显示,对金融行业员工行为研究的主题相对集中,风险行为、法规约束行为、道德行为和胜任力行为的研究都有较大比重的分布。尤其是对风险行为的研究最多,占检索文献总量的29%;从法规约束和道德行为的角度研究的文献分别占18%和14%,说明金融员工的失误操作、欺诈、越权和职业不道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金融组织的利益,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而专门从员工网络行为角度研究控制风险行为的文献不足5%,说明了此领域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3.6 研究方法分析

考察研究金融员工行为的方法,是计量分析的一个重点,有利于衡量研究过程的规范化和结论的准确性,以及深入研究的借鉴作用。本文创新性地统计归纳了121 篇金融员工行为文献中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分布情况,见表6。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文献综合采用多种方法。

表6 研究方法释义及分布

表6 显示,在对金融员工的行为研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理论分析、探索性分析、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实地研究和统计法,说明本领域的研究尚未成熟,多是基于作者的思辨和逻辑的定性分析,缺少数据的支持和具体例证,定量分析不足。其中,统计法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信度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等,具体采用SPSS 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4 金融员工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内在员工行为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细分到金融业员工的研究就更晚。结合前面研究主题的划分标准及研究文献分布情况,分显性行为激励与约束、隐性行为激励与约束、员工胜任力行为三个方面来总结归纳金融员工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4.1 显性行为激励与约束

显性行为激励与约束包括风险行为、网络行为和法规约束行为几个方面,主要是指利用法律法规、员工守则和技术防范等显性制度和工具来达到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的目的。比如孙正(1995)认为,《商业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责、经营范围,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内容,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行为依据。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引起了商业银行员工们的关注⑥孙正:《<商业银行法>笔谈》,《新金融》1995年第7 期,第12-14 页。。葛秋良和刘勇(1997)认为,建设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对企业文化促业务发展的认识;(2)领导者身体力行,信守价值观念,才能构建强有力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3)抓住人本思想这个中心;(4)重视感情投资,逐步培养员工的交行意识;(5)加强思想政治工作;(6)严格落实《员工行为规范》,并要常抓不懈⑦葛秋良,刘勇:《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建设》,《新金融》1997年第9 期,第25-27 页。。王燕(2008)等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应强化内部欺诈风险管理、加强外部欺诈风险防控、构建欺诈风险管理系统、实施欺诈风险监督检查等,借鉴国外银行的相关经验,加强内外交流,推动中国银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⑧王燕,康滨:《商业银行欺诈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新金融》2008年第11 期,第35-38 页。。于成和饶海琴(2008)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员工的操作风险,提出管理员工网络系统操作风险的建议,即:从银行内部构建员工与银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完善银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员工风险意识,完善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①于成,饶海琴:《基于行为科学的商业银行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5 期,第130 页。。张峰(2010)认为,网络银行作为一种实体银行的虚拟工作环境,其风险范畴要比实体银行更大。技术风险是网络银行风险的核心内容,银行系统由于技术缺陷而遭受黑客侵袭,客户操作失误或银行员工的违规行为致使网站和客户利益受到损害②张峰:《网络银行交易的技术风险及其防范研究》,《新金融》第2010年第10 期,第58-59 页。。可见,显性行为的激励与约束的研究突出了金融行业的特殊性,网络行为对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安全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4.2 隐性行为激励与约束

隐性行为激励与约束包括组织文化行为、心理行为和道德行为几个方面,主要是指利用营造组织文化氛围、建立道德标准和减轻心理压力等隐性契约和手段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达到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的目的。比如刘草施(1996)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金融部门员工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货币崇拜的潜意识形成心理压抑、角色期望的错位形成心理冲突、交换动机的推动形成心理认同、群体的互动形成心理压力等,导致犯罪③刘草施:《浅析金融部门员工犯罪的社会心理原因》,《武汉金融》1996年第3 期,第21-22 页。。刘庆雁和薛保良(1999)认为,在银行经营过程中,道德的约束作用无处不在。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员工的败德行为将直接导致资金运营安全性降低,甚至造成资产损失④刘庆雁,薛保良:《银行道德风险的管理》,《华北金融》1999年第10 期,第34-35 页。。可见,隐性行为的激励与约束偏重于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应深入锁定金融行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约束规范金融员工。

4.3 胜任力行为

胜任力行为是指对在工作岗位上绩效优秀的员工的个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主要包括员工的行为模式、行为管理、行为特征、行为激励和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比如孙伟(2002)认为员工行为的管理在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银行各项工作的完成、目标的达成、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无不与员工的行为相关,根据员工同管理层的关系和对经营的态度为标准,把商业银行员工的行为分为四种模式,即:协同式、平稳式、从众式和消极式⑤孙伟:《商业银行员工行为模式及其管理》,《农村金融研究》2002年第10 期,第22-23 页。。可见,胜任力行为的研究内涵丰富,但目前系统研究金融行业员工的行为特征还远远不够。

5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从文献分布和作者合作程度来看,1994年后金融行业员工行为研究的发文量总体波动不大,只有2008年的发文量骤升,而2009年后发文量又趋于平缓,可以说明此领域未受到持续的关注,有待后续的深入研究。同时,本领域研究合作度不高,表明此领域的研究尚未成熟,需要深入的团队合作,需要学术界和实际金融部门及银行部门的结合。

第二,从研究方法上看,理论分析、文献研究等定性分析方法比重较大,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比重明显不足,说明对金融行业员工行为领域的研究多半是基于作者思辨和逻辑分析,缺少例证和数据支撑,导致部分研究获得的结论,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场景,难以转化为实际策略措施,从一个侧面说明应用定量分析方法开展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从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上看,对金融员工的显性行为研究涵盖了风险行为、网络行为和法规约束行为研究主题,较好地结合了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如风险行为的普遍存在性和危害严重性,网络行为对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安全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且需求迫切,应是后续研究的方向;对金融员工的隐性行为研究涵盖了组织文化行为、心理行为和道德行为研究主题,偏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对规范金融员工行为能起借鉴作用;对金融员工的胜任力行为研究是以优秀员工的个体行为特征为研究主体,以行为模式、行为管理和胜任力模型为研究对象,偏行为科学的研究范畴,可以系统地考察员工行为特征。

猜你喜欢
约束商业银行金融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