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自尊、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

2012-03-20 10:04周海明张爱群时勘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消极韧性效应

周海明,张爱群,时勘

(1.淮南师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2.中国科学院 管理学院,北京 100080)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其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三点一线的生活转而进入相对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这种突然的变化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不知所从,另外涉世未深的学子们在潜在的学习竞争、人际关系的困扰、严峻的就业形势等课题上更是需要接受挑战。多重压力使大学生产生了心理困惑和障碍,尤其是一部分心理承受力不足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问题的积累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有的学生不能顺利走完四年的大学生活,留下了很多遗憾。基于此,在大学生群体中探讨心理韧性及其开发机制显得非常迫切。

心理韧性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这一概念突出强调了人在遭受压力或者创伤后的复原能力,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倍受青睐。国内外学者们针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比较完善,而我国学者先是对该领域进行引进,然后进行了综述分析,进而进行了一些实践调查,得出了重要的结论。比如王坚杰等人用加利福尼亚健康儿童问卷修订版中的学生韧性问卷探讨小学生心理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徐敏等人发现中专生的自尊、社会支持越好的话,他们的复原力水平也会越高。滕沁等人通过研究证实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韧性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自尊水平通过影响应对方式进而间接影响心理韧性,从而证明了应对方式在自尊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国内王桢、时勘①王桢,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4 期,第378-380 页。等人的研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实证了积极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积极应对方式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同时已有的研究还发现“积极的应对有助于获取社会支持和安慰,将注意力从不幸事件上转移,因此积极应对有助于维系精神健康,且部分中介社会支持的缓解效应。消极应对无助于投身到新的活动中,难以摆脱消极事件在头脑中的反复,往往最终形成闭锁、逃避的心态②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心理学报》2008年第40 期,第8 页。③王坚杰,张洪波,许娟:《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第213 页。”。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对于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中,自尊和应对方式是两个重要的变量,已有研究针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探讨,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已有的文献中没有能够深入分析自尊、应对方式和心理韧性三个变量的作用机制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处于压力下的大学生提供缓解的策略,并且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探索。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整群抽取淮南某大学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共发放问卷350 份,收回有效问卷316 份,有效率为90.3%。其中男生131 人,女生185 人。年龄从16到23 周岁(M=18.74,SD=0.943)。

1.2 研究工具

1.2.1 自尊量表(SES)。采用Rosenberg 编制的自尊量表。该量表由10 个条目组成,采用4 级评分法,1表示非常符合,2 表示符合,3 表示不符合,4 表示很不符合,被试直接报告条目中的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并计分。总分范围为10-40 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的a 系数为0.77。

1.2.2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由解亚宁编制,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 个维度组成,包括20 个条目。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4 级评分。本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a 系数为0.90,2 个分量表的a 系数分别为0.89 和0.78。

1.2.3 心理韧性问卷。由时勘①Siu,OL;Hui,CH;Phillips,DR;Lin,L;Wong,TW;Shi,K.A study of resiliency among Chinese health care workers:capacity to cope with workplace stres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9年第43 期,第770-776 页。等人编制,包括9 个题目。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5 级评分。1 表示很不同意,到5 很同意。该问卷的a 系数为0.82。

1.3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 进行。统计学分析的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中的均值和标准差、两均值差异的t 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变量性别和专业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 性别上的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1 可知,应对方式总分以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性别变量上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心理韧性在性别上也存在积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均值发现,应对方式总分及其两个纬度上,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而心理韧性变量上,则是男生的均值显著高于女生(p<0.01)。自尊变量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同时,检验了各个变量在专业上的差异,经分析发现,应对方式、自尊和心理韧性以及各维度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 相关分析

首先采用相关分析探讨自尊、应对方式两纬度和心理韧性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这些变量之间本身存在一定相关性,才能对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相关分析的结果见表2。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心理韧性与积极应对和自尊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自尊和心理韧性显著负相关。

表2 各自变量间相关系数(n=316)

2.3 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自尊对心理韧性的回归分析

以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自尊为自变量,以心理韧性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从该表中可以看出,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自尊对心理韧性都有极其显著的预测力,其中积极应对和自尊对心理韧性有正向的预测,消极应对对心理韧性有负向预测,三个变量中,标准化回归系数中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自尊分别为0.182、-0.149 和0.297,可见自尊对心理韧性的预测力最强。

表3 回归分析的结果

2.4 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按照温忠麟等人建议的方法采用回归分析对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是“首先将各变量得分减去相应的均值,然后进行三步检验,若前两步均显著,第三步不显著,说明完全中介效应显著;若三步均显著,说明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本研究的检验步骤如下:①张卫青,金盛华:《大学生主观就业阻碍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8 期,第4 卷,第490-492 页。以心理韧性为因变量,自尊为自变量,检验回归系数是否具有显著性,经过检验发现,F 值为48.971,P<0.001;②应湘,白景瑞:《不同心理弹性大学新生的积极消极情绪特征》,《心理学探新》2010年第30 期,第4卷,第81-85 页。以积极应对为因变量,自尊为自变量,检验回归系数是否具有显著性,经过检验发现,F 值为17.726,P<0.001;③以心理韧性为因变量,积极应对和自尊为自变量,检验回归系数是否具有显著性,经过检验发现,F 值为30.020,P<0.001。由表3 可知,三步的回归系数均显著,因此可判定积极应对在自尊和心理韧性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其中自尊对抗逆力的总效应为c=0.370,中介效应ab=0.232*0.242=56.14%;直接效应c’=40.4%。

表4 运用回归分析检验中介效应的结果

3 讨论

3.1 心理韧性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从表1 的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韧性总分男生极其显著地高于女生,说明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男生的复原能力比女生要好。本研究的结论与以往的研究略有差异。Hannah 和雷万胜等人研究发现女性要比男性坚韧得多,女生面对压力时更有持久力和韧性去应对,张卫青,金盛华①张卫青,金盛华:《大学生主观就业阻碍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8 期,第4 卷,第490-492 页。等人的研究没有发现心理韧性的性别差异。而本研究认为男性的心理韧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传统的社会角色的要求有关,男生被视为是有力量的和独立的,在面对困难时,更希望他们是坚韧的,有较高的抗压能力,这才符合以往的传统对男性角色的要求,而女生被看成是柔弱的,更希望接受男性或家人的支持与鼓励,因此面对挫折与困难时,在缺少足够支持的情况下,更难迅速恢复。

3.2 三个变量及其各维度的相关结果分析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尊、积极应对与心理韧性两两相关显著,方向为正,消极应对与心理韧性相关显著,方向为负,该结果提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与高自尊和积极应对有关,这与滕沁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积极应对和自尊两个变量对心理韧性有正向预测,而消极应对心理韧性有负向预测。这一结果表明,高自尊和积极应对的个体更能从消极中复原,而消极应对的个体则不利于从消极情境中复原。其中的原因可通过塞得格曼(1975)的习得性无助理论来解释。该理论认为当个体以消极的方式来认知自己时,自尊感降低,控制感减弱,“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果。尤其是个体在面对各种压力时,这种习得性无助感使自身很难拥有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正确的归因,因而会产生不自信和失望感,最终很难从压力中复原②应湘,白景瑞:《不同心理弹性大学新生的积极消极情绪特征》,《心理学探新》2010年第30 期,第4卷,第81-85 页。。

3.3 积极应对的中介结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应对在自尊和抗逆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自尊通过影响积极应对间接影响抗逆力,而且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发现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达到了56.14%。这一结果提示:在大学生心理韧性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应对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这一研究结果与滕沁等人的研究一致。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其自尊高低与否主要是在与他人及社会的相互作用与比较中形成的。如果在大学时期能够与周围的人积极互动,则会形成较高的自尊,否则自尊降低。高自尊者因其正向的、好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悦纳感,会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因而具有较高的心理韧性水平。而低自尊者自我否定,进而在学习与活动中失败的可能性提高,进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进一步产生自我否定,陷入恶性循环,在应对方式上以消极应对方式为主,很难具有较高的心理韧性水平。

从总的分析结果来看,自尊以及积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且积极应对是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变量。这说明,在大学生的四年求学历程中,引导大学生增加积极应对,多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提升自尊水平,建立较高的自尊,才有利于提高心理韧性,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复原能力,积极地面对困难和压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消极韧性效应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