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探讨

2012-03-25 06:12曹继宏
当代旅游(学术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入境俄罗斯旅游

曹继宏

俄罗斯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探讨

曹继宏

近年来俄罗斯国际旅游市场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出境旅游总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七位;相比而言,入境旅游市场总体规模较小,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入境游客主要来自邻国,远程高端游客较少。总体来讲,俄罗斯旅游产业只有在有效抗击恐怖主义威胁,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改善落后基础服务设施,克服经济增长风险并努力提高国际市场形象的前提下,通过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把握大型体育赛事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契机,努力开发入境旅游市场,才能保持其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的基本平衡,进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俄罗斯;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市场战略

在国内社会经济以及全球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下,俄罗斯旅游业呈现出快速稳定发展的趋势。尽管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以及动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使得其国际旅游市场在2009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萎缩,但随后的两年迅速得到恢复。2011年俄罗斯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增长近12%;出境游客消费总额达到了33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6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客源国。2012年,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大中城市机场以及各大交通运营商的统计数字表明,其国内、国际游客数量都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俄罗斯在国际旅游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俄罗斯旅游产业发展态势

俄罗斯地域广袤,拥有大量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是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俄罗斯建筑历史文化遗迹就有11处,占遗迹总量的2%;自然遗产12处,占全部遗产总量的7%。依托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已经成为其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俄罗斯有四千多家旅游运营商以及一万多家旅行社,经营商务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以及观光旅游等相关产品。从旅游接待角度来看,大部分经济实力强的城市拥有较为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如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拉尔地区的叶卡捷琳堡,西伯利亚地区的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斯克,远东地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北方的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流域的萨马拉和陶里亚蒂、黑海沿岸的索契等;能够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对完整的旅游体验要素,形成了中央旅游区的“金环”线路、黑海沿线的海滨休闲旅游线路以及伏尔加河沿岸的文化旅游线路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认知度的旅游产品。

从2003年到2007年俄罗斯国际旅游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翻了一番,达到了126亿美元。近年来,俄罗斯政府不断出台新政策,鼓励旅游接待设施投资,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并积极开展旅游营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相关政策刺激下,住宿业发展很快,客房总量从2007年的21.9万间增加到了2011年的30.5万间,床位总量从44.7万张增加到了2011年的54.8万张,年均增幅达到了8%。平均入住时间为5.3天,并有望在2014年达到7天左右。

表1 2007-2011俄罗斯住宿业统计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俄罗斯旅游产业占其国民经济总量比例的提高也直接和间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2010年,旅游产业为俄罗斯国民直接提供就业机会63.8万个,间接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就业机会超过百万。

二、俄罗斯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俄罗斯国际旅游市场包括入境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总体来看,在其国际旅游市场中,出境旅游人次以及总支出要远大于入境旅游市场,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这与俄罗斯高品质的旅游资源状况形成鲜明落差。

(一)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

俄罗斯入境游客主要游览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代表的大中型城市。除了边境旅游外,主要围绕伏尔加河沿线,“金环”线路以及亚速海—黑海沿线展开。除了这些传统旅游产品外,部分入境游客也会体验俄罗斯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极地探险旅游以及休闲旅游等产品,足迹遍及俄罗斯的十三个旅游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是入境游客到访俄罗斯的首选目的地;多莫杰多沃机场、谢列梅捷沃机场以及普尔科夫机场是俄罗斯入境游客接待量最多的航空港。

俄罗斯入境游客遍及世界旅游组织(UNWTO)划定的各个旅游区。从到访人次多少来看依次为欧洲、亚太、北美、拉美、中东和非洲。其中亚太旅游区、北美旅游区以及拉美旅游区访俄人次增幅较大,尤其是亚太区到访人次呈现高速平稳发展态势;欧洲区到访游客仍是其入境旅游市场构成的主体,将近90%的到访人次源于欧洲。

表2 2007-2010年俄罗斯入境旅游客源地分布

从客源国角度来看,到访俄罗斯的游客主要源于前苏联国家。来自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摩尔多瓦的游客就占到了全部入境游客的一半以上,其中仅乌克兰游客就占俄罗斯接待入境游客数量的近30%。在入境游客国别排序前十位中,非前苏联国家只有芬兰、波兰以及中国,分别排在第5、6、7的位置上,并且都是俄罗斯的邻国。

2007年俄罗斯入境过夜游客人次比上一年增加了3%,达到了2165万人次,一日游客达到了535万人次,也有小幅的提高。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以及欧盟等客源地到访人次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而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客源市场;此外俄罗斯住宿行业价格较高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内在原因,很多价格敏感的游客放弃到访俄罗斯的打算。

2009年,除了前苏联国家外,中国、德国、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客源市场也都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波兰的降幅最为明显,达到44%,并在近两年仍然萎靡不振。但可喜的是芬兰出现了6%的增长,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和德国出现了4%,3%的正增长,而很多其他客源国仍显示负增长的局势。

表3 2007-2010年俄罗斯入境旅游客源国分布

2010年俄罗斯入境游客人次出现了4%的增长率,主要是前苏联国家以外的主要客源市场出现了增长,如中国、德国作为主要客源国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而其他欧洲地区主要客源国,如波兰、芬兰、英国以及北美区域的美国都呈现出一定的下滑趋势。2010年俄罗斯入境人次的区域性下滑一方面源于2010年8月的夏季热浪,导致很多原本打算到访俄罗斯的游客放弃了出游计划;另外俄罗斯的森林大火也导致很多大中型旅游城市空气及环境污染严重,出于对出游健康以及体验质量的考虑,很多潜在游客改变了出游的行程。

表4 2007-2010年俄罗斯入境游客总量

2011年,俄罗斯入境游客人次实现了11.9%的增幅,市场份额占欧洲旅游区总接待量的10.5%,但收入只占欧洲旅游区总收入的3.9%。这一方面体现了入境游客的空间布局特点:即多源于邻国,其考虑经济因素较多,消费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俄罗斯旅游接待服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创收能力不足。

表5 2007-2010年俄罗斯入境游客交通模式

从俄罗斯入境游客交通模式来看,选择公路交通的最多约占总量的45%,其次是铁路和航空,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俄罗斯入境游客源于邻国,出游距离比较近;而航空只占15%左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中远程游客较少的客观现实。从俄罗斯入境游客到访目的来看,商务旅游占了很大比例。这主要得益于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商业机会。尽管近些年来这一比例有所降低,但以商务为出游目的的入境游客仍将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对俄罗斯旅游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以休闲为出游目的游客比例不断上涨,显示俄罗斯作为自然以及人文旅游资源大国在旅游景区开发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所做出的努力,其效果正不断显现,传统的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旅游线路正逐渐被潜在国际游客认同。

表6 2007-2010年俄罗斯入境游客到访目的

表7 俄罗斯入境旅游总收入、对GDP贡献率以及直接创造就业机会

入境旅游总收入对俄罗斯GDP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1%以下,人均入境支出为六百美元左右,这与欧洲接待游客的人均支出相比有较大差距。但就整体而言,其入境旅游市场的高速增长仍然得到世界的关注。世界旅游组织在2012年11月份的报告中指出,俄罗斯前六个月的入境旅游增长了12%,显示出良好的态势。近年来俄罗斯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GDP增长速度较快。入境旅游总收入对其国民经济总量影响程度没有加大与俄经济发展模式有着重要的联系,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二)俄罗斯出境旅游市场

尽管俄罗斯的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但与出境旅游市场相比规模也只有其一半左右。俄罗斯每年的出入境游客数量基本都维持在两千多万,数量上差别不大,但在入境旅游收入和出境旅游支出上却存在较大的差距,支出相当于收入的两倍。2011年俄罗斯游客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入境游客的主体,在世界出境消费总量排名中居第七位;而入境旅游总收入只排在第二十四位。

表8 俄罗斯出境游客消费总额及人次

总体上来看,俄罗斯游客出游总人次在两千万以上。尽管出境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额在2009年出现了下滑,但其余年份增长率都在10%左右。2011年俄罗斯出境旅游消费总额达到了14.9%的增幅;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2年其出境旅游市场消费总额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幅,无论其增长量还是增长幅度都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客源国家。

从出境游客的目的地选择上来看,到访欧洲的游客最多,占总出游人次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亚太地区、非洲、中东、北美、拉美。无论是出境游还是入境游市场,中欧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客源地与目的地;亚太地区是第二重要的客源地与目的地;但在入境旅游市场中并不重要的非洲地区在出境旅游目的地中排名第三,俄罗斯到访非洲的游客人次是入境的非洲游客人次的五十倍左右;中东是俄罗斯游客的主要目的地,每年到访中东地区的游客人次是中东入境人次的十多倍。在出境旅游市场中,到访亚太游客的人次增长最快;除了中东市场,其余市场增长速度较为平均。

表9 俄罗斯出境游客到访目的地国家

俄罗斯居民出游首选乌克兰,其次是中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埃及、西班牙、德国、芬兰、希腊和英国。地缘优势和目的地国家对俄罗斯游客相关政策是这些国家成为主要目的地国家的主要原因。从地缘角度来看,俄罗斯游客的主要目的地国家均为邻邦,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是前苏联国家;从旅游政策上来讲,近年来俄罗斯与中国、埃及以及欧盟签署了一系列旅游协定,简化了游客入境手续,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俄罗斯游客出访的热情。

三、俄罗斯国际旅游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俄罗斯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成为新兴经济体旅游发展的亮点,成长速度快、开发潜力大是其本质的特点。但不能否认的是国际旅游环境以及俄罗斯国内社会经济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一市场的发展,其旅游产业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一)恐怖主义威胁

近年来一系列恶性事件困扰着俄罗斯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对其国际入境旅游市场打击很大,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2004年8月的两次飞机恐怖袭击事件共造成89人丧生;别斯兰学校的悲剧以及俄罗斯对内、对外政策的强硬措施使得俄美以及俄欧政治经济关系紧张,影响了这两个地区游客到访的热情;2009年8月在纳兹兰的自杀性恐怖袭击中有21人丧生;2009年11月在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火车炸弹袭击造成27人死亡,近100人受伤;2010年3月莫斯科地铁袭击案中死亡近40人;2011年1月在莫斯科机场的自杀式炸弹袭击中又有35人丧生,110人受伤。这些恐怖袭击事件多发生在俄罗斯主要旅游区,尤其是主要交通干线上,并且被广大国际潜在游客所熟知。联想到2004年的地铁爆炸案,众多游客对俄罗斯之旅望而生畏。

(二)旅游安全管理水平低下

除了恐怖主义袭击以外,俄罗斯旅游的安全管理也广受质疑。潜在国际游客普遍认为俄罗斯生产的民用飞机不安全。尽管近年来很多大型俄罗斯航空公司大规模采购了欧洲以及美国的口碑较好的干线飞机,但对俄罗斯航空,尤其是对支线飞机质量的质疑仍将持续负面影响俄罗斯作为安全旅游目的地的形象。2006年8月前苏联时期生产的一架图—154客机在乌克兰失事,死亡170人。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要求俄罗斯在飞机设计以及管理上要达到国际安全标准。经协商,俄罗斯从2007年2月开始停飞了九种国内生产的飞往欧洲的机型。

除了对俄罗斯生产的飞机质量的质疑以外,俄罗斯航空安全管理也广受质疑,这些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国际航空业的重视。2006年7月西伯利亚航空公司的空客A310客机失事,死亡124人;2007年3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报告显示,俄罗斯航空仍然是全球最不安全的航线。这些对俄罗斯航空业安全管理的担忧无疑会影响俄罗斯国际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2008年11月一架波音737客机失事,死亡88人;2009年5月,一架波音767客机险些撞上从莫斯科另一机场起飞的图—154客机;2010年前波兰总统和其他95人乘坐的前苏联生产的图—154客机失事。2010年11月,一架图—154客机在莫斯科机场着陆发生事故,死两人伤80多人。这些航空事故大多是因为航空公司保养维护不足或者飞行安全标准不完善导致。2012年俄罗斯客机失事事件中31人丧生,调查显示客机的维护与保养存在重大问题,使得众多国际游客对俄罗斯航空安全标准产生质疑,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作为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形象。

(三)旅游服务设施落后、市场化水平较低

就国际入境旅游市场而言,俄罗斯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落后。旅游住宿业,尤其是针对国际游客的三星及以上饭店在产业发展中愈发显得现代化不足,难以满足国际游客多样化的体验要求。其住宿产业结构中明显缺少舒适性强、价位中等的酒店接待设施。而且就其酒店的区域布局来看,多数分布于大中型城市,而许多度假型旅游景区缺少相配套的住宿接待设施。这种结构及总体的不足拖累了俄罗斯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体上来讲,俄罗斯旅游业在针对国际游客的包价旅游产品中基础服务(如住宿、餐饮以及交通)价格较高,并且在近些年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旅游景区、景点在国际市场上营销力度不足,认知度较低;国际游客在不同语言信息获得上广泛存在障碍,地图、宣传手册以及街道标识等外语标识不完善;娱乐业不发达以及缺少现代化的水面交通工具是制约俄罗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行政管理领域,尽管2007年6月开始实施的签证手续简化程序提升了俄罗斯作为欧盟国家目的地国的竞争力,但这一政策并不适用于英国、爱尔兰和丹麦等非申根协议国(Schengen Agreement),而这些国家又是重要的国际旅游市场客源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俄罗斯在国际入境旅游接待市场中的地位。

(四)经济发展风险及国际汇率波动的影响

俄罗斯国际贸易乃至整体经济发展严重依靠石油出口。近些年其石油出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石油价格走势对俄罗斯的影响程度不断加深,这无形中扩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风险,势必会影响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图1 近五年美元兑卢布汇率走势图

近年来卢布对世界主要货币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2008年美元对俄罗斯卢布汇率保持在1美元兑换24卢布左右;到了2012年,这一汇率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30卢布左右,五年间卢布贬值约25%。在此期间,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人次以及旅游收入总额有所增加。但由于俄罗斯国内通货膨胀不断加剧,使得俄罗斯旅游产品,尤其是包价旅游产品的价格上涨较快,基本抵消了卢布贬值对入境旅游市场的积极影响,入境游客实际支出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卢布贬值以及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将对出境旅游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俄罗斯出境游客会面临卢布购买能力下降的压力,出境旅游热情会有所降低。

2012年1-8月俄罗斯通货膨胀率达4.6%,比欧盟国家的平均通胀率要高出2.5倍;俄罗斯2012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将增长4%左右,这一增长势头仍将持续。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无疑会在很大程度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并将对其国际旅游市场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五)国际旅游市场形象欠佳

俄罗斯在旅游市场中缺少必要市场营销活动也使得其作为目的地国家的认同度不高,市场形象欠佳。众多国际游客对俄罗斯的旅游安全缺乏信心,尤其是对俄罗斯高犯罪率担忧以及旅游过程中必要安全感缺失成为制约国际旅游市场开发的重要障碍。

在营销资金的投入上,俄罗斯用在目的地形象打造上的预算多年不及法国巴黎或者新加坡的一半。在此影响下,多数非前苏联国家潜在游客对俄罗斯的认识还停留在冷战时期。尽管俄罗斯具有丰富的人文以及自然文化遗产,但其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尤其是其自然资源。多数人对俄罗斯的印象仍是地域广大、寒冷、人烟稀少。而对于其所拥有的世界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遗产情况并不知情,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这些认识上的误差使得俄罗斯作为旅游资源大国显得异常尴尬。

俄罗斯人民的友好性也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很多潜在游客认为俄罗斯人穷困、不友好、残酷;很多认为俄罗斯人民友好的潜在游客也往往认为他们长期压抑,思想保守。俄罗斯作为旅游目的地远没有作为国家得到的关注多,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仍有待市场开发。

诚然,俄罗斯自然以及人文旅游资源的丰富及内涵的深远将会逐渐被世界游客所认知,但同时由于世界政治经济的复杂性,俄罗斯的负面消息报道也会广泛影响欧洲、美国以及其他主要客源国潜在游客的认知与判断,最终将影响其到访俄罗斯的购买决策。

四、俄罗斯国际旅游市场面临的机遇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发展状况都是其宏观和微观发展环境以及其自身产业特点决定的。从战略角度来看,俄罗斯国际旅游市场发展也同样具有众多的机遇。

(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俄罗斯地域广袤,拥有大量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这使其成为世界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金环”(The Golden Ring)旅游线路是俄罗斯较为成熟的旅游项目。这一线路主要以俄罗斯古建筑遗迹展示俄罗斯历史文化,在空间上贯穿雅罗斯拉夫尔、罗斯托夫、谢尔盖耶夫颇沙德、弗拉基米尔、科斯特罗马、亚历山德罗夫以及乌格利奇等地。

就自然景观而言,俄罗斯适合发展的旅游项目类型众多,南部黑海以及西北的波罗地海沿岸的度假休闲游;北部极地的探险游;伏尔加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河流的游轮观光、垂钓游;卡累利阿以及贝加尔湖风景如画,洁净无瑕;高加索山麓、西伯利亚针叶林带以及远东地区为狩猎及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就人文景观而言,俄罗斯历史悠久,能追溯斯堪的纳维亚人、古斯拉夫人、蒙古人、鞑靼人、斯基泰人、瑞典人以及希腊人的历史遗迹。多民族文化使得俄罗斯在文化、语言、习惯以及信仰上区域差异较大。这一方面促进了俄罗斯国内居民的出游行为,另一方面也为入境游客的多民族文化体验提供了机会。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为俄罗斯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建筑群、圣彼得堡的宫殿建筑群和历史中心、卡累利阿的国家建筑艺术历史博物馆、诺夫哥罗德的历史古迹文化中心、阿尔汉格尔斯克的历史文化馆、弗拉基米尔州的白色教堂建筑群、莫斯科州的谢尔盖大修道院、沃洛格达州费拉蓬托夫修道院、莫斯科的耶稣升天教堂、喀山的克里姆林宫历史与建筑群以及达吉斯坦共和国的古城都成为各国游客向往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结合自身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俄罗斯先后开发了儿童及青少年旅游、游轮旅游、生态旅游、垂钓及狩猎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会展及美食旅游、乡村旅游、海边旅游、朝觐旅游、体育与极限旅游、健康旅游、滑雪旅游以及商务旅游等项目,旅游资源开发正逐步朝向纵深方向发展。随着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作为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确立。

(二)大型体育赛事

2007年7月国际奥委会宣布黑海之滨的索契举办2014年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这是俄罗斯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索契冬奥会期间将有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运动员以及运动相关人员参会,并且会有大量观看赛事的入境游客。这一方面会使得奥运期间俄罗斯入境游客人次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入境运动员、比赛相关人员以及观赛游客的到来也为俄罗斯自然及人文景观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此外赛事报道的增加必然会提高俄罗斯在世界范围的认同感。俄罗斯旅游产业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把俄罗斯独特的旅游产品展现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力争在奥运会后仍能吸引大量游客到访俄罗斯,使旅游市场平稳发展。

2010年11月,俄罗斯成功申办2018年世界杯赛。这将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后俄罗斯举办的最重要的体育赛事。世界杯比赛的影响力仅次于夏季奥运会,这一方面可以在冬奥会后巩固世界对俄罗斯的认识,增强对俄罗斯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在总结冬奥会对旅游产业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与服务,在更高程度上满足国际游客的多样化体验需求。世界杯赛的举办将有助于促进俄罗斯旅游产业的成熟。

2010年10月索契与世界方程式赛车正式签订协议,将承办2014年至2020年的俄罗斯大奖赛。赛会组织者在充分考虑到冬季奥运会的影响后,将第一届比赛时间定在了2015年。相信这项赛事必会在冬季奥运会与世界杯期间对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这不只体现在比赛期间到访人次的增加,更体现在世界方程式赛车对高端旅游市场的影响力上。

(三)旅游服务现代化建设

尽管俄罗斯简化了与欧盟国家的出入境手续,但对于其他地区国家居民的出入境管理程序相对复杂,使得众多对俄罗斯感兴趣的潜在游客放弃到访计划。俄罗斯出境旅游人次远远大于入境旅游人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针对俄罗斯这个客源地,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简化了俄罗斯游客出入境管理程序;俄罗斯旅游产业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入境旅游市场就要在出入境手续上做出必要安排。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仅能吸引大量的国际游客,更重要的是针对相关赛事,俄罗斯政府承诺简化入境的相关手续。在比赛期间,入境签证的相对宽松管理作为一种尝试将对俄罗斯入境管理服务提供必要的经验,进而会提高游客的综合体验质量。

随着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许多投资者看到了商机。在莫斯科以及圣彼得堡等大型城市,喜来登、希尔顿等国际酒店集团相继落户,大型购物中心不断涌现。在近年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很多投资者追加了投资,旅游接待业发展迅速,其中尤以经济型酒店发展最为抢眼,从一定角度缓解了俄罗斯旅游包价产品价格偏高的问题。2018年世界杯将在俄罗斯不同地区的13个城市举办。其中加里宁格勒是去往西欧的航空枢纽;波罗的斯克是去往圣彼得堡、丹麦、德国以及拉脱维亚的重要港口;南部区域也是通往欧洲、非洲和亚洲的航空枢纽;索契是俄罗斯最著名的休闲胜地之一;乌拉尔区的?叶卡捷琳堡也有众多飞往西欧的航线。这些城市在世界杯的推动下,住宿以及其他旅游接待业投资将出现大幅增长,这势必会提高其旅游总体产品的质量。

为了保障上述大型赛事的顺利进行,俄罗斯政府相继规划了大量的基础建设项目,其中部分项目已经动工。在赛会结束后,机场、铁路、港口等方面的基础建设成果会成为俄罗斯旅游市场发展的物质保障,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国际游客对俄罗斯旅游产品的刻板印象。

结论

诚然,从世界旅游市场发展角度来看,俄罗斯作为国际客源地更具有现实的价值。2012年世界年跨国出游人次突破了十亿关口,俄罗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国际旅游市场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消费国;然而,国际政治经济形式并不容乐观,从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来看这些国家也都面临着增幅趋缓,缺少高端游客拉动等问题。金融危机、新老经济体的博弈等旅游产业外部环境仍将持续,这些国家尽管存在这样与那样的不同,但总体上都应强调积聚内部旅游发展能力来进一步开发国际旅游市场,变被动为主动,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其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的动态平衡,进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Svetlana Stepchenkova,Alastair M.Morrison.Russia’s destination image among American pleasure travelers:Revisiting Echtner and Ritchie.Tourism Management.29(2008).

[2]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2012).UNWTO Tourism Highlights,Madrid,2012.

[3]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2012).Annual Report 2011. UNWTO,Madrid,2012.

[4]Svetlana Stepchenkova,Alastair M.Morrison.The destination image of Russia:From the online induced perspective.Tourism Management,2006,27.

[5]K.Jakosuo.Russia and the Russian tourist in Finnish tourism strategies—the case of the Karelian region,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24.

[6]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2012).The UNWTO Barometer, UNWTO,Madrid,2012.

[7]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2011).The UNWTO Barometer, UNWTO,Madrid,2011.

[8]王鸿雁,林彬,陈红,杨慧玲.俄罗斯旅游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学术交流.2008,12.

[9]孙晓谦.俄罗斯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伯利亚研究.2012,6

[10]王晶.新形势下发展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旅游合作路径探讨[J].西伯利亚研究.2012,6

[11]孙振杰,戴广忠,刘丽华.俄罗斯旅华客源市场的开发策略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09,12.

F590

A

1671-7740(2012)03-0016-08

曹继宏(1975-),男,硕士,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旅游市场管理以及滑雪旅游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入境俄罗斯旅游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旅游
非法入境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
另辟蹊径
品读入境悟情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同舟共济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