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活用3则

2012-04-01 07:09,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上炎少阴牙痛

,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073)

麻黄附子细辛汤见于仲景《伤寒论·少阴篇》第301条,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方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主治少阴本虚,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笔者跟随导师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效果,举例介绍如下。

1 牙痛

刘某,女,44岁,2011年3月18日初诊。半月前开始牙痛,痛势不甚,服芬必得可暂缓其痛。前日因食寒凉,疼痛加剧,服芬必得效果不显,于今晨来诊。症见右下齿疼痛,连及一侧头项痛,不敢张口吸气,牙龈不肿,口不渴,二便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加之患者长期处于比较寒凉的工作环境中,考虑此乃寒凝经脉,阴火上炎。当治以温经散寒,祛风止痛。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9 g,细辛3 g,附子15 g(先煎),肉桂3 g,川芎9 g,白芷9 g,牛膝9 g,炙甘草10 g。连服4剂,其痛渐止。

按:《医贯》曰:“大寒犯脑,连头痛,齿牙动摇疼痛者,此太阳并少阴伤寒也,仲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本例患者虽表现为牙痛,无发热等表证,但不离少阴里虚兼表的病机,证属外束风寒,下元亏虚,阴火上炎。治以温阳解表,辅以理气活血,引火归原。

2 过敏性鼻炎

韩某,女,50岁,2011年8月8日初诊。患者于6月初旅游山顶受寒后突然出现流涕不止,喷嚏不断,自服胖大海含片后加重。后遇凉即发,尤晨起喷嚏连连,眼、鼻、咽痒,鼻塞流清涕,活动后症减,次晨复作2月余。平素畏风,偶感心下憋闷,胃脘畏寒,胃部不适。小便可,大便三至四日一行,舌淡红苔白,脉沉紧。西医诊为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属外感寒邪入里,首先治宜宣肺散寒,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处方:麻黄9 g,细辛3 g,熟附子(先煎)10 g,苏叶9 g(后下),防风9 g,桔梗9 g,杏仁9 g,白芷9 g,炙甘草9 g。服3剂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于服药次日晨起未犯,胃部不适频率明显降低,大便通畅,便质软,自诉感觉浑身轻松,继服3剂后,由于病人生气着急胃中不适复发,自述有吞之不下之感。后以疏肝理气之方缓其脾胃症状后继以前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减量3剂,症去十之八九,结合其舌脉里寒已去,继以调理肝脾四逆散加减去其胃部不适后,以健脾固表玉屏风散加减收功,前后共服药1月余,患者诸症皆除,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之案例很多[1-2],多病程较长,病机多为外束风寒,下元亏虚,正气不足,或伴虚火上炎[3]。而此例患者受寒原因明显,病程较短,虽没有明显的少阴肾虚症状,却同样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此为太阴受寒入里从太少两经论治。里寒一去,其症立除,再结合病人体质调理固表收功。此案提示我们运用此方不用拘泥于是否有小便清长,下元虚冷之肾虚之证,其有胃脘畏寒,脉沉紧之里寒之征,亦可辨其寒邪在太少两经,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因病在夏日,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不可过量,随时查其脉症,调整方药。

3 慢性前列腺炎

李某,男,75岁,2011年2月20日初诊。患者患慢性前列腺炎20余年。症见尿频,腰酸,每晚起夜5~6次,遇寒加重。小腹偶有坠胀感,神疲乏力,大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沉弦。证属肾阳虚衰,治以温阳化气,宣肺利水。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处方:麻黄6 g,细辛3 g,附子15 g(先煎),益智仁10 g,淫羊藿10 g,仙茅10 g,茯苓10 g,甘草10 g。服7剂后患者起夜症状明显改善,自诉每晚最多起夜2次。

按:慢性前列腺炎病机多属湿热瘀滞,而此患者病机属肾阳虚衰,故予附子温肾扶阳,麻黄宣散寒邪,开上窍而利水,有“提壶揭盖”之意,余药亦以温肾利水为主。此案虽无明显寒邪束表之征,却运用麻黄宣散里寒,且有助肺之“水之上源”之意,肾阳得复,水道得利,症状明显改善。

[1]李燕.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头面疾病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254.

[2]丘晓波.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治探讨[J].光明中医,2009(4):759-760.

[3]谈慧.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应用举隅[J].新中医,2008(1):88-89.

猜你喜欢
上炎少阴牙痛
强刺激久留针治疗牙痛验案
论少阴“三急下”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口疮试试中药含漱
失眠多梦睡不着? 收好这两个食疗方
偏方消牙痛
突发牙痛,按压穴位可缓解
咸茶水治口腔溃疡
温中法治疗虚火上炎型口腔溃疡验案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