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力路径分析

2012-04-13 14:29华银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执行力高校学生制度

华银峰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制度是规范运行、落实规划、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其执行力。所谓执行力(Executive ability),简单地说,就是执行制度并实现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制度执行力就是指制度本身所具有被执行落实的强制力、执行效力,以及相关组织在执行相关制度时的执行力量和执行效力。①莫勇波,张定安:《制度执行力:概念辨析及构建要素》,《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1期,第15页。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来说,提高制度执行力是发挥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践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思想强调“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doing right things right),如果说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做正确的事”,那么提高制度执行力则是保证“以正确的方式”去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拉姆·查兰等认为执行力是目标与结果之间“不可缺失的一环”。②郭雁:《提高大学发展规划执行力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可见制度执行力水平与能级在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目标中会逐渐演变为最终影响原定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③陈灿,龙瑶:《教育竞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执行力—执行力对转型期学校发展的启示》,《红河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71-75页。再完善的制度,没有执行力量,就谈不上执行效力问题。提升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制度设计、制度制(修)定、制度落实、效果评价等多环节、全过程的综合问题。

一、加强制度创新,提高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客体的科学性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10月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号)、2005年2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尤其是2012年2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都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强调了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有效载体的重要意义,并从制度层面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体系、运行规范、实施载体、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说明。但由于种种原因,制度缺位与制度执行表面化、局部化、停滞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制度是基础,执行是关键,然后才有执行力问题,强化制度执行力,健全制度、创新制度是基础。

(一)确立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新人才,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建设放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全局来考虑,把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同探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联系起来,这是确立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建设指导思想的基本思路。具体来说,首先,要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定位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次,要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明确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根据本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确定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思路与实现路径。再次,要从学生能力培养的类型与特质要求,细化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不同高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目标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不同,高校在确立学生社会实践普遍性目标思想的同时,更要注重结合专业特色,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养成,按照合格+特长的模式明确社会实践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明确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建设除了要遵循高校制度建设的合法性、正当性、民主性等一般性原则外①刘同君,秦媛媛:《论高校制度建设的原则及运行机制》,《江苏高教》2011年第3期,第28页。,还要结合高校的职能特点,遵循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按照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载体的自身特点,符合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指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设计不能仅考虑理论上的最优化,更要考虑制度确定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组织管理、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成绩考评、工作量计算、组织指导及有关政策等内容是否切实可行,是否能够在实际中具体实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社会实践作为一种开放式育人途径,要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育人规律,在社会实践的目标要求、实现途径、考核评价等方面要分层分类设计,最终使制度适合不同的院系专业,适合不同的学生。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作为高校制度建设的一部分,作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机构成,要遵循整体性、协调性、效率性、稳定性等系统性要素的有机统一,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品质,增强制度权威。

(三)建构制度框架的内容体系。就制度宏观建构框架而言,是要建立一个遵循大学教育规律的,稳定一贯的,学校、学生和实践单位三方普遍认可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体系和执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细化的制度设计,实现宏观指导和微观规定兼具,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制度保证和执行支持,从而保障高校学生实践活动长效、科学、持续、广泛地开展,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实践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实践制度框架的内容体系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目标设计制度,包括社会实践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组织管理制度,科学界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职责,确立社会实践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方式;活动管理制度,包括社会实践的内容、类型、形式、载体等方面内容的规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实践的经费来源、培训指导、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过程控制与考核制度,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实行项目化的运作方式,遵循征集项目、立项申报、项目审批、中期考核、项目验收等程序,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控制与考核方面的制度建设;相关配套和协调制度。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主体的自觉性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与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涵上完全不同,外延上是真包含于关系。前者目前普遍认为,青年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后者则不仅包含青年大学生,还有高校(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队伍等)、社会(各级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主体的执行自觉性不仅取决于其态度、思想认识,也取决于其业务能力等综合因素。

(一)强化制度意识的养成。一是制度认知意识。知之深刻,方能自觉。认同和接受制度是制度执行的前提和基础。制度执行主体首先要认同制度,悦纳制度,要熟悉掌握制度的目标、原则、要求以及实现途径、实施程序、实施载体等要素和环节。同时作为制度执行主体,要自觉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二是制度敬畏意识。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要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作为学校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不容束之高阁或变形走样。切实使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全范围、全过程地成为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的思路指导、行动准则和效果评价依据。三是制度责任意识。高校、社会要从事关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定位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层次,制度执行主体要从事关青年一代素质与能力培养、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的高度强化责任,落实制度,评估效果。

(二)强化制度精神的把握。一是把握制度出台的背景。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都是在特定要求下逐步形成的,具有深刻的历史性、社会性、必要性和必然性。只有透彻把握了制度的产生背景,才能深刻理解并内化制度的精神,并形成符合制度内在要求的制度观念和思维方式。二是把握制度的终极目标。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的终极目标是提升青年学生以社会化能力为核心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一制度目标,才能确保在制度理解和执行过程中,不局限于条文,不局限于表面,不出现误读,不出现偏差,不变形,不走样,而且能不拘一格,积极创新。三是把握制度的底线要求。《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 [2012]1号)明确规定: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研究生、高职高专学生不少于2周,每个学生在学期间要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这是一个对全体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时间上的底线要求,不同的高校结合自身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类型、规格,还会从形式和内容上制定相应的底线要求。

(三)强化执行方法的研究。制度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制度指标能否一一落实,制度目标能否得以圆满实现,不仅受制于制度主体的认知水平和认同程度,而且还取决于制度执行方法。①李娣:《试析党的制度执行力问题》,《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第28页。制度执行主体执行制度的思路、方式方法直接决定着制度目标的实现程度与水平。要避免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很科学,效果很一般的现象。制度执行主体加强制度执行方法研究,首先,要结合制度精神实质,研究策划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确保制度目标与实践内容的内在一致性。其次,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现实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社会实践载体。既要确保适合学生,又要确保能锻炼提高学生;既要有适合学生假期的集中社会实践,又要有保持长效性的常规社会实践。再次,要结合自身的角色定位,合理确定执行方法。对于教师而言,重点要加强策划、组织、管理、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方法路径研究;对于学生而言,重点要加强选择社会实践项目、组建社会实践团队、设计社会实践内容、安排社会实践进程、动态把握社会实践进程与既定目标的一致性等方法途径的研究与掌握;对于社会而言,要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并提供积极的保障。

三、规范制度运行,完善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过程的系统性

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所谓系统,就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从完整意义上讲,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也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系统,要求我们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其加以审视,从而构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的闭合系统。②蒯正明:《制度系统的构成、层次架构与有效运作》,《东方论坛》2010年第5期,第34页。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一)目标定位。目标定位是社会实践制度执行的导向,是衡量、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闭合系统中,目标体系主要从一般性目标、具体目标两个层面,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个要素分层分类设计。养成学生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品质,提升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相一致,能力素质与社会要求相适应,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一般性目标。鉴于学校性质、层次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其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也是需要在一般性目标下在具体细化。

(二)运行程序机制。在当前的条件下,确定“主题式”加“模块式”社会实践新模式是克服社会实践局限性的最佳选择,是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最佳选择。③赵侠:《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江苏高教》2007年第5期,第110页。项目化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程序,一般都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多向受益的原则进行。基本包含需求调研、公布项目、组建团队、制定方案、供需论证、实地开展、总结反馈、考核评价、项目验收等环节与步骤,并按照环节要求制定运行规则。需求调研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最基础的前提性工作,也是确保社会实践多向受益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通常有两个需求来源渠道,一是地方政府、企事业机构主动与社会实践管理部门(各级共青团组织、大中专院校等)联系,提出需求内容;二是由各级共青团组织、高校、学生个人等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事业机构,了解掌握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需求,寻找自身个人或团队适合的、可操作的、可提供服务的实践项目;公布项目一般由各级共青团组织对掌握的需求项目进行公布,招募遴选合适的团队,这一过程与组建团队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制定方案是指承接需求项目的社会实践团队按照实践地的需求,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团队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亲自与实践地进行交流,开展方案可行性、科学性论证;进入实地开展阶段后,经论证后的方案就成为了实施指南,具有重要的指导、矫正等方面作用。实践活动的总结反馈、考核评价、项目验收阶段即按照考核评价机制进行。除项目化运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外,还有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按照实践教学、志愿服务等模式进行的。

(三)保障机制。基本包含组织机构、指导队伍、经费资源、后勤物资等方面的保障机制。组织机构一般由学校的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各院系及实践基地的指导部门等单位组成,承担着学生社会实践决策指导、管理与组织协调任务,为保证社会实践的有效进行,还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社会实践课程化、学分制、项目审批立项制、统筹协调会商制、考核评价激励等制度。社会实践过程中,师资队伍是关键。教师指导队伍主要承担学生社会实践的业务和技术培训指导的任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外聘校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确保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培训。指导过程中,实践基地具体业务人员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指导能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学生自身能力素质提升、高校产学研推进的多赢格局。同时要通过改善对策,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内源性激励模型,强化外源性激励,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指导的实效性。①罗公利,孟令熙:《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内源性激励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77页。经费资源和后勤保障方面在学校保障的基础上,可适当运用社会化运作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并建立完善管理、使用、监督和审计制度,管理好、使用好、发挥好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的保障作用。

(四)监督反馈机制。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要加强目标监督,更要强化过程监督与适时反馈。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监督反馈机制是指以初始的目标体系为准绳和依据,将社会实践运行过程呈现的态势与其相比较,并以特定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社会实践运行过程和态势,确保沿着与既定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路径运行,并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中,运行监督反馈机制不仅需要专门的监督主体、反馈渠道,比如由学校管理部门、指导教师、项目团队成员、实践基地人员共同构成的监督组织,并建立一个环节清晰、权责明确、渠道通畅、快速便捷的反馈渠道。一方面可制定一个包含实践进展情况、细化目标进程、与既定方案执行一致性和偏差分析、矫正措施等监督反馈项目的表格,确定报表时间、频率和责任人,及时进行监督反馈的双向沟通;另一方面可充分运用电子邮箱、QQ、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速便捷地进行监督反馈。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设计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直报系统,在Internet互联网系统平台上,对学生社会实践执行情况的基础数据以及实践动态等重要态势与数据信息实施分级管理,实现进程的实施动态监控和一体化管理,实时进行进程监控、信息采集、审核、监督、反馈,以达到项目和进程的全程跟踪、阶段审核、矫正反馈、质量监控等目的。

(五)考核评价机制。管理学认为,从行为预期来看,事先设置好的考评规则和制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②李宝元:《绩效管理—原理·方法·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98页社会实践考核具有甄别、管理、激励、榜样等方面的功能。③孙君芳:《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机制实效性研究》,《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56页。建立必要的和规范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硬性要求与弹性评价有机结合,使实践活动有规章可循,有制度可依,有内容可考,确保实现预期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目标,保障社会实践质量。④在硬性要求方面,坚持社会实践大众化和普遍参与的原则,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分管理,通过保存实践过程材料、递交实践证明或鉴定意见、实践总结、调查报告或学术研究文章等形式,从实践时间、过程体现、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要求,使社会实践成为青年大学生

④邓淑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制与保障》,《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年第2期,第131页。大学期间的必修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纳入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和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按规定将指导和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入教师工作量或教学工作量,纳入个人年度考评指标体系;相关部门、各院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在弹性要求方面,一是不囿于传统,不拘一格,坚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双向选择,多形式、分类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二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交流会、座谈会,开展“实践归来话感受”和社会调查报告专项评比活动,组织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个人,并与其他各种评奖、评优、推优挂钩,健全优化激励制度。

四、建设制度文化,优化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过程的协调性

制度文化作为一种系统或体系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必然成为限制人类不规范活动的因素。作为一种无缝联结、共融制度中各环节、因素、主体及对象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规范性的文化,对提升制度执行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文化最终目标是使制度追求的目标成为学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深化为内心的信念。

(一)形成制度观念。制度是人的制度,人的行为又取决于人的观念,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制度是观念的产物。①梁小民:《制度·观念·发展》,《改革与理论》2012年第10期,第6页。观念是思想,是精神,是属于意识范畴的,但观念的改变会带来实际上的发展,这也就是精神的力量,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作为规范主体实践行为、促进实践教育发展和人的素质能力发展提升的规则体系,其执行力和执行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主体的制度观念。一是强化高校教学队伍的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观念,将学生社会实践从体系和操作两个层面切实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校内培养与校外社会实践的无缝对接,将制度落实执行情况纳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二是要强化学生工作队伍的制度观念,高度重视、充分运用社会实践的育人载体作用,把社会实践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学生成长服务工作执行体系;三是要强化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观念,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制度纳入学生入学教育,作为学生手册的重要内容,提高制度的规范性、权威性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心自觉。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一定的实践主体和有效的实践保障机制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和特长,在社会实践中开发和拓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潜能。②王志军,励立庆:《大学生社会实践科学化探析》,《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第1期,第85页。

(二)营造制度氛围。氛围是指围绕或归属于某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个体因素与外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这一特定的群体性活动,涉及个体数量多,类型与层次差异明显,包含着社会、学校、家长三方主体,仅学校就有管理队伍、教学指导队伍、具体参与的学生等,一次集中的暑期社会实践,动辄千军万马。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制度氛围的强弱是影响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力强弱的重要制度外因素。就社会范围而言,国家宏观政策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氛围形成的推动器,更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的基础。从二十多年来的高校社会实践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国家政策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及社会实践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学校范围而言,制度观念的形成、学生社会实践的历史沉淀,以及学校对实践制度的宣传,都直接影响着制度氛围的形成。

猜你喜欢
执行力高校学生制度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