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访古

2012-04-29 04:14陆向荣
大理文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洞经古乐巍山

陆向荣

青藤白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苍凉中显现出昔日曾经的繁华。诗人于坚说:巍山是“东方的雅典”;历史学家说:巍山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千年古都”;众多专家学者更是把巍山定位为“南诏根源、府卫双城、巍山瓜水、古道要冲”……其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古城,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就像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去品读,都能读出不同的味儿,这里处处充溢着浓郁而醉人的文化馨香,难怪有人把它比作是一首中国古城的抒情诗。

古街逛古店

清晨的阳光,穿过东山顶上薄薄的雾蔼,洒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从巍山古城最北端一脚踏进南诏古街,恍如进入了梦里的另一个世界,一种触手可及的温暖或苍凉,便不由自主地涌荡开来,让人按捺不住的内心的兴奋和喜悦。

踏着青石板的街面一路走去,悠远的历史在你我的脚下讲述。巍山是一个活着的生动古城。古朴的青石板路面,两侧的古民居,多为两层砖木或土木结构,它们历经风吹日晒而古貌犹存,看那寂静屋檐上那些风中瑟瑟摇晃的野草枯茎,耳边仿佛传来远古的声息。楼上房屋、楼下店面,经营土特产、小百货、布匹、理发、客栈等。那些木制的货柜和清一色木制手写体黑底烫金的牌匾装点着的铺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地方特色产品。其中,有饮誉海内外的巍山扎染、特色食品巍山蜜饯、咸菜,也有手工编制的草墩、草鞋等工艺品。在风里摇动的牌儿幌子下,一大群退休的老头凑在一堆,为一盘不知胜负的象棋争论不休,不时搅起小镇清静、悠闲生活的波纹。

巍山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彝族打歌之乡”,每逢喜庆佳节,不论在古城街头还是彝家村寨,随处可见彝族传统歌舞打歌,那变化万千的舞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纯朴动情,优美的舞姿千姿百态,让人心醉;巍山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扎染艺术之乡”, 民族扎染工艺扬名海内外;巍山具有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名特小吃品种丰富,门类齐全,价廉物美。多年来,■肉饵丝、过江饵丝飘香省内外,“一根面”、青豆小糕、凉粉、米线等地方特色小吃远近闻名,蜜饯、咸菜、牛干巴等老字号名特食品让人赞不绝口,回味无穷。

日头慢慢上升,整条古街渐渐热闹起来,那些做皮革的外地人修补皮货时传来的敲敲打打声,那些碑刻店里传来的叮叮当当声……交织着,集结着,然后又像水一样流逝。

古巷探古宅

雄伟壮观的拱辰楼,600年不倒,它是巍山古城坚强不屈的象征。站在城楼上看出去,一幅《清明上河图》尽收眼底:清一色的古民居,2000多米长的古街,人来人往,仿佛是一条流动的河。沿着古朴的路面,走在弯弯窄窄的小巷里,有泥墙、泥瓦陪伴,远离喧闹纷繁的都市。

漫步在错落有致的青石板古街道上,如徜徉在一处古韵十足的棋局迷宫里,令人激动、慨叹,巍山古城呈棋盘式格局静静地躺在阳瓜江的臂弯里。有时候,你只要在长长的步行街上随意往那些幽深的巷子里一拐,就可以看到直指蓝天的飞檐,和飞檐下清一色土墙瓦顶的古民居院落。墙是因为沧桑而灰暗的墙,房是因为年久而灰暗的房。在那些窄长的小巷里,你甚至有可能看到家养的猪,或是不经意掉下来的蜘蛛。那些“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或是“一进两院”、“前后院”的传统建筑,其实是古南诏国遗留下来的“活化石”,通常在房屋的正宅安装有六扇雕刻着花鸟的合门,图案有“喜鹊登枝”、“丹凤朝阳”、“鸳鸯戏水”、“仙鹤青松”,等等。两侧的厢房分别有一扇花格子木窗,窗上的图案丰富多彩,有梅花窗、古钱窗、绣球窗等,不一而足。地上则有用方砖、卵石、六角砖、八角砖和瓦片铺设而成,更显得自然古朴。

大量原住居民在这老房子里日复一日地生活,不论你在哪条街巷,只要面含微笑,你可以随意推开门进入宁静的四合院,有时也会碰到几个劳作的匠人,他们也并不与你答话,甚至不会抬头留意你是否将宅子里的东西顺手牵羊。

古道访古村

苍茫的古道是大滇西一幅辉煌的画卷。公元前4世纪,一条民间开辟的“蜀身毒道”将四川与身毒(今印度)相连接,这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地处云贵高原和云岭横断山脉交接地的巍山(古称蒙化)地处茶马古道的中枢关驿,是通往缅甸、印度的通衢要道,唐代以来经此就有“三进三出”的茶文化传播通道。三进即:从勐海、思茅、普洱、镇沅、景东进入蒙化城(巍山古城)的第一条通道;从耿马、双江、临沧、云县、公郎进入蒙化城的第二条通道;从凤庆、犀牛渡、茶房寺、鼠街进入蒙化城的第三条通道。三出即:第一条通道出隆庆关经云南驿、南华、昆明、成都、西安至北京;第二条通道出瓦房哨经下关、剑川、丽江、中甸(香格里拉)、拉萨至尼泊尔及印度;第三条通道出三鹤、江桥经漾濞、永平、保山、腾冲、芒市(潞西)、畹町至缅甸。此三进三出之通道,从唐代起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都起着传播茶文化和沟通滇、川、藏及东南亚商贸的主要作用。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东莲花就是昔日茶马古道名村之一。在过去,东莲花的马帮更是极为兴盛。特别在民国期间,以大马锅头马如骥为首的7支马帮共有350多匹马匹,来往于东亚诸国,互通有无。在那马帮兴起的年间,东莲花家家养马,户户经商,村内马帮云集,村里的马帮匆匆出门,在经历了漫长的旅程后缓缓归来,住了一夜又远远而去,这来来去去之中就把东莲花送进了繁盛。马帮文化是东莲花历史文化名村中最具浓墨重彩和独有魅力的一笔,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张宝三就曾提笔为东莲花村题下了“古道名邨”四个大字,从某种意义上说,东莲花就是一个马背上驮出的村庄。

“昔日马帮事已删,今朝唯见翠瓦斑。”是啊,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马帮已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茶马古道边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村庄,就像路边的那些杂草,被岁月的黄沙慢慢淹没,不为外人所知。大多数人能看到的,能知晓的,犹如窥豹一斑罢了。

古楼品古乐

徜徉在古城的黄昏,正好去细细体验心灵净化的旅程。夕阳西沉,把金色的余晖洒在高大雄伟的拱辰楼上。在古街上逛累了,就沿着随着刻满故事的斑驳石阶悠然登临古楼,在古色古香的大厅里,聆听当地洞经古乐团演奏的古乐。

巍山洞经古乐,是“南诏雅乐”的俗称。它吸取了中原文化和宫廷音乐的韵味,也融合了当地民间音乐的风格特色,成为明净深幽、沁透心灵的一种特殊古乐,历经岁月的锤炼,逐渐形成了自己庄严典雅、高亢深沉、音域宽广、节奏明快、抑扬起伏、唱词优美的风格,以及曲调多样的鲜明特点。巍山现存的100多首洞经古乐的乐曲,曲调均不相同,却永远扎根在民族民俗之中,成为云南影响较为广泛的一个大乐种,是研究民族古乐的一份“活化石”。

巍山洞经古乐演奏以民间古乐器合奏为主,集“吹、拉、弹、唱、诵”为一体,使用的乐器包括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二十五弦大瑟、七弦古琴、青铜编钟、铎、达甫、葫芦笙、土月琴以及近代民族乐器数十种。每年盛大的巍宝山朝山会,也是洞经古乐的交流大会,被当地群众誉为“森林中的交响乐诗”。如今,这积淀了千年文化的悠悠古韵,以她的曲折和抑扬回旋向四方的宾客讲述着往日的辉煌和古城的动人故事。

喝着喷香的的烤茶,耳边时而是优美的抒情乐曲,笛声时隐时现,犹如松涛阵阵,仙乐飘飘,令人陶醉;时而是庄严肃穆,威武雄壮的合奏曲,大有排兵布阵之势,随着乐曲节奏的变化,又给人以一种轻松欢快的享受。巍山洞经古乐尽管土生土长于当地民间,但其渊源可追溯到“龟兹古乐”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七百多年前,南诏曾以二百六十人的大型乐舞团历尽艰辛,跋山涉水,赴长安向唐朝敬献《南诏奉圣乐》乐舞,成为云南音乐史上的壮举。历经岁月的锤炼,它逐渐形成了庄严典雅、高亢深沉、音域宽广、节奏明快、抑扬起伏、唱词优美的典型风格,成为云南影响较为广泛的一个大乐种,是研究民族古乐的一份“活化石”。

在宁静深幽、浸透心灵的民间古乐声中,当你感到时间和脚步一同停滞了的时候,静静站在古楼的垛口边,整条南诏古街,像一条记载着历史风云、岁月沧桑的河,在你的脚下继续缓缓地流淌着、流淌着。

责任编辑 王丽敏

猜你喜欢
洞经古乐巍山
大理巍山小吃节开幕!美食狂欢舌尖盛宴“最”烟火
云南洞经音乐功能谱系的建构及相关问题分析
儒化、俗化——清代庙学释奠礼乐与洞经音乐的相互影响
昌宁洞经古乐文化研究
龟兹古乐
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七: 觉囊梵音古乐
鸡足山下的沙址洞经古乐
踏浪
泉州北管:地域文化交融出的古乐
巍山喜迎60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