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考试模式现状分析与过程化考试模式的建立

2012-04-29 00:44张文彬
考试周刊 2012年29期
关键词:考试人才课程

张文彬

摘要: 考试是鉴定、甄别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高校考试模式对于考试人才的选拔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新的考试模式所必备的条件。新的考试模式重在检测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地方高校考试模式过程化考试模式框架构建

考试最早产生于中国,历史悠久,考试模式从古代到现代经历过无数次的改革和创新,其目的都是选拔合格人才,促进社会进步。考试都是围绕着人而进行的。因此,在考试模式的构建上要考虑环境与人的和谐,考虑社会与人的和谐。如果由于考试模式出了问题,而扼杀了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的话,考试的功效就没有得到正常的发挥。

目前地方高校考试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地方所属高校(省属高校)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与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资金资助和信息流畅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考试模式也一样,甚至问题更多。(1)考试方式单一,大部分是笔试、口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闭卷、开卷、实验等,方式单一,考试方式基本没有在考试中的得到综合运用,特别是一些应用型的课程考试考试就成了问题。(2)考试命题注重对知识的识记,忽视对知识的内化、忽视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考试时间安排整齐划一,课程结业考试一般以一次性考试来结束。(4)考试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从评价方式上看,一般是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或者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目前的考试评价结果是不能检测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的。

地方高校的考试模式与方法亟待改革,考试要以人为本,实现有效考试,考试应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的发挥,考试功能的片面化必然导致教学的异化,高校的考试模式应注重过程化,从根源入手进行改革。

一、过程化考试模式的必备条件

目前地方高校考试模式对培养创新型、个性化、综合型人才具有一定的阻力,那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应具备哪些条件?

1.打造不断更新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不能只凭经验办事,在工作过程中要更新教育管理理念,调整思路、想办法,要不断地适应社会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市场需求、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考试模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和不同个性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考试模式,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和多能力的评价。

2.具备一支高素质的集教书育人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为一身的师资队伍。

多样化本身就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个性化学生、复合型人才都要求教师具备既教书又育人的综合能力,允许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发表个人意见,同时还要求教师本身实事求是、诚实施教施考,具备渊博的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讲实效、讲诚信的高贵品质。

3.具备良好的教学硬件条件。

在当今不断对教育加大投入的时代,高校受益匪浅,只有教学条件满足培养综合性、个性化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教育教学的硬件条件才能满足考试模式改革的需求。

4.出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特殊政策,完善考试模式管理制度。

个性化往往与大众化是相互博弈的,对于特殊专业、特殊群体、特殊人才应采取特殊政策、制定特殊制度,建立“因才施考”的特殊考试模式,让特殊人才在大众环境中脱颖而出,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具有个性专业精神、适应市场需要、复合型的、具有创新型的个性化人才。

5.做好后勤、教学管理和政策调控,为多样化考试改革奠定基础。

考试模式的改革要求教学条件不能滞后,学校各项政策应为教育教学服务,比如考试改革时需要在教学时数和考试时数上进行调整,那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就需要灵活掌握,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再比如,考试改革中可能增加考试次数、延长考试时间,那么教学安排时也需要灵活,印刷试卷或者调整考室等方面管理部门应积极支持教师进行改革。

二、过程化考试模式框架的构建

只有符合高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起来的考试模式才能真正起到推进考试改革的作用,才能使考生从中受益。将考试课程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理论框架将考试分类。

(1)理论性课程考试模式,以文科课程、理工科的基础课程为主要形式,要求学生对课程的基础概念、系统的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掌握和内化,弄清楚相互之间的关系,准确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并能在给定的案例中加以灵活运用,基本体现于理论性试卷模式。

(2)应用性课程考试模式,以工科、文理兼容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主要形式,这种课程的考试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情况,以及现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形式可用文字表现,也可现场表现,考试形式不拘泥于理论试卷模式。

(3)操作性实验性课程考试模式,这种考试必须基于实验场地才可以完成,通常独立开课,多以理工科为主,学生必须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公式、概念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验证能力,纯属操作性考试模式。

(4)理论和操作实验、面试相结合性课程考试模式,以应用型课程为主,视课程情况决定,分值的分配以理论为主应用为辅,理论分值大于应用分值。如语言类的课程,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才可以学得更好。语言是先说再学,我国学生“哑巴英语”男人的现象非常普遍,语言类应用型课程一定要考查学生说的能力。

2.将课程考试模块管理进行分类,分为校、院、教师自主三级相结合的考试模式。

这对教学条件、政策调控、硬件设施、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其中,院级考试模式必须保证教学设施的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课程教学改革的相互适应,教师自主考试模式要求教师在德、行、能、识等方面,尤其是教书育人方面具备一定的素质。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使考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甄选人才,选拔优秀人才。

(1)统一管理,保存校级课程考试模式。这是沿用多年的考试模式,将所有课程集中于一次考试中,学生一考定成败,多适用于公共、基础、理论、闭卷型课程考试,这种考试可由学校教务部门牵头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在期末统一大规模实施,其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2)下放管理权限,建立院级考试模块。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中的应用型、操作型课程考试,考试全力下放到学院,由学院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安排时间,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小集体形式的考试模式,其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主干课程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自主考试模块,由教师纵观全局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内容、对象对学生进行客观的测试,这种测试可以从长时间计划,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比如课堂提问、小论文、小组讨论、解决某一个问题、分析某一个问题,甚至不需要得出正确的答案,只要求学生讲解分析过程,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考查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学生属于什么类型的人,教师可根据教学过程中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个性,因势利导,使学生既有个性化的潜在素质,又有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这种考试模式要求教师既有渊博的知识体系,又有一整套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正确评价事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廖平胜,何雄智,梁其健著.考试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黄艳琼,李晓莉.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考试模式的思考.重庆: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资助项目编号:2011JSUJGA07。 2011-2013年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重点课题《地方高校大学生课程考试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猜你喜欢
考试人才课程
人才云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