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与改革

2012-04-29 01:19张超群
考试周刊 2012年24期
关键词:轴类装夹编程

张超群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现代企业需要的是一批既有专业课程知识,又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现代型的数控加工人才,《数控加工技术基础》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课程改革建设尤为重要。

一、《数控加工技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历年教学中,学生对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编程和零件加工过程存在认识困难,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反映:听老师讲解似乎明白,而自己独立完成工艺编制时无从下手。这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存在差距。分析讲授《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过程,可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零件加工的感性认识。从初中到职校学习的学生,对数控加工实践性认识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对机加工要求及要点都不懂,因此对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就难懂。

2.教师缺乏质量意识。虽然安排学生机加工实习,如普车实习、钳工实习,但学生只是简单地模拟老师的加工步骤,在实习过程中,很少涉及质量检验,更谈不上如何控制质量。

3.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致使学生主观能动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狭隘,不能突出实用性、先进性,与企业生产脱节。课程教学手段单一,实践环节不够,不能满足岗位需要。

4.学生不会查工具书。在教学中,经常要查一些资料,如切削速度、进给量、机床参数、公差等级等,不少学生不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查阅资料。

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违背了学生认识规律。对《数控加工技术基础》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其原则是:(1)职业岗位的定位是课程改革的基础,(2)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是课程教学的主线,(3)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和数控机床操作紧密结合,该课程是为从事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编程做准备的。高职院校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不仅理论知识面广,而且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能在工厂担任数车、数铣和加工中心工艺及编程工作的人才。

在教学中,以行动为导向,以实际生产的工作任务为主线,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技能。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实践的全过程。这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工作情景中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有效实现知识与技能向实际应用转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主要是介绍典型零件在数控加工时工艺的编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数控车削主要讲轴类、套类、叉架类三种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编制,数控铣削主要讲二维內、外轮廓、型腔、孔糸类、三维轮廓的工艺分析及编制。

三、教学要求的改革

1.确定教学目标。从典型的加工任务开始,明确告知学生学习任务、达成目标。如轴类零件学习目标:(1)分析轴类零件的图纸。(2)选择合适的毛坯,既要能加工出合格产品,又要能最大限度节约材料。(3)选择合适的刀具,尤其是凹弧面、倒锥等加工所用刀具,制定刀具卡。(4)正确运用轴类零件常用的几种安装方法,如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一夹一顶装夹,两顶尖装夹,等等。(5)根据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等合理安排加工顺序,制定工艺过程卡。(6)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各工序间余量。(7)查阅资料,确定切削参数。(8)进行轴类精度检测,会使用常用工量具。(9)总结加工中遇到的问题,评定产品质量。

2.教学内容。数控加工切削基础、工件装夹、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及编程、数控加工中心工艺及编程、数控线切割和电火花加工工艺及编程。

四、教学的实施

教学过程实施,采用小组形式。学习场景与实际生产场景类似,学习时采用这样五个步骤。

1.任务分析。给出的任务通常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说明需加工的零件形状、技术要求等。引导学生思考完成此工件需考虑图纸中加工内容、尺寸及其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类型、生产批量等,分析计算工艺尺寸是否完整、合理,选择加工方案,让学生知道加工方案不是凭空想象的。

2.搜集资料,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完成该工艺分析所需资料,让学生掌握工具书的使用。

3.讨论加工方案。以小组形式,讨论加工内容,编制加工工艺。在这个阶段,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些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有的找不到,老师需要参与其中,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老师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要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同组学生形成统一的加工工艺路线。

4.制订加工方案。各组通过多媒体等形式,与老师一起讨论方案可行性。提出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告知学生这些问题可能引发的结果,最终由学生完善并确定小组加工方案。

5.加工并检测零件,检查方案的优劣。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安全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文明生产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控制加工精度,增强学生使用量具的准确性、熟练性。

五、师资要求

1.所用教材与教学目标不配套,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教学中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企业需要,自编本课程教材。

2.教师要深入企业,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了解企业需要,这样才能深化对课程的改革。

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深化对课程的改革,才能使学生增加对加工工艺编制的理解,掌握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成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翟瑞波.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徐刚.数控加工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轴类装夹编程
基于有限元分析多件装夹夹具体结构设计研究
用于轴类零件的机器人夹爪设计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基于机器视觉提高移动机器人装夹精度的应用研究
柔性高效装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多品种变批量数控生产中快速装夹应用技术
一种检测轴类零件几何公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