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在中法文化中的尊卑意义

2012-04-29 01:19杨璟
考试周刊 2012年24期
关键词:尊卑右手方位

杨璟

“左”与“右”的本义是指方位,但这两个词往往包含着丰富而又完全相反的文化蕴含,一种是尊右卑左,一种是尊左卑右。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与风尚,不同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和感情表达方法与左右方位发生联系产生了“左右尊卑”这一文化现象,是值得研究的。这种文化习俗是历史形成、历史承传的,其成为社会现象与社会心理,并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体现出来,甚至进而支配人们的行为。本文着重论述法国人尚右忌左的文化习俗与文化心理,并与汉民族左右尊卑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

1.法语中尚“右”

“左”对应在法语中翻译为“gauche”,而法语中的“gauche”有“歪斜的,不平的”之义,如“table tout gauche”,就是“一张翘得厉害的桌子”;“règle gauche”就是“歪斜的尺子”;“prendre une chose à gauche”意为“曲解某事”,即“离开中心”。另外,“gauche”也作“笨拙的”解,如:“dun geste gauche/avoir lair un peu gauche/être gauche dans tout ce quil fait.”另外,“partir du pied gauche”(“由左脚起步走”),比喻头未开好。法国人认为先穿左脚的鞋子不吉利,也是基于这一原因。因此产生了对应的副词形式:“gauchement”,不自然地,笨拙地,呆傻地。

“右”在法语中对应为“droit”,同时还有其他两个意义:作形容词讲,“直的,正直的,正当的”,于是派生出副词“droitement”(诚实地、坦诚地、正直地);作名词讲,指“权利、法律、正义、税”。这两个意义也是由法国人“尊右”衍生出来的。

法国人不太喜欢“gauche”,将它视为“卑贱”的象征,1789年5月法国三级会议召开时,贵族与僧侣坐在右边,第三等级坐在左边,由于当时第三等级主张民主自由和在右边的保皇派、保守派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称他们激进派,产生了“左翼”、“左倾”、“左派”之类的词汇,“左”就成了激进和革命的象征。19世纪,欧洲国家的议会也以议长座椅为界,分左右两派就座,后来左派、右派即逐渐成为政党派别政治上激进或保守的代名词。

2.中国左右尊卑较为复杂

在汉语中,“左”作动词用时,是会意字,它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手的形状,本义是辅佐,即从旁帮忙的意思,如“左膀右臂”;又作“降职”解,如“左迁”。作名词用时,就是最常用的方位名词,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把“左撇子”称为“左癖”,与“癖”连用,可见古人对“左”的定位不高。作形容词时,意思是“不同”,如“意见相左”或“不正,偏邪”,如“旁门左道”,可见中国人更多地赋予了“左”以“不是正位”的意思,多少带些贬义。

而“右”作动词时,也是会意字,表示“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是“右助”,又作“佑”,还作“尊崇、崇尚”讲,如“右文”“右武”,即“崇尚文治”、“崇尚武治”,还作“保佑”讲,如“保右命尔”;作名词讲时,指“重要之处”,因为人们多习惯于用右手做事,于是以右比喻事物的要害部分;作形容词讲时,指“保守的、传统的或有时独裁主义的”。

现代社会里的“左”“右”也深深烙上了古代的印迹,且多为尚“左”。俗语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值勤人员臂上的臂章都是戴在左胳膊上,军功章都佩戴在军装的左上方而不是右上方。男衣的纽扣一般在衣服的右边,扣门在左,而女性的衣服则相反;结婚照都是“男左女右”。厕所,一般左边是男厕,右边是女厕。

历史上汉民族左右尊卑现象要复杂得多。纵观古今,“左”“右”的内涵与应用情况大体如下。

2.1方位之“左”“右”

相传伏羲氏创制了八卦,周人根据八卦推演出方位的尊卑。八卦原理认为,阴阳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东方是日出的方向,光明出现的一方,主生,为阳;西方是日落的方向,黑暗降临的一方,主死,为阴。东即左,西即右,左为阳,右为阴。在古代,地图中的方位是左东右西,与今天左西右东恰恰相反。左右方位还与山水联系表示地理方位。左即是东,右即是西,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山东就是山左,山西就是山右。

2.2居室之“左”“右”

这又分为帝王宫室与一般居室。对于宫室,同一所面向南的房子,北为上位,帝王居北房,正宫。左边为东,是仅次于北房的尊位;右边为西,为下位,是卑下的标志,所以古时太子、太后居东宫,妃子居西宫,故太后又称东宫。就一座普通房屋而言,右室尊于左室,右室为上室,豪门大族也称“豪右”,贵戚也称为“右戚”。

2.3官职之“左”“右”

中国的官制常常是同一官职分左官与右官,先秦尚左,到了战国末期,诸侯称霸,礼崩乐坏,先前的一套周礼无人理会,于是就出现了《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蔺相如因大功“位在廉颇之右”的尊右现象。秦汉时期战乱不断,政出多门,“左”“右”官职尊卑混乱,有的尊“左”有的尚“右”。从东汉至隋唐、两宋,都是左官比右官高一等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为上。到了元代,蒙古人却反了过来,左右丞相是右居上。因为汉人是二等臣民,元代考科取士蒙古人列入右榜,汉人则在左榜,左榜低于右榜。到了明朝代,又回归了唐宋时代的尚左传统:明代六部的左右侍郎、左右都御史、左右给事中、左右布政使,都是左官居上。

2.4席位之“左”“右”

这又分堂上与室内。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屋结构,坐北朝南,前面是堂,后面是室。堂和室之间隔着一堵墙,墙外属堂,墙内属室。在这堵墙上,靠西边有牖,靠东边有户。举行活动常在堂上,宴饮在室内。堂上,即正堂或大殿,君主受臣子朝见,南面而坐,左东右西,尊左贱右;座位则以南向坐(面向南)为尊,依次为西向坐(面向西)、东向(面向东)、北向(面向北)。室内一般是长方形的,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位置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也就是左手座;再次是坐南面北,也就是右手座;最后,最卑的是坐东面西。

2.5车位之“左”“右”

古代的车分民车和兵车两种,都是左位为尊。先说民车,古制民车是一车三人,尊者在左,御者(驾车者)居中,陪乘在右,叫“参乘”或“车右”。再说兵车。我国古代的兵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帅车,一种是战车。帅车一般是三人,主帅居中,以便于指挥作战,御者居左,武士居右。战车一般是四人,御者居中,左右两边是武士,左边是挟弓箭者,右边是持戈矛者。

古代车的尊左除承袭上古礼俗,可能还有实用性考虑。驾车者要挥动鞭子,挥鞭一般用右手,这样居右者就碍事,左边就安静无事;无论是指挥还是驾车,居中、居左都较方便。战车上武士手持武器御敌,如果他居左,用力击敌的右手那边就会有很多障碍,那是很不方便的。这样车上的左位自然就是尊位了。

3.赋予方位词“左右”尊卑意义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人和法国人都不约而同地分别给“左”“右”赋予了“卑”和“尊”的角色?

研究古文字后,我们会看到:又,本义是指右手。后来“又”被挪作他用,遂给“又”加“口”,创制出“右”字,表示右手、右面、泛指一切右侧的事物。而右的原型“又”,在汉语中只充当一个较为抽象的作用,如:又一个,又一次,这个又是指一外又一、是“加”的意思,正像“一又二分之一”,是指一加二分之一。左有减的意思,倒不难证明。汉字“差”=垂+左,实际上,“差”字以左表义、以[垂]表声。即使是在现代汉语中,这两字的语音分化也不远。

右加左减,是古人对左和右的习惯性看法,这也说明右手习惯早就形成,左手就是比右手差,这是无须再证明的铁的事实,这也是人类为什么普遍持有右手习惯的原因之一。汉字中的“左”是和卑、差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与之相应的理应是:“右”和尊、优联系在一起,和“右”相关的都是褒义的概念,如“佑、友、有、尤”等。“尤”和“优”同义,而“友、有、尤”三字都是“又”的派生字:友=又+又,“有”和“尤”的共同字根都是“又”。由此可见,左卑右尊、左差右优的观念是如此鲜明地保存在汉字和汉语中。

再来追溯一下西方社会,古罗马巫师在占卜时,手举一个方形木框面对天空,若鸟从右侧飞入木框视野,就示吉;若鸟从左侧飞入木框视野,就示凶。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右手拿着象征权力的“闪电权杖”。命运女神克罗托,也是用右手拿着决定人生命的“脆弱之线”。基督徒祝福和划十字,都是用右手来做,人们总是右手向上指向天堂,指向永生,而左手向下,指向受诅咒的地狱。《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记载了“万民受审”之事,神同众天使降临人间,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聚集在神的面前接受神的审判。神让善人站在右边,进入天堂,获得永生;而让恶人站在左边,打入地狱,饱受煎熬。在大多数英语系国家的传统婚礼上,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表明女性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这不禁使人们想起《圣经》里古老的传说,夏娃,是抽出亚当左侧的一根肋骨创造出来的。“右尊左卑”,才是产生“左派”和“右派”不同含义的直接源头。

4.结语

左右尊卑文化现象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和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影响,不了解某一民族在这方面的文化习俗会导致文化休克,形成误读,影响人际关系的沟通与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龙门联合书局,1961.

[2]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中国人大出版社.

猜你喜欢
尊卑右手方位
认方位
左手和右手
倪进明
举左手还是举右手
左手和右手
平淡之中时见波澜
关于汉语,维吾尔语方位词“左,右”的尊卑观念及互译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说方位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