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无痛人流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12-05-05 06:18马鸿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人流阿片类丙泊酚

马鸿军 许 卿

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无痛人流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马鸿军 许 卿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无痛人流术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I级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 240例,随机均分为:B组(单纯丙泊酚组)、D组(丙泊酚+地佐辛)。记录用药前、术中2min、术毕时的收缩压(SBP)、HR、SpO2,观察术毕意识恢复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中肢动情况及呼吸抑制情况,术毕清醒后30 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判定下腹部疼痛的程度。结果与B组相比,术中D组SBP、HR、SpO2变化较稳定,有差异(P<0.05);D组丙泊酚总用量、术中发生呼吸抑制和肢动例数均低于B组,术毕30min下腹痛VAS评分D组也低于B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地佐辛;丙泊酚;无痛人流术

丙泊酚是目前用于人工流产的最常用静脉麻醉药,但其镇痛作用弱,需较大剂量或配伍少量镇痛药物来弥补其不足。临床上常用的复合镇痛药物就是阿片类镇痛药,最近应用在临床上的一种新型阿片类药地佐辛,因其镇痛效应更强,呼吸抑制和依赖性发生率更低,使其在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中应用越来越广。为探讨地佐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可行性,笔者将其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 ASAI级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240例,年龄20~35岁,体重45~55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B组为单纯丙泊酚组,D组为丙泊酚+地佐辛组。两组患者无严重心肺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长期服用成瘾性药物史,年龄、体重、孕周、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术前禁食12h、禁饮4h,无术前用药,取截石位,面罩给氧,开放静脉通路。B组直接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2mg/kg;D组先注入地佐辛2.5mg,稀释到10ml,5min后缓慢推注丙泊酚2mg/kg。两组均至患者睫毛反射和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常规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若患者出现体动时,追加丙泊酚0.5~1mg/kg至体动消失。当患者发生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及血氧、呼吸频率下降时,及时给予静注麻黄碱、阿托品、辅助呼吸等对症处理,维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

1.3观察指标记录用药前、术中 2min、术毕时的收缩压(SBP)、HR、SpO2,观察术毕意识恢复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中肢动及呼吸抑制情况,术毕清醒后30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判定下腹部疼痛的程度:0~2分为无痛,3~4分为轻度疼痛,5~6分为中度疼痛,7~8分为重度疼痛,9~10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术中及术毕时两组 SBP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min两组HR、B组SpO2下降,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术中D组SBP、HR、SpO2变化较稳定,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毕两组HR、SpO2无明显差异,详见表1。

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相比,D组丙泊酚总用量、术中发生呼吸抑制和肢动例数均低于B组,术毕30min下腹痛VAS评分D组也低于B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各时点SBP、HR、RR、SpO2比较(±s)

注:与用药前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指标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术中2min 术毕B 120 127.6±8.5 98.8±9.5△106.9±7.6△SBP(mmHg)D 120 127.4±8.7 107±9.4△★108.9±8.9△B 120 87.5±6.4 70.9±6.5△80.7±5.4 HR(次/min)D 120 88.2±5.8 78.6±6.9△★82.4±4.9 B 120 98.4±1.3 94.5±1.4△98.1±0.2 SpO2(%)D 120 98.5±1.2 97.1±0.9★98.3±0.4

表2 意识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术中不良反应和苏醒30min后下腹痛VAS的比较

3 讨论

目前,最常用的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以丙泊酚为主的麻醉方法。丙泊酚镇痛作用微弱,单独用药量大。随剂量的加大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也相应增加,因此不少学者主张复合使用小量阿片类药物,以弥补其不足,如临床上常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但芬太尼本身亦可加深呼吸抑制[1]。地佐辛是一种新的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对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但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兼备阿片类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药物[2,3],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可待因和镇痛新更强,且无明显的心血管、呼吸系统副作用,无明显依赖性[4],虽然是强效阿片类药,但它只列入精神药品二类管理[5],临床上应用较方便。本研究显示地佐辛组丙泊酚总用量、术中体动、术毕下腹痛均较丙泊酚组少,提示其对κ受体完全激动,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同时由于其对μ受体的拮抗作用,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地佐辛常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头晕等,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复合地佐辛2.5mg,并稀释到 10ml静注,以上副作用可避免,也不影响其镇痛效果。同时随丙泊酚用量的减少,血压、心率等循环抑制也减轻。综上所述,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1]杨志杰,庞文艳.丙泊酚、芬太尼无痛人流呼吸抑制原因分析[J].工企医刊,2007,30(4):42-43.

[2]姜爱华,金瑾,辛德乾.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PPH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6):107-108.

[3]Strain EC, Kenzie L, Preaton E, et a1.Opioid antagonist effects of dezocine in opioid-dependent humans[J].Clin Pharmacol.60(4): 206-217.

[4]段砺瑕,李晓玲.地佐辛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851-852.

[5]莫家全,黄坚,张敏森.地佐辛不同剂量超前镇痛用于无痛人工流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6):2013-2015.

解放军252医院门诊部,河北保定 071000

猜你喜欢
人流阿片类丙泊酚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护理中的作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浅谈PAC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