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2012-05-08 13:14张峻青吴铁鹰冯燕国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5期
关键词:腹膜炎积液毒性

张峻青 吴铁鹰 冯燕国

恶性腹腔积液是消化道肿瘤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常规腹腔化疗及全身化疗疗效差,腹腔积液的再生长时间非常短,是临床常见的治疗难题之一。此次研究应用体腔循环热灌注仪直接加热腹腔积液,进行腹腔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2007年8月-2009年10月共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患者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6~78岁,平均60.2岁。所有病例均获得病理诊断,且积液性质为渗出液。其中胃癌16例,大肠癌12例,卵巢癌14例,原发腹膜癌4例,肝癌10例、食管癌2例。要求PS≥2分,血小板>80×109/L。排除心功能不全、出血倾向、热过敏、腹腔积液性质为漏出液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取卧位,应用床旁超声定位,一般选取麦氏点及反麦氏点(或两侧积液深度最大部位)为穿刺点,行体表标记,一次性腹腔腔穿刺包及体外循环管路购自西安好博士公司,常规腹腔穿刺,其中一处穿刺针接循环管路入路,另一处穿刺针接循环管路出路,腹腔积液由出路进入体腔热灌注治疗仪TRL(哈尔滨宇航科技公司),加热后由入路再次进入腹腔进行体外循环,同时灌入顺铂、氟尿嘧啶、紫衫醇、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加热后保持腹腔腔内稳定在42~45 ℃,进行热化疗循环治疗。每次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时间为40~60 min,3~4 d重复,3次治疗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

1.3.1 腹腔积液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WHO规定的标准和Millar 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腹水完全消失持续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腹水减少一半以上并维持1个月以上;微小反应(MR):胸水在同一个量级减少,持续1个月以上;稳定(SD):腹水在同一个量级内维持原有水平,持续1个月以上;进展(PD):腹水较原增加。CR+PR+MR为有效病例。

1.3.2 按照药物不良反应标准(NCI-CTC 3.0)评价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接受1~4次腹腔循环灌注化疗治疗,平均2.6次。由灌注仪进入腹腔的灌注液温度为43~46 ℃,平均45.7 ℃,由腹腔到灌注仪的灌注液温度为42~45 ℃,平均43.2 ℃。

2.2 近期疗效 完全缓解10例(17.2%),部分缓解17例(29.3%),微小反应11例(18.9%),稳定8例(13.8%),进展12例(20.7%)。总有效率为CR+PR+MR,约65.5%。

2.3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为化疗相关毒性,尤其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毒性为主,部分患者出现轻中度乏力,2~3 d后可缓解。血液学毒性较少见,1~2度血液毒性常见,无重度血液毒性。见表1。

表1 常见不良反应 例

治疗后晚期出现化学性腹膜炎仍较常见(10.3%),其中紫杉醇给药灌注的发生率为21.4%,较其他药物高,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排除疾病进展可能)的时间为2.6~6.4个月,中位时间是4.5个月,仅有1例为完全性肠梗阻。

3 讨论

腹腔积液是消化道肿瘤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所带来的腹胀、进食减少等症状很难解除。一旦出现腹腔积液,常常预示着肿瘤到晚期,出现腹膜的弥漫转移,是腹腔肿瘤分期的重要因素,预后很差,总生存期常在4~6个月[1]。腹腔化疗常为姑息治疗的方法,其优点在于直接接触腹膜癌细胞,提高了抗癌效果,具有药代动力学的优势,但由于药物弥散穿透仅能达到1~3 mm[2],对于腹腔积液的控制并不理想。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腹腔热化疗逐渐作为一种试验性的治疗方法逐渐走向临床[3~4],高热可直接杀灭癌细胞,而且能促进药物的弥散,使达到3~6 mm[5],发挥热疗及化疗的协同作用杀灭癌细胞,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国产的胸腹腔循环灌注化疗仪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恒温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较常规腹腔热化疗具有以下优势:(1)洗刷腹膜癌细胞,起到清洁腹腔作用。(2)大剂量持续灌注,克服腹腔阻力,使药物弥散均匀,腹腔各处温度一致,保持热及化学药物在腹腔的均质性。(3)化疗药物在腹腔分布均匀,使得化学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下降。(4)腹腔恒温,使腹腔温度一直保持在热疗有效的范围之内。笔者应用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所致腹腔积液,得到了较好的疗效。

温度常常是疗效的关键之一,一般认为42~45 ℃的热疗是有效的,一些研究甚至认为高达48 ℃的腹腔热化疗是安全的[5],而笔者观察到大于45 ℃时患者的耐受性常常下降,常伴心悸、气短等不适,原因分析为血液循环带走的热量到达全身带来的高代谢状态,导致心脏负荷加重所致,而笔者在治疗中将腹腔温度保持在42~45 ℃,患者的耐受性良好。顺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与热疗的协同作用在既往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因此,笔者应用上述药物进行腹腔热化疗,此次研究发现腹腔积液的总有效率约65%,而国内同类研究报道有效率常常可达到85%以上[6-7],可能与此次研究纳入的二线治疗患者较多有关,在此次研究纳入的31例初治患者中,有效率约80.6%,与国内类似报道相吻合。化疗药物在腹腔循环灌注中的不良反应较轻微,常表现为1~2级的呕吐及血液毒性,无明显的肝肾功能毒性。而远期的化疗性腹膜炎导致肠粘连还是多见,由于不同药物的刺激性不同,笔者观察到紫衫醇导致的化学性腹膜炎较常见,但由于病例数较少,不同药物导致的化学性腹膜炎发生率差异尚不能得到统计学的结论。

总之,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有效方法,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轻,易于耐受,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1] Chu D Z,Lang N P,Thompson C,et al.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in nongynecologic malignancies:a prospective study of prognosis factors[J].Cancer,1989,63(2):364-367.

[2] Koga S,Hamazoe R,Maeta M,et al.Treatment of implanted peritoneal cancer in rats by continuous hyperthermic peritoneal perfus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nticancer drug[J].Cancer Res,1984,44(5):1840-1842.

[3] Fujimoto S,Shrestha R D,Kokubun M,et al.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 combined with surgery effective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seeding[J].Ann Surg,1988,208(1):36-41.

[4] Sugarbaker P H.Peritonectomy procedures[J].Ann Surg,1995,221(1):29-42.

[5] Gilly F N,Carry P Y,Sayag A C,et al.Regional chemotherapy (with mitomycin C) and intra-operative hyperthermia for digestive cancers with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J].Epatogastroenterology,1994,41(2):124-129.

[6] 胡宗兰,曹军丽,顾涛,等.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在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控制中的近期疗效[J].山东医药,2009,49(40):42-43.

[7] 杨丽芳,邓省益,黄梅芳.相控阵热疗法配合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3):176-177.

猜你喜欢
腹膜炎积液毒性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积液盒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腹膜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NGAL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单中心近3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