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则对山东省业余体校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的影响

2012-08-15 00:54冯静坤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套路演练训练方法

冯静坤

(山东省武术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新规则对山东省业余体校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的影响

冯静坤

(山东省武术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武术套路的新规则出台后,增加了新的难度内容,修改了评分标准。根据规则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了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改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业余体校的训练队进行的走访和调查,对运动队训练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基层的教练员调整训练的思路,建立和完善与当前规则相适应的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提供帮助和参考。

武术套路新规则 训练

随着竞技体育不断向纵深发展,竞技武术套路的竞技化也势在必行。新规则对武术套路旧规则进行了一场彻底的革命。此次规则的改革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完善了原来的技术体系,开拓了新的技术领域。

本文就新规则的实施对我省武术套路训练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提出相应对策,旨为帮助基层武术套路教练员改变训练的思路,转变观念,建立一套适合新规则的技术体系和训练模式,进一步提高训练实效,有针对性的指导训练,紧跟武术发展形势。更好的促进我省业余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山东省17地市业余体校武术套路教练员.

(2)参加山东省武术套路比赛的17个运动队.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法

观摩参赛各地市业余体校武术套路运动队训练课,重点从上课的结构的组成,课的内容、时间的分配;训练课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并记录。

1.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共20份,回收问卷20份,本问卷的回收率100%。

1.2.3 文献资料法

通过电子检索,人工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相关的资料,以及相关新规则对训练和比赛影响的内容的文献。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规则的实施对训练的影响

2.1.1 训练内容的变化

通过对17地市教练员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训练中发现,新规则实施后难度动作训练的比重增加了,90%的教练员增加了难度训练。几乎占了整堂课的1/2还多,训练课从基本功开始增加了难度的训练和素质的训练。主要集中在跳跃难度的训练上。相对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训练分别减少的队伍有60%和50%。减少了基本动作、器械方法等练习的内容。

2.1.2 运动员受伤率增加

新规则实施后80%的队伍受伤率较以前增加。各队出现受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占85%,踝关节45%,腰部35%。导致受伤的原因有46%的教练员认为队员身体素质差造成了,有33%的教练认为的是动作要领不正确造成的,还有13%和8%教练认为是思想不集中和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

通过现场的观察和对教练员的问卷调查分析,运动员受伤率过高的原因一是与教练员忽视难度动作的针对性选择有关,给运动员采用的难度动作与队员的能力不匹配,忽视运动员具备完成难度动作的能力。二是运动员从事训练的年限短,动作技能掌握不成熟,技术动作不规范,训练方法不当出现受伤。三是一堂训练课重复练习跳跃难度,造成局部的负担过重,队员疲劳状态下没有控制好量和强度,造成协调性下降,技术变形引起受伤。四是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外界环境的影响都是引起难度动作失误的原因。

2.1.3 加大了身体素质训练

从新规则实施后,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势必教练员在训练中加大身体素质的训练比重。通过教练员的问卷调查发现75%的教练员认为素质训练要求更高了,必须加大身体素质训练比重,主要是增加弹跳能力、旋转能力、腿部力量和落地稳定性的素质训练。

2.2 武术套路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2.2.1 教练员对规则内容的理解欠深度

各地市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新规则要求了解的不够清楚,对武术技术发展的方向不太明确,对规则的研究和运用掌握不够深入。在教练员的调查中,对于新规则内容的理解程度方面,有70%的教练员只是部分了解,而完全理解的只有30%的教练。表明基层教练员对规则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只是肤浅的学习和认识而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无法更好的运用规则来实施训练。

2.2.2 难度的选择缺乏针对性

通过训练和比赛观察发现各队均有不同程度盲目的选择难度动作。这与教练员执教有关。在训练中不能因人而宜,有针对性的选择难度动作,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盲目追求满分和高分值。造成难度动作失误率过高,受伤率增加的状况。

2.2.3 侧重难度训练,忽视基本动作的要求,动作规范度下降

新规则难度动作的分值比例的增加,也导致各地市教练的重点集中在难度动作上,对基本动作的要求降低。目前训练中,教练员急于求成给队员造成的错误引导,过分的强调难度动作的重要性。导致运动员在训练中对基本动作质量不注意,教练员也不能及时的纠正和指出错误的动作。

目前,我省业余训练出现速成班的现象严重,只要弹跳好,难度能完成,基本功、器械的基本动作还没有掌握就开始学习套路参加比赛。平时的专项素质的基本器械训练减少,所以造成比赛中器械套路的演练水平下降很大。这也是需要我们值得重视的地方,

2.2.4 训练方法和手段不符合新的技术要求,缺乏创新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对教练员的调查中发现各地市教练员完全了解动作的要领和辅助训练的教练员只有15%。在实际的训练中缺乏符合新规则的训练的方法和创新的训练手段,基本还是重复过去的训练方法,没有结合新的规则的要求,分析目前新增设的难度动作的技术要领的变化和与过去的动作要领的区别,对需要改变的技术要求和需要增加哪个关节和肌肉的的力量和柔韧,对如何运用科学的、创新的训练方法结合专项来提高训练的效果和质量方面不明确。如何的针对性改变训练方法发展当前新规则要求下的动作难度。大部分的教练员不是很清楚,所以出现新的技术动作训练仍然延续过去的训练方法,靠在训练中寻找经验,让队员自己凭感觉在不断的尝试中体会动作,对于这方面的训练都是空白。缺乏教学的经验,因此走了很多的弯路,也对运动员的损伤造成严重的后果。

2.2.5 身体素质训练缺乏针对性,全面性

在调查中发现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主要集中在速度、力量训练中如爆发力,增加弹跳能力的下肢力量训练,还有旋转能力静止力量的训练。忽视了柔韧素质的训练,新规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比较全面和苛刻的。比如教练员片面的认为跳的高转得快就是我们规则中要求具备的能力,就能完成难度动作。但是规则中难度动作还包括平衡类的难度,包括腿法类的难度,还有动作规格中的必须动作,都是要求具备良好的柔韧才能完成。另外,跳跃类的难度只注重力量而不发展柔韧,会出现空中起腿不过肩、弯腿、身体前倾,影响起腿的速度和旋转度数包括空中的造型。最重要的是影响到落地的稳定性。增加了动作质量的扣分和难度的失误率。

2.2.6 忽视演练水平的要求

我省业余体校大部分的运动队对演练水平的要求降低,目前在训练中出现一味的要求速度而掩盖的整套演练水平的缺陷,动作细节处理不好,忽视了演练的重要性。演练水平相对来说它不能量化的,但是它是整个套路一个综合的评价,主要是要求运动员节奏、劲力、编排结构和内在动作意识和个人风格的表现,当然我们基层的运动员训练年限少,技术水平比较低。对于演练的要求理解的程度不够深。所以这个阶段的训练教练员的引导更为重要。不断的给他们灌输这方面的要求,提高运动员艺术感染力和套路的观赏性。才能继承我们和发扬我们武术套路的精髓。

3 对策

3.1 认真研究规则,熟练掌握规则,建立适合当今的武术发展的训练体系

规则是项目发展的导向,指导着训练的方向,教练员和运动员首先要认真学习规则,全面了解规则,更重要的是运用好规则,熟练掌握新规则实施后的竞赛规律和技术发展趋势,更好为运动训练服务,有的放矢的指导竞赛和训练,针对性的安排好训练计划,建立新的训练模式和采用新的训练方法。这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一个关键。

3.2 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提高训练实效性

教练员根据新规则的指导,发展适合本项目特点的难度动作,注重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做到有的放矢的安排训练,教练员要充分的考虑到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机能状态,神经类型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

3.3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遵循训练原则

比赛的成绩和训练的效果如何与训练计划的制定是否合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好训练计划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训练任务,达到训练效果。特别是在新规则实施后,出整个的套路编排都要发生变化。所以训练的内容和计划必须也要随之而改变。要想制定一个合理的训练计划,教练员首先要了解分析队员的现状身体机能、技术水平的情况,分析队员存在的问题,和目前需要解决的环节。这样才能明确每个阶段和每个时期,每一周每一堂课的训练目标和任务。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根据规则的要求和队员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提高技术水平,实现训练目标。

3.4 提高对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的要求

从规则的内容看,难度动作只是评定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标准之一,可以说它主要反映运动员动作难度技巧能力水平,是提高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主要指标,但给套路演练增添精彩性也是参与竞争的“敲门砖”。动作的规格代表这武术套路的规范和严谨性,演练水平则代表着武术套路的艺术内涵。由于教练员把训练的重点都投入到了难度动作训练中,所以降低了对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的要求。但是却忽视它们的重要性。所以导致这两年队员在场上表现出来的基本动作粗糙。严重影响到整套的演练。对于动作规格的训练特别是在我们基层的运动员的训练尤为重要,这个阶段教练员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必须严格要求规范,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和提醒。避免造成错误动作的定型。

对于演练水平的训练,除了要保证难度动作的质量高以外,主要包括编排、劲力、节奏、个人风格等内容。新的规则不仅设置了不同的难度,连接难度的等级,使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的选择难度等级,为套路编排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对于套路的结构布局、起收势的位置、以及自选动作的选择等方面也都给予队员套路编排提供有利的条件。有的队员是突出身法节奏,有的突出动作的规格,有的突出编排新颖,所以可以根据队员的特点和风格来取长补短,可以通过动作的衔接,节奏和空间的改变、以及攻防动作的运用来创作出有特点的组合动作,对套路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3.5 加强对运动员和教练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任何事物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发展就是不断创新。创新的能力表现为教练员在竞技武术训练过程中,善于敏锐的观察旧事物的缺陷,准确的察觉出新事物的萌芽,提出大胆新颖的推测和设想的创意,拿出可行的方案来付诸实施。在创编套路和训练方法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掌握大量的动作素材。借鉴舞蹈、杂技、戏曲等艺术形式,并从套路技术的运动规律出发,根据项目特点和个人风格,大胆发展创新。我们的竞技武术套路才具有生命力。

3.6 注重课后放松、牵拉和调整

课后放松和调整训练是帮助队员尽快的恢复身体机能,保证下一堂课的训练质量,减少受伤的出现。其中课后的牵拉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大运动量和强度后,力量训练后,针对性的全身各个关节和肌肉的牵拉和按局部训练力量的部位反向牵拉。同时结合灵活性的练习,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拉伸,效果更好。让肌肉恢复弹性,增加收缩力。

3.7 注意加强训练的保护和辅助

目前新规则的难度动作练习中,教练员要注意学习保护和辅助,运用保护带和具体的保护方法来辅助难度动作的训练。有助于掌握正确的要领。在素质训练中同样注意保护和辅助,保证安全和动作的质量,提高训练的效果。

4 结语

新规则的执行下,山东省业余体校武术套路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上也随之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训练的针对性不够强,训练方法和手段不符合新的技术要求,缺乏创新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特别是难度的训练缺乏经验和有效的措施。我们说比赛成功的完成难度动作是制胜的前提,高规格的动作质量是保证,风格突出的演练是关键,三者缺一不可。训练的内容和训练方法必须要根据规则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和改革,尽快的适应规则的要求,必须明确当前竞技武术技术发展的方向,及时了解规则,学习和研究规则。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训练因此促进我省业余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

[1]侯介华.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早期训练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7(12):74~78.

[2]林家铭.新规则的难度动作评分对基层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影响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5):7~9.

[3]方平.竞技武术训练方法的创新和运用[J].浙江体育科学,2004,26(2):78~80.

G852

A

2095-2813(2012)01(b)-0082-02

猜你喜欢
套路演练训练方法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Airbnb上的套路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