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在重型颅内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综述

2012-08-15 00:54吕婧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气囊分泌物外伤

吕婧

颅脑损伤是外伤中较常见且病情较严重的损伤,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致死率致残率均高,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患之一。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因呼吸中枢抑制、咳嗽反射消失或减弱等原因,常需建立人工气道[1]。而气管插管则是建立人工气道的第一选择。通过气管插管可通畅气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2]。本文收集我院脑外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行气管插管的患者5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临床资料本组5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18~67岁,平均(34±5.8)岁。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颅内血肿26例,严重颅骨骨折17例,广泛脑挫裂伤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7例。所有患者GCS评分均<8分。

2.方法所有患者均再全麻下经气管插管。

结 果

54例患者留置气管插管时间3~14天,平均(7.2±2.4)天。治愈28例,好转19例,死亡13例,死亡率24%。

护理方法

1.一般护理

(1)病房管理

保持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保持室温20~22℃,湿度60% ~70%,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每日用0.1%含氯消毒液擦拭桌面,床头地面2次,减少感染环境中细菌的机会[3]。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神经体征、瞳孔等的变化均与患者的病情转归有密切关系,护理人员应每天严密观察患者以上各项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尽快通知医生,以及时处理。

(3)基础护理

病人一般取平卧位,卧气垫床,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每2h为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每日洗脚,擦浴1次,更换内衣,根据病情每周洗头1次。

(4)保持气道畅通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由于昏迷时间长,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易发生窒息而死亡[4]。应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患者如有舌后坠,要用舌钳夹出,并将下颌托起,在口腔内放通气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不规则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

2.气管插管的护理

(1)稳妥固定气管插管

经常检查气管插管固定情况,防止由于体位改变造成气管导管上下移动或扭曲,以造成窒息。气管插管需用“Z”字型胶布或两条胶布交叉固定,胶布若被血渍、汗液、口腔分泌物污染,应及时更换,以确保胶布的黏性[5]。

(2)吸痰

如发现患者听诊时出现痰鸣音,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咳嗽、发绀,则应及时吸痰[6]。吸痰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但频繁吸痰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易引起患者缺氧,感染等[7]。因此吸痰次数以按需吸引为原则。吸痰时要密切注意呼吸、循环情况,防止发生意外。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带无菌手套,吸痰管应一次性使用,粗细适宜,直径为气管导管内径的2/3[8]。吸痰时应先气道后口腔、鼻腔,不能用一根吸痰管吸引气管、口鼻腔。要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和技巧,吸痰时动作应轻柔、敏捷,避免损伤粘膜引起出血,每次吸引时间<15s,防止发生缺氧。吸痰管缓缓插入内套管,由浅入深,在插入时吸引,待达到一定深度向上提取时方可缓慢转动吸引,遇有分泌物时稍停留,防止将痰液推下,切忌反复提插式抽吸[9]。

(3)气道湿化

气管插管后,吸入的空气失去了呼吸道黏膜的加温和湿化作用,易引起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损,肺组织容易感染,甚至引起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10]。充分湿化气道可以避免痰痂形成,保护支气管黏膜,有利于痰液引流及控制呼吸道炎症[11]。一般采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或气管内滴注蒸馏水雾化吸入法,要求雾粒直径1~3μm为宜[12]。为避免湿化过度,可考虑交替使用湿化和雾化治疗,注意湿化量的调节,具体用量应根据临床状况而定,痰液黏稠度和引流是否通畅是衡量湿化是否适当的可靠指标。湿化气道可同时加入抗生素药液。

(4)插管时间

经口腔气管导管插管一般保留不超过3d。如需延长插管时间,可改为经鼻插管或者气管切开。长期插管压迫喉头,可造成喉头水肿与损伤,同时管腔内外口会被痰液堵塞而使患者呼吸困难甚至骤停,这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变化必要时行气管切开[13]。

(5)拔管时间

如果患者气道阻塞等病因去除,呼吸平稳,能自行咳嗽,血气分析正常,可考虑拔管[14]。拔管前,一般先行堵管观察,试堵内套管管口,逐步由堵1/3~1/2至全堵,观察24~48h,平稳后方可拔管。拔管前吸尽气管内分泌物,拔管后吸尽窦道内的分泌物,然后用蝶形胶布拉拢覆盖创面。注意局部的消毒及换药处理。防止感染。拔管后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2d,防止病情复发。

(6)气囊的护理

定时检查气囊充盈情况,监测气囊压力,具体注气量根据患者的气道情况而定,一般以控制在呼吸时不漏气为准。为防止气囊长期压迫气管黏膜引起溃疡及坏死,气囊每8 h放气一次,放气囊前先充分吸引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以免流入肺内引起感染[15]。

4.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是脑外科常见急诊,病情重,并发症多,如重型颅脑损伤需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成为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6],常气管插管。由于颅脑外伤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护理不当会使原有损伤加重。气管插管是为颅脑外伤急危重症患者解除喉部梗阻、建立有效通气的最可靠、最安全的人工气道手段[17]。这就给护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特殊性,把住三关;即控制切口感染关,气管套管管理关,正确吸痰操作关。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

1 王小芹,胡佳惠.颅脑10例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3(5):23-24.

2 曹菊秀.45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0,23(11):4212-4213.

3 吴复琴,曹香花.重度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5):90-91.

4 李蓉.脑外伤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09,22(9):187l-1873.

5 杨云霞.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128.

6 周雪琴,王小平.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神经功能损伤康复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5):151-152.

7 杨丽.颅脑外伤后循证护理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792-1793.

8 王爱凤.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气管切开2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92-6793.

9 邓洁,郑修霞,宫玉花,等.颅脑外伤60例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7(20):4940-4941.

10 金秀明,曹英.46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护理[J].全科护理,2009,7(3):759-760.

11 吴卸仙.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1):3379-3380.

12 郭玉芳,林文.人工气道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与护理[J].现代护理,2010,7(30):4940-4941.

13 徐素珠,周金梅,黄玉孙.颅脑外伤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4):52.

14 揭静.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223-2224.

15 曾文君.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1):2671-2673.

16 黄丽霞,王新,徐晓娟,陈惠.循证护理在急诊颅脑外伤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919-1920.

17 董春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广东医学,2011,32(2):274-275.

猜你喜欢
气囊分泌物外伤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高田气囊案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迷你救生充气囊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