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途径

2012-08-15 00:50刘丽萍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课堂

刘丽萍

(漳州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系,福建 漳州 363000)

由于历史知识的丰富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历史学科往往被贴上 “繁冗”的标签,直接被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知识的灌输模式,迎合了应试教育,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新一轮课改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乐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我们认为,探究式教学是提升历史课程教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一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组织形式,通过自主独立的研究完成一系列由易到难的课题,并在这个过程中磨练意志、培养品质的一种教学方法[2]。从这一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与传统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了重大转变。

(一)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在科学合理的探究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从探究课题的选择到实施再到最后结论的得出,学生都拥有参与权,尤其在探究过程中,更是处于主体地位。探究中教师扮演者辅助者的角色,是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者。学生对其探究的问题拥有较多的主动权,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理解得出结论,不再是以惟书本或老师的答案为唯一标准。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 “灌输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缺乏乐趣可言,在以识记知识为主的历史学习中更是如此。“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枯燥的学习中,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作用,死记的知识容易被遗忘,更可怕的后果是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后只是沦为考试的奴隶。而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方式。例如情境探究式教学。情境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探究方式[3]。情境探究式教学不再让学生机械学习,而是更加注重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亲身感受此情此境下历史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不仅使学生对教材上的历史知识理解更加透彻,易于识记,而且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和发展。

(三)学生学习目的的转变

在为应试教育服务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取得高分。在探究教学中,掌握知识不再是唯一目的。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方式是否正确;收集、整合资料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总结、归纳的抽象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强化等等,都是探究式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最终使学生既完成知识的掌握又实现能力的提高。

将探究式教学应用到历史学科中,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探究式教学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探究模式,这对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多角度多方面地看待历史问题提供了途径。再次,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历史知识的长久掌握,与死记硬背相比,能更有效地避免遗忘。最后,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对学生科学观念的树立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帮助。

二 历史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鉴于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历史探究教学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并且得到了实际应用,在取得一定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探究内容的确定及探究环节的设计缺乏科学性

在历史探究教学中,探究内容的确定及探究环节的设计对于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探究内容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其积极投身到探究活动中;科学的探究环节的设计是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在历史探究教学实际操作中,探究内容确定及探究环节设计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1.探究内容的确定过程缺乏学生参与,难易程度不科学。首先,探究问题的选择过程缺乏学生参与。教师在探究课题选择中极少关注学生兴趣,忽视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实质上还是将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学生自身由于习惯被动接受,对所学知识缺乏质疑精神,因而对探究问题的选择过程缺乏参与意识,探究内容最终由教师决定。其次,探究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合理。有些探究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探究价值,学生通过简单的讨论就能得出结论,这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屑情绪,进而丧失学习兴趣。有些探究内容难度较高,使学生难以理解,相关资料不易收集,超出学生认知水平,造成学生自我效能感降低,面对问题感到无能为力,不仅不利于探究能力的提高,而且会大大挫伤学生探究积极性。

2.探究环节的设计不明确,牵强套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首先,探究环节设计不明确。在历史探究过程中,由于某些教师自身理论修养水平不高,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对探究环节的设计重视不够,往往造成给学生呈现的只是探究问题本身而已。探究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学生对要完成的任务不明确,只知道要对某一问题进行了解,对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不明了。探究过程缺乏计划性,学生只是盲目进行,对于探究的先后顺序不甚清楚,这学生在一通忙乱后,依然达不到探究的目的。

其次,牵强套用探究式模式。历史探究式教学中有多种可选探究模式,如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探究内容、探究主体的不同而选择。由于教师对各种教学模式原理理解的偏差,在探究式课堂应用中往往拘泥于形式或者机械套用某种探究式模式

案例1:有位教师在讲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时,设计了如下的探究环节:

师:“一国两制”是谁提出的?

生:邓小平

师:“一国两制”的提出是不是有重要的意义?

生:是

师:台湾问题是不是也要遵循 “一国两制”的方针?

生:是

……

问题探究模式其主要宗旨 “在于充分发扬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各种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推动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该例中,探究环节的确是有问题贯穿始终,但只是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完全没有起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没有使学生在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抽象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

(二)探究式教学流于形式

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积极开设探究式课程,但是并非有了探究式教学课堂,就会达到探究课堂的目的,探究式课堂只是存在于形式上的不在少数,突出表现在学生主体地位未充分体现及探究教学的效率低下。

1.学生主体地位未充分体现。在探究式课堂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学生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才是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当前的探究课堂中学生依然未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

首先,教师未完全放权。有些教师由于没有完成作为探究课堂辅导者身份的转变,依然倾向于控制课堂,在其中起着超越指导者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探究不是适时地点拨,没有完全给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机会,而是过分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急于给出问题答案,使学生缺乏探讨、思考最终得出结论的探究体验。其次,学生缺乏探究兴趣。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依然是取得高分,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学生更多地专注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究课题相关资料的收集,即使在探究学习中,很多学生也是敷衍了事,将探究活动看作是浪费时间的事情。另外,探究课题设置偏易或偏难都会影响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学生缺乏探究的积极性自然不能够充分发挥探究主体的作用。

2.探究式教学效率低。探究式课堂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最终达到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的目的。但是在很多探究教学中,探究目标并没有达到,学生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首先,教师科研能力不高。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成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究课题的确立、探究环节设计、探究活动的开展及结果的总结评价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是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探究教学的效果。探究课题价值不高、探究教学组织不力、达不到探究目标,这都与教师的素质欠佳有直接关系。不少教师知识陈旧,对新的教育理论接受力较差,这势必不能满足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要求,造成探究效率低,探究教学流于形式也是必然。

案例2。一位教师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时,让学生对如下问题进行了讨论: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谁?哪一年开始的?

(2)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请说明其内容。

(3)《资政新篇》是不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请说明其内容;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在这四道讨论题目中,题目一显然没有讨论的必要性;题目二、题目三主要是对文件内容的复述,没有给学生留发挥的余地;题目四还算是比较有开放性,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总体来讲,这样四道题目讨论给学生,只会让学生感到是在浪费宝贵时间,不能达到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其次,学生探究能力有限。学生是探究课堂的主体,学生探究能力的高低同样会影响探究的效果。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限制,即使有教师的耐心引导,也难以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这些学生不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只是 “凑热闹”而已,使探究活动很难达到预定目标。

三 历史探究式教学的优化途径

对于上述历史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其进行优化。

(一)合理设置探究课题,注重探究意义

教师在选择探究问题时,首先要保证探究问题的明确性,即问题不宜过于抽象,要让学生读完题目后在第一时间就可以确定自己将要探究的问题,使学生不存在理解障碍。其次,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题目。教师在选择探究课题时,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特定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将要探究的知识联系起来,并且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不能只选择有利于探究开展的课题,而忽视了探究教学的价值。再次,选择的课题要符合 “最近发展区理论”,探究课题不宜过难,应该使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探究后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可以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案例3。有位教师组织了一堂以 “我眼中的秦朝”为主题的探究课,她的问题组织如下:

(1)秦朝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秦朝采取的巩固政权的措施中,你认为哪一点最有利?

(3)你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看似简单的三个问题,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对秦朝的问题在感性上有了充分的认识;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节探究课堂设计,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非常具有探究价值。

(二)优化探究环节设计,保证探究活动顺利展开

在探究式教学中,设计良好的探究环节是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当前的探究课堂由于在实施环节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致使探究式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得以提高的目标。设计探究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探究活动的成败。

(三)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探究教学科学管理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人力资源[4],而在探究式课堂中,教师是探究教学的主导者,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探究课堂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师要领会新课改精神,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探究问题、自主得出结论。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对探究活动进程加以有效地引导。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自我 “充电”,提高科研能力,对探究课堂进行有效设计,把握各个设计环节。

(四)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增强自主探究意识

学生作为探究课堂的主体,其参与探究课堂的程度对探究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直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除了选择合适的探究课题外,还要注重探究组织形式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探究式教学是开放性的,在探究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探究组织形式上,教师偏向于采用有利于全体参与的分组讨论法。讨论法是指针对某一问题组织学生商讨或辩论,以达到相互启发,研究探求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5]。根据探究课题,学生进行资料收集、独立思考,形成对探究课题的初步认识。在组织良好的讨论式探究课堂中,学生不仅收获知识,更多的是获得成长的体验。首先,在讨论式探究课堂中,学生为了抓住机会表现自己,会选择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这样学生就体会到了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与被关注的体验。其次,在讨论式探究教学中,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分享各自的观点,进行交流与合作,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获得了友谊。可以说,组织良好的讨论式探究教学可以实现学生知识的增长、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为了实现讨论式探究教学的良好组织,首先,教师要注意讨论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要以适当比例组合,各层次成员比例不宜相差太多,否则极易造成某一层次成员主导讨论过程的现象,不能够调动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其次,要保证讨论过程的民主。讨论课堂不是一言堂,教师只有把权利放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讨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实现探究目标。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这是在情感上获得学生支持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轻微的点头都会成为学生积极进取的源泉,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成为学生努力积极思考、探求知识的动力。其次,给予表现积极者一定荣誉。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排名奖励,这样能让学生感觉到竞争的存在,在一定压力下进行活动能提高探究效率。但是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出现。

(五)加强对学生探究方法指导,提升探究能力

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是学生创新知识、实现探究目标的基本条件。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如分析综合法、类比法、假设法等,才能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基本的处理。对资料辨别真伪、分析研究、归纳总结等一系列加工之后,才能将其作为研究课题的依据。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指导,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问题,能够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指导,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切实体验该方法在实践中使用能达到的科学效用,让学生领悟探究学习的魅力,以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革改纳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

[2]刘 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5.

[3]周新桂,费利益.探究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23.

[4]仲 浩.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与困惑[J].新课程,2010,(8):28.

[5]陈 华.中学历史探究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