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2012-10-10 07:52孙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支气管抗生素小儿

孙艳

小儿支气管肺炎在儿科临床中属于多发病和常见病,感染发病原因多为病毒、细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等因素引发[1]。而在中医诊断中,常把小儿支气管肺炎归属于"肺炎喘嗽"症,临床主要症状为高热、咳嗽、气喘、痰多等症,重者可见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口唇青紫,该病发病率在一年四季中以冬春季两季为最高[2]。在临床中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控制症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某些症状好转后而肺啰音不消失等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3]。因为近年来抗生素得到了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造成了病原体的不断改变,使得小儿支气管肺炎感染率不断地趋升,所以寻求一种更快速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应用中的课题,现本文总结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体会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9月份到2011年12月份到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联合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抗生素治疗组),42例/组。84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呼吸急促、发热或呼吸困难症状,肺部有中、细湿啰音或X线肺炎改变症状。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6个月6.5岁,平均(1.5±0.6)岁。对照组男22例,女20 例;年龄5 个月 ~5.8 岁,平均(1.7 ±0.8)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2.方法

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生产厂家: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和病毒唑(生产厂家:湖北纽兰药业有限公司)抗感染治疗,用法用量:每日用量头孢噻肟钠100mg/kg,病毒唑10 mg/kg,加入0.9%氯化钠中进行静脉滴注。并根据患儿病情不同必要时分别给予吸氧、补液、止咳平喘等治疗,疗程一般为5~7天。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治疗。中药基本处方:黄芪10g,党参5g,白术3g,茯苓5g,厚朴 3g,半夏 3g,远志 3g,知母 3g,甘草 3g,陈皮3g,金银花10g,山楂 3g,黄芩 10g。加减方使用:喘息剧烈加麻黄1.5g,白果2g,白僵蚕3g;痰多咳嗽加细辛1g,五味子1.5g;抽搐或高热加白僵蚕3g,水牛角片10g;鼻塞加防风和荆芥各5g;扁桃腺肿大加赤芍3g,板蓝根10g,麦门冬5g。用法:水煎服,1剂/日,分4~6次服用。

3.观察指标

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和高热消退时间、咳喘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胸片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等情况。

4.统计学处理

采用最新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我们调查到的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如结果显示 P<0.05,则表示有显著性的差异。

结 果

1.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92.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5%,两组间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2.观察组患儿在临床表现症状如高热消退时间、咳喘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胸片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s,d)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s,d)

组别 高热消退时间 咳喘消失时间 湿罗音消失 胸片正常时间 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n=42) 3.65 ±1.78 2.26 ±1.09 4.28 ±1.31 4.69 ±1.79 4.39 ±1.68对照组(n=42) 5.32 ±1.81 3.79 ±1.20 6.89 ±1.43 6.56 ±1.60 5.64 ±2.13

讨 论

支气管肺炎多表现为儿童期发病[3]。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因其自身机体免疫力低及体温调节中枢还未发育完全,特别容易产生发热症状。同时儿童有气管和支气管比较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能力弱;患儿经咳嗽对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清除,所以会同时引发多种临床症状。所以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针对以上病因,应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之上,同时给予祛痰、退热、止咳等对症处理[4]。细菌和病毒是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细菌感染中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目前在抗生素联合祛痰方法进行治疗时,常发生因长期大量用药引发的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药效降低等副反应。中医认为,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病变部位在肺。小儿机体柔嫩、易感受风邪、腠理疏松、侵犯肺卫、肺失清降而容易发生该病。该病属于中医咳嗽、喘证范畴。素体痰湿内阻、脾肺气虚、易感外邪是主要病机特点。肺气虚则卫外功能减弱,外邪易侵入;脾气虚则运化水湿能力下降;风热、风寒等邪侵袭,与痰饮互结,肺气失宣,常发生咳嗽、气喘等症。抗菌药的活性大小及在炎症处维持的时间和浓度是抗菌药物能否正常发挥疗效的关键。本组病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照组采用头孢噻肟钠和病毒唑进行抗感染治疗,是本病治疗中的主要药物,其取得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广大医师的认可。同时,本组治疗中选用黄芪、茯苓、党参、甘草、白术等,发挥其补脾肺之气、固护卫表、化痰之功效。另外,此类药物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还可宣肺、清热、平喘、健脾和胃、化痰止咳、扶正祛邪,以上共奏功效,促使患儿早日康复[5]。综上所述,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有治疗疗程短、起效快、效果显著等优点,建议该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1 崔丽华,允俊.中药食疗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21):142-145.

2 吴俏青.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8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3):388-389.

3 唐成定,焦河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60例[J].河南中医,2009,29(1):76-77.

4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5-1191.

5 柏松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54-155.

猜你喜欢
支气管抗生素小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抗生素的故事
小儿涵之三事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