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院士林群呼吁宽容看待“刘路现象”

2012-10-27 06:43付毅飞
创新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破格中南大学院士

文/付毅飞

数学院士林群呼吁宽容看待“刘路现象”

文/付毅飞

“22岁被聘为研究员,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林群今天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林群话中所指,是刚被中南大学聘为教授级研究员的刘路。因破解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这位大学生在国际数理逻辑界一炮走红。接下来的事情很让人“羡慕嫉妒恨”——“百万大奖”、“破格聘任”、“推荐参与‘千人计划’评选”……一连串奖励和荣誉砸了过去,迅速使他成为舆论焦点。

对此林群认为,社会应宽容、理性看待,媒体没必要过度炒作。

“对刘路的破格聘任,这是校方研究讨论后做出的决定,我认为应该尊重。”他说。

林群是向教育部致信举荐刘路的三位院士之一。他透露,刘路破解难题后,引来广泛关注,甚至有国外高校抛来橄榄枝,试图把他“挖走”。在此背景下,中南大学对其破格聘任,显然有“留住人才”的意味。

“像这样前程看好的人才,提前几年聘用也无关紧要,类似的例子很多。”他表示,提高待遇是防止人才流失的普遍做法,无需大惊小怪。“西塔潘猜想”虽然不能与“哥德巴赫猜想”相比,在业内也颇受重视,而且难度很大,曾让各国数学家困扰了十多年。一名大学生能将其破解,已经很了不起。

相比题目本身,更让他激动的是刘路展现出的数学才华和创新能力。“破解猜想不是做奥数题,而是取得数学的新成果。”他表示,刘路能独立找问题、独立研究,这样的能力更重要。

“在创新能力上,我不如他。”刘路的导师、中南大学教授侯振挺曾说。2011年7月,侯振挺听说刘路破解“西塔潘猜想”,十分惊喜,连忙找他交谈,随即爱才之心大起,迫不及待地要收他当研究生,于是向林群、李邦河、丁夏畦三位院士求助。三位院士了解了情况,分别向教育部写了“破格录取”推荐信。

“当时只是推荐刘路读研究生,没想到会发展到这一步,不过没关系,对人才就该不拘一格。”林群说,“这个学生为人低调,我相信他能用正确的心态面对荣誉,不必担心‘捧杀’。”

让他担心的,却是来自舆论的压力。“现在网上炒得很热,媒体、社会各界对此过分关注,这对刘路造成的影响更大。”他说,“我们常说要给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这需要尝试,希望大家多给予一些宽容。”

(摘自中国科技网)

猜你喜欢
破格中南大学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敢“破格” 不“出格”
书法:人是铁饭是钢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欧洲“破格”欢迎中国总理
说“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