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小切口术式治疗高龄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2012-10-30 08:32朱震奇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6期
关键词:摘除术乳化白内障

朱震奇

两种不同小切口术式治疗高龄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朱震奇

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老人的视力,严重者可致盲眼。高龄患者进行手术可能会导致眼部其他病变。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兴起,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也随之产生,我院对258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采用分别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旨在比较两种方法对于高龄白内障患者的疗效,为合理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眼科进行手术的258例高龄白内障患者,男132例,女126例,年龄(73.4±5.41)岁,对照组(A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男62例,女67例,年龄(71.9±6.32)岁,治疗组(B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男70例,女59例,年龄(75.1±7.23)岁。按Emery[1]提出的核硬度分级标准,对照组中Ⅱ级核19例,Ⅲ级核37例,Ⅳ级核31例,V级核42例,治疗组中Ⅱ级核27例Ⅲ级核16例,Ⅳ级核38例,V级核48例。

1.2 术前检查 术前做常规视力检查、眼底、眼压、裂隙灯、色觉及A/B超检查,虹膜有无新生血管,眼部A/B超排除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排除其他严重眼病(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等)及心脑肾脏等实质性病变。

1.3 手术方法

1.3.1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术前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常规消毒、用开睑器打开眼睑,剪开球结膜,做8.5 mm的结膜瓣,以穹隆部为基底,在角膜缘后约2.0 mm处,采用直线状或反眉状的小切口,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5 mm,于透明角膜出做侧切口,穿刺进入眼房,注入粘弹剂形成环形撕囊或截囊,进行水分离使晶体皮质与囊膜分开,水分层使晶体外周软核与硬核分开,此时注入粘弹剂以保护角膜内皮和后囊膜,将晶体核慢慢套出,并放入人工晶体,根据开口情况进行缝合[2]。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和妥布霉素,包扎。术后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并口服抗生素。

1.3.2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或者结膜下浸润麻醉,手术于2点半钟方向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前房内注入粘弹剂1.0%透明质酸钠,进行连续环形撕囊5.5 mm,根据术前进行的核硬度分级采用美国Alcon公司的 Infiniti Ozil超声乳化术系统,水分离、水分层,植入人工晶体,吸出粘弹剂和重建前房,使角膜或巩膜隧道切口自动闭合。术后结膜囊内涂典必殊眼膏,眼垫包眼。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对照组中男62例,女67例,年龄(71.9±6.32)岁,治疗组中男70例,女59例,年龄(75.1± 7.23)岁。对照组中Ⅱ级核19例,Ⅲ级核37例,Ⅳ级核31例,V级核42例,治疗组中Ⅱ级核27例 Ⅲ级核16例,Ⅳ级核38例,V级核4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

2.2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视力术前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一周视力都得到显著恢复,但治疗组患者术后一周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视力得到进一步的好转,如表2。

2.3 两组患者不同核硬度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当核硬度≤Ⅲ时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而当核硬度≥Ⅳ时,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P<0.05),如表3。两组患者的术后全身并发症术中无 1例发生。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核硬度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加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比例日渐增多,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再加上老年人本身易感呼吸系统和代谢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不同程度的疾病。大切口手术治疗已经日益被小切口手术取代[3]。因此,如何提高手术效果,降低高龄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风险成为我们临床医生面临和解决的一道难题,我院通过对258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采用分别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探讨两种小切口手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后一周视力都得到显著恢复,但治疗组患者术后一周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视力得到进一步的好转。和以往研究结果类似,说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都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至于行小切口手术包括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患者的疗效更好可能是由于小切口手术包括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眼组织损伤轻。

我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当核硬度≤Ⅲ时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而当核硬度≥Ⅳ时,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可能是由于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核大且较硬,其角膜内皮数相对减少,细胞形态和功能也发生异常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手术时间较长且能量消耗等因素容易对眼内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研究也证实对于过熟期白内障、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为首选方法[4]。

另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有能量转换的热灼伤、角膜内皮潜在震荡、器械和核碎片创伤等危险因素,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多,而小切口手术包括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由于采用自闭性巩膜隧道切口,在处理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具有明显的优点[5],而手术费用较低,更加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该手术。

[1]Emery JM,Little JH.Phacoemulsification and aspiration of cataract.Londn:Mosby,1993.

[2]张效房,吕勇,马静,等.介绍一种小切El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5):501.

[3]邹玉平.自内障手术实用手册.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3.

[4]李春玲.5.5 mm无缝线不同部位切E l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5): 535-537.

[5]倪伟.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8):913.

215221 江苏省吴江市中医医院眼科

猜你喜欢
摘除术乳化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电子喉镜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