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师化学实验“五个四”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3-02-15 22:00赵丽娜刘春玲姜大雨崔运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

赵丽娜,刘春玲,姜大雨,崔运成

(吉林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在高师化学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构建具有高师特点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教和学两方面注重学生科学思维和全面发展,其中加强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1].如何构建以高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多年来一直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因此,本文拟就高师化学实验教学“五个四”模式的构建浅谈几点看法.

1 影响高师学生化学实验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1.1 客观因素

(1)重理论、轻实验.有些学校对实验课不够重视,实验课教师和实验师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处于应付了事,同时对学生要求不严,使实验课质量不高.(2)实验投入经费不足.实验教学经费投入甚少,有的甚至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更不利于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3)实验内容陈旧.实验内容多年一成不变,缺乏创新和改进,实验课内容没有深度和广度,只是停留在表面,基础性实验多,综合设计性实验少,限制了学生思维和想象,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4)实验教学手段落后.实验课一向以讲授方式为主,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多样、灵活和创新.实验课时少,学生实验训练机会少,直接影响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和实验课教学质量.(5)实验设备陈旧.现有高师院校化学实验仪器落后陈旧,数量少,不能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符合,不能满足学生单独进行操作,无疑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主观因素

(1)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学生认为理论课比实验课重要,实验课只是附属理论课,有些学校还把实验课改为考查课,因而在实验时学生不能端正态度,不认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及过程,导致实验课的质量较差.(2)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加之实验经费很少,我国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是演示,学生只是把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等背下来以应付高考,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实验仪器都不曾见过,他们只能在纸上或试卷上“做实验”,当真正进入实验室时,情况就可想而知了.(3)学生自学能力差.现如今我国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和惰性强,因而实验课上表现出思维懒惰,不爱动手,怕脏怕累,从而影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2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五个四”实验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在借鉴国内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教学改革,但目前高师化学实验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构建具有时代特点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深入实验教学研究,突出创新教育,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2].随着我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根据本校教学情况,不断地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构建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五个四”教学模式.

(1)四种实验类型:即基本技能训练实验;理论性质验证实验;综合和设计性实验;探索和应用性实验.在基本技能训练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性质实验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经过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操作技能.

(2)四种教学模式:即演示实验的讲做结合;基本技能的重复训练;理论性质的验证准确;设计探索的力求一致.由基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四种能力培养: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实验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读、讲、做结合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训练和培养.通过实行实验室开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开放是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开放不等于没有计划、没有秩序,开放也是有限和分层次的[3].建立“教学实验——科研实验——社会实验”结合平台,在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实验内容基础上,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进入社会实习,如长春应化所和相关企业的联合教育基地,使学生了解科技前沿,将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活动,营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环保意识和团队精神.

(4)四种教学方法:即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指导教师提问和部分讲解;实验过程精心指导实验;实验完成后详细总结.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一改以板书为主,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达到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难懂的问题形象化,深奥的现象生动化,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同时对学生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讲解,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实验报告和总结是学生对整个实验详细、合理的剖析过程,也是对自身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5)四种积分方式:即实验预习分;实验报告分;实验操作分;期末笔试分.实验成绩是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的真实反映.将实验成绩分为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实验预习、平时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期末成绩包括实验理论笔试成绩(40%)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20%),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评定标准,对教学的顺利开展极其重要.

充分利用化学一级学科的平台,将传统的四大基础化学实验优化组合,力求创新,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实验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训练,而是系统、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地学生实验技能、科学素质及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毕业生要有真才实学,做到学以致用.因此,一定要通过合理的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多层次、全方位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及实验技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为培养高素质、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型高师毕业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秦序.浅析如何提高高师学生化学实验能力[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2):213-214.

[2]章晶晶.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以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为视角[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137-138.

[3]施开良,姚天扬,俞庆森.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3):1-3.

[4]文永奇,欧阳津.探索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50-152.

[5]鲁立强,夏华,何明中.用先进教育思想构建科学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7):87-89.

[6]杜志强,李宁,封子先,朱龙观,雷群芳,陈恒武,王彦广.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6,21(4):15-17.

猜你喜欢
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有趣的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