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住宅设计探讨*

2013-03-09 02:12梁兴乐LIANGXingle何培玲HEPeiling南京工程学院南京211100Nan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211100Nanjing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亲情住宅老年人

梁兴乐 LIANG Xingle 何培玲HE Peiling南京工程学院,南京 211100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11100 Nanjing)

亲情住宅设计探讨*

梁兴乐 LIANG Xingle 何培玲HE Peiling
南京工程学院,南京 211100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11100 Nanjing)

十多年来,随着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居住条件的刚性需求,中国各地随之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齐全、经济适用的民用住宅,同时却也暴露出在小区规划设计方面的突出问题,即年老的父母亲与子女一同生活,导致亲情关系出现了矛盾,因此有学者极力倡导“孝亲”为本的住宅设计,企望加快“亲情住宅”建设的步伐。

亲情住宅;两代居;老龄化

一、引言

21世纪是全球老龄化的世纪,同时也是人类的长寿时代,在人口老龄化与家庭结构转变的进程中,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起居需要照料的情况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子女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老年的父母亲,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近些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需求,中国各地相应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齐全、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居住条件,也加速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与此同时,却也暴露了小区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社区功能不完善、服务性设施缺乏、居住安全保障不到位、不适合老年人居家养老、小区模式千篇一律,缺乏建造特色等等。因此,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倡导人本化的“孝亲住宅”、建造“亲情化住宅”和建设“亲情社会”的理念。

二、“情”在何处——中国住宅的亲情营造

1.维系和增进每个家庭的亲情

“孝敬双亲”、“尊老爱幼”,是中国自古以来始终推崇的道德风尚,这也是现今大部分老年人愿意与儿女共同居住的重要原因。但是绝大部分独生子女却没有精力照顾老人,另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子女独立居住的愿望强烈,再加之代沟等多种情况,严重损伤了家庭亲情关系的维系。因此,有人提出以增进亲情为主题的“亲情住宅”[1],要求将老年人住宅建造到普通小区中来,使老年人能够与子女同住一个小区,或者同住一栋楼,或者同住一套房。

2.维系和增进邻里关系

小区设计之初,应该重点规划好邻里交往的场所,即在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等公共场所的设计上需要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地坪、树木、雕塑小品甚至是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全面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因为这种地方是增强居民广泛接触、相互熟悉的地方,也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憩的主要场所,还是防灾避难的有效空间,更是通过比较完整的绿地、开阔的视野、优美的环境作为民众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场所。

3.维系和增进小区的亲情服务

社区管理机构和物业服务机构不仅要做好环境卫生、绿化、保安等一般性的服务,而且要对诸如医疗救护、意外灾害、突发事故等及时为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或者帮助;还需要开展书画、剪纸、茶艺、插花、服饰表演,歌咏、烹饪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以致为小区居民增设各种上门服务。通过如此的亲情服务,小区的关系、邻里的关系就能更加和谐。

三、寄“情”于宅——亲情住宅的设计理念

亲情住宅规划与设计的目标是:安全的住宅,生活方便的住宅,小区居民交往密切的住宅,充满活力、形式多样化的住宅,一般经济能力的家庭可以享受的住宅。规划设计之时,必须要为老年人着想。

1.场地设计

社区内部场地平整,无高差变化,能确保老年人行动的安全。社区为围合性的社区,内部不需要考虑小汽车的直接驶入和停放,小汽车应该停放在社区的外围以确保社区老年人的安全和生活的宁静。社区内建筑的间距要能满足相关的要求,保证老年人有充分的日照时间。中间宽敞的庭院以草坪为主,并有环通的游廊和亭子等设施供老年人休闲、健身之用。

2.建筑设计

(1)老年人的独立住宅。对于子女离家较远、而难以得到照顾的空巢老年人来说,在社区中可以为其集中设置公寓型住房,以提供集中的空巢家庭养老环境,也可以将其分散在一般的住宅建筑之中,并配备必需的养老设施。虽然是将老年人集中在一块居住,但与小区内的居民却是分开的,因此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映,甚至会加重居住区环境的垂暮气氛。为解决集中居住产生的这个问题,促进空巢老人与一般住户的正常交往,随之出现了将老年人住宅分散设置的情况[2]。在此类居住建筑中,老年人住宅所占的比例一般都不太大。其主要有以下三种设置形式:

第一种, 横向布置。在普通住宅楼中至少有一层是为空巢老年人专门设计的套型,通常位于住宅的最低一层。

第二种,纵向布置。在普通住宅楼局部的竖向至少有一个门栋是专门为空巢老人设计的套型,使各层都有老年人住户,通常位于最靠近电梯的地方。

第三种, 混合布置。在普通住宅楼适当的位置设置老年人居住套型,使其套间被全包围或者半包围在一般的住户之中,并临近电梯。这种类型能较好地解决老年人住户与一般住户之间空间位置的关系问题。

(2)“两代居”。所谓“两代居”住宅[3],是指两代核心家庭既同住在一起又能各自独立生活的住宅空间。在这种住宅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生活起居空间以及设施有合有分、自成体系。在两代居住宅套型结构中,老年人与年轻人往往在拥有共同的出入口之后又拥有各自的分户入口,各户的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空间独自配套使用,仅仅保持共享的交通空间。这种模式适合于双亲年龄尚不太高,有生活自理能力,并希望自主独立生活的家庭,其空间关系对住房的分配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可以分为“水平相拼”和“垂直叠加”两种类型。

第一种,水平相拼。此种套型处于同层建筑之内,两代人各自拥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和客厅[4];既可以使用同一个入口又可以分开入户,如此,能够避免相互干扰。因为能够方便地分割出两个独立的户型空间,所以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见图1)。

图1 水平相拼[5]

图2 一层平面[5]

图3 二层平面[5]

图4 送一碗汤到父母家还不凉

第二种,垂直叠加。该种套型常见于跃层住宅。两代人都有各自独立、完整的生活起居空间和设施,标准较高。在发达国家较为常见。在中国,适用于高收入者;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土地和建造费用相对低廉故也比较常见(见图2、图3)。

(3 )邻里分住。父母亲和子女就近居住,却相对独立。对“近居型住宅”就近居住的距离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子女端一碗汤到父母亲家而不凉(见图4)。其套型结构属于独代独居[4]84-86,居住方式按照空间距离划分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同楼分层近居(见图5);

图5 同楼分层近居

第二种,同组团分楼近居(见图6);

图6 同组团分楼近居

第三种,同社区分组团近居(见图7)。

图7 同社区分组团近居

其住宅区的设计部分借鉴了日本“两代居”的模式,即两代核心家庭既同住在一起又能各自独立生活,这种较为稳定的家庭模式在日本的实践之中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我们汲取了两代居住宅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生活起居空间以及设施有合有分、自成体系”的理念,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老年人和青年人居住空间分离、交通空间共享”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要,因为交通空间的部分辅助设施(例如老年人需要的扶手)的加入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于是最终采用了与其理念相近的“邻里分住”住宅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家庭纠纷,减少矛盾,同时还专门为老年人居住的房间加入专业的配套设施便能切实解决老年人对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的不适应问题。

四、“亲”宅相融——亲情住宅外内部的设计特点

1.小群体户外活动场所

有些老年人出于心理与习惯的原因, 喜欢同趣味相投的三五个老年人一起活动, 这就需要提供小群体的户外活动场所[6]。小群体户外活动场所应该设置在地势平坦的地方, 以羽毛球场大小为宜, 也可以容纳拳术等各种动态的健身活动。活动场所的四周至少需要一边以上具备遮荫及小憩处, 以供观赏和歇息;在通风朝向方面尽量避免风口、阴冷等情况的出现,并尽可能的朝阳。

2.作息空间

老年人在户外不只是锻炼身体, 有时是在休息、聊天、晒太阳、观赏等。因此, 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户外空间及地点是非常重要的。户外空间可设置在大树下、公共建筑的廊檐下、建筑物的出入口附近或者居住区中交通流线的交集处等,这些地方 应该有良好的通风, 充足的阳光, 但却不宜在风口。要形成户外空间的连续休息点, 以供他们休憩、观赏、聊天时使用。户外空间设置的座位不一定采用正规的座椅, 可能是建筑物的基座、栏杆、花坛、矮墙、石块等。如果户外空间能使老年人以视听来感受他人, 如儿童玩耍、行人来往、人群聚集、优美景色等, 其生动流畅的视觉效果能够让他们爽心悦目,感同身受。

3.步行空间

老年人外出, 其步行空间一般是与道路系统结合为一体的, 但应力求避免漫长而笔直的步行路线,蜿蜒或富于变化的道路, 可以使老年人的行走变得更有情趣, 而且弯曲的道路比笔直的道路在减少风力干扰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由于老年人视力及记忆力减退, 方位判断力较差, 所以步行通道的方向及位置应该容易辨别, 同时也要解决方向引导这个问题, 在道路转折或者终点处, 可以安排有吸引注意力的目标物, 如运用植物、小品等,来强化环境的目的性及方向性。

4.住宅的室内设计

(1) 住宅入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 地面要求平坦, 便于轮椅通过, 并在老年人经过之处预留安装扶手的埋件;

(2)门的宽度要适当增大,以方便轮椅通行;

(3)室内地面应当平坦, 没有高差, 特别不能有一个踏步的高差。 不可设置门槛等障碍物,因为老年人容易丧失平衡,有这种高差时, 容易摔跤, 同时也不便于轮椅的通行;

(4)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要适当加大, 便于坐凳或轮椅使用。一种经济有效的做法是, 年轻时在厨房和卫生间旁边设置储藏室, 待年老时将其拆除, 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就扩大了;

(5)老年人易失禁, 厕所需要靠近卧室并设置长明灯;

(6)老年人身高会缩短, 有时可达6cm~7cm,因此开关、门铃和门窗把手等设施的位置需要适当降低;

(7)老年人容易摔倒, 地面和浴池底部应该防滑。 浴池、厕所、楼梯和走廊两侧必须设置扶手。 浴池要有音响传感器。改变方向或者较高的地方应该使用显眼的色彩;

(8)老年人80%以上的是靠视觉获取信息的, 但是他们的视觉功能下降, 所以房间的照明度需要提高两倍以上;

(9)老年人不适应眩光,必须加以抑制;

(10)老年人听力降低, 应该提高报警声响。老年人体温较低, 采暖系统须补偿附加体温的损失;

(11)厕所用推拉门, 不用平开门;

(12)厨房洗涤台和灶台以及卫生间内的洗面台等的下面应该凹进去, 以方便老年人坐下去能够把腿伸进去操作;

(13)煤气等各种开关上的字要大, 便于辩识;

(14)楼道适当加宽, 以便年老时安装升降椅。

需要强调,前五点是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的事项, 否则将来很难补救。

五、纵“情”于人——亲情住宅的发展意义

1.建设“亲情住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古人说过:“家为邦本、本固邦宁”;“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都是强调家庭和社会息息相关,家庭是社会的根本。家庭和谐了,家庭的集合体住宅小区和谐了,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2.建设“亲情住宅”是年龄结构和家庭结构变化的需要

“亲情住宅”把老年人住宅建造到普通住宅小区之中,使老年人能够与子孙同住一个小区,或同住一栋楼,或同住一套房、保持着“一碗汤”的距离,适应了中国由大家庭向小家庭结构转变的现实。此种转变,必然成为众多年轻人甚至是老年人的向往,成为住宅市场细分之后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六、结束语

中国城市老年人居住问题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显得越来越突出。人终有一天会衰老。一个人在青壮年时为社会创造了价值,晚年时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终极关怀。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差不多还是个老龄人口大国,现时国情决定了中国老年人居住问题特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本文所作的探讨,尚不成熟和完善,设计师和建筑师不能不为正在不断膨胀的城市人口和21世纪的老龄化社会作更周全的考虑,避免今后积重难返的不利局面。中国春秋时代鲁隐公曾有营造“冤裘邑”瞻养国中老人的梦想[7],相信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很快成为现实。

[1]孙立红,刘玉珠.大力发展亲情住宅小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274.

[2]胡晓军.养老模式与独立老年社区建设探讨[J].南方建筑,2006(9):119-121.

[3]赵庆华.谈“两代居”住宅设计[J].山西建筑,2002(7):8-9.

[4]王晓敏.新型在宅养老模式的城市住宅设计研究[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82-84.

[5]张朝蓬,谢吾同.“两代居”住宅设计探讨[J].华中建筑,2000(1):57-59.

[6]王朝晖.老年人对住宅的要求和设计特点[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6):121-122.

[7]姚栋.当代国际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212.

(1)创建连续的街道功能场所,增加商业和娱乐功能。根据街道周围土地利用性质设计街道商业功能,满足街区周围人群步行距离内的功能需求。人们只有在低于或等于5分钟步行路程时才有可能选择步行,功能齐全而又连续的商业廊道能增加街道的吸引力和引导人们自觉的步行。

(2)创建舒适性、趣味性与独特性的街道休闲空间,让街道成为散步、户外就餐、街舞、儿童滑轮的天地,成为人们聚会和交友的开放空间。设计完善的街道公共配套设施,使路灯、候车亭、广告牌等都具备精美细节与人文氛围。这些小品以及植物的配置都经过了细心设计,为步行创造舒适惬意的自然环境。

3.造就连续的自然生态系统,让街道成为生物多样性展示的廊道

充分利用街道两旁的空地建设大小组团的小型绿化公园,然后通过连续的行道树与绿地系统连接,以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需求。

笔者认为,满足民众的需求将成为新时代街道建设的主要方向。本文提出的一套基于沿街立面、街道功能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是一个整体概念,如果只遵守其中一个原则而忽略其他原则,将无法实现设计的初衷。

Discussion on Family Residential Desig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he country has built many residential houses with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good environment, complete function and affordable in price, but at the same time, some problems also emerge in the aspects of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sign, dis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generation living under the same roof, thus it is advocated that a people-oriented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and amicable society should be of priority i 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family residence;two generation dwelling;aging

J06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3.04.012 (0058-06)

2013-06-23

2012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2JSSPITP1964)。

梁兴乐,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何培玲,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亲情住宅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永不凋零的亲情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Jaffa住宅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