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碳景观”研究综述

2013-03-09 03:32邹喆ZOUZhe1集美大学福建厦门361021JimeiUniversity361021XiamenFujian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430070Wuhan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生态

邹喆ZOU Zhe1. 集美大学,福建厦门 361021 (Ji mei University,361021Xiamen,Fujian)2.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 Wuhan)

“城市低碳景观”研究综述

邹喆1,2ZOU Zhe
1. 集美大学,福建厦门 361021 (Ji mei University,361021Xiamen,Fujian)
2.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 Wuhan)

近些年来,中国学界对城市低碳景观的研究蓬蓬勃勃,成果颇丰。有基于此,阅读了近十年来城市低碳景观研究的所有文献,进而从认识论的角度介绍了低碳景观的概念、研究动态、发展脉络以及代表性观点;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相关学者提出的城市低碳景观建设的技术方案;从应用的角度评价了我国城市低碳景观的建设实践以及理念和技术上的创新。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城市低碳景观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明了当前研究不足的前提下,试图以此推动城市低碳景观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城市;低碳;景观;研究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各国的城乡格局、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了环境恶化、能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1992年6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旨在通过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能源污染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2007年日本颁布《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提出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选择性社会模式。

中国是世界第二碳排放大国,面临着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近十年来,诸多学者从规划、环境、建筑、景观、地理、生态和经济等学科掀起了低碳城市的研究热潮。研究的内容包括低碳城市的内涵分析、评价体系、低碳景观模型、国内外低碳城市景观设计案例、低碳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等。本文以“城市低碳景观”为研究对象,针对2003~2013年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对有关城市低碳景观的研究进程进行回顾和分析,强调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二、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以“城市+低碳+景观”为关键词查询近十年来中国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低碳景观的论文合计7 922篇,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3 224篇、特色期刊213篇,涉及《中国园林》、《城乡建设》、《城市发展研究》、《建筑学报》等期刊以及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众多国内知名大学的学报。另外,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399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 427篇、重要会议论文349篇、国际会议论文65篇、报纸文章1 245篇。

中国对城市低碳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水平和国际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从论文发表的年份来看,自2010年起,有关低碳景观的研究成果在数量上迅速增多(见表1),但在理论建树和设计实践等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研究报告、技术方法、设计案例等方面的探讨还有欠缺、理论争鸣不足,许多的研究在观点甚至是表述方式上大同小异,不具有开创性、代表性和独创性。因此,本文未对全部文献详加介绍,而只是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表1 2003~2013年以“低碳景观”为主题的论文发表量

三、中国城市低碳景观的研究情况

1.“城市低碳景观”的概念

迄今为止,尽管许多学者把“城市”、“低碳”和“景观”三者的相互关系当作了研究对象,并试图用“低碳城市”、“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景观”、“城市低碳型景观”、 “城市低碳化景观”等表述方式来诠释“城市低碳景观”的概念,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仇保兴在“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上提出了“低碳生态城”的概念[1],指出“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方面从每个家庭居所——绿色建筑入手;另一方面还必须从城市整体的层次来寻求应对之道,即打造低碳生态城。要把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相结合,使城市的增长模式发生根本转变,建立起低能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2]。此观点一经提出,立即成为中国城市低碳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总体思路的大框架下,许多学者尝试着界定“低碳景观”的概念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沈明、窦逗、吴彤云(2010)指出,“低碳景观(Low-Carbon Landscape)要求在景观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景观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3]。杨锐、王俊杰(2011)将“低碳景观”定义为:“在景观规划设计、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与日常管理以及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尽量增加景观系统的碳汇能力,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高碳汇为基本特征的景观体系”[4]。王绍增(2011)对低碳概念的滥用进行了批判,从逻辑学、语义学的角度指出“低碳”既不是论证充分的科学结论,也不是严格的科学概念,而是一个哲学概念,它“为人类尽量可持续精彩地生活创造环境”[5]。刘小敏、弓弼(2012)归纳了低碳景观的双重含义:“狭义上的低碳景观是指在规划、施工、使用、养护的过程中向环境释放较少CO2的景观体系;而广义上的低碳景观不仅仅关注碳排放量,更是景观工作者出于可持续、环境和谐、生态健康等科学范畴的考量,有意或无意地引伸出的低碳景观思想,是人类对改善现有生存环境、对更加生态、健康、有益的生存环境的追求”[6]。

由此可见,在众多对“低碳景观”下达的定义中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即低碳景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准,并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由于城市化是碳排放的直接诱因,依托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空间形态和景观格局的“城市低碳景观”的相关研究成为近些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2.城市低碳景观的理论问题

有关城市低碳景观的理论探讨在全部文献中占有的比重最大,主要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

(1)低碳景观格局变化机制与效应,包括景观的功能和结构的关系、景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碳排放的影响、景观的生产力和承载力与碳排放的关系等;

(2)通过建立景观动态模型对其在设计、施工、管理、维护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的定量研究;

(3)景观异质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4)低碳景观的价值评价标准,包括对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规律、因素、调控机制、生态安全格局和景观的适应性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的评价及模拟。

2001~2006年中国科学院进行的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构建了China FLUX研究平台、中国碳循环数据信息系统、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和模型集成系统。初步明确了驱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气候因子、生物学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明确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评价了不同技术措施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增汇潜力等[7]。出版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增汇对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技术及时空变化特征》、《中国陆地和淡水湖泊与大气间碳交换观测》、《碳循环遥感基础与应用》等专著,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中国的科学学、生态学、气候学、土壤学、地球科学、海洋科学和遥感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城市低碳景观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顾朝林、谭纵波等学者发表了《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一文[8],并出版《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专著[9],论述了气候变化、碳排放与城市化的关系,并从理论研究、行动计划两方面阐述了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自2010年陆续编写的《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至今已经出版了三本专著),全面搜集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案例,系统地展现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近些年的研究情况及其规划实践。其研究成果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仇保兴倡导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依托高新技术对建筑节能、绿色交通、城市绿化、水资源循环、垃圾处理等领域进行资源整合和设计创新,促进城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为城市低碳景观发展的基础,而得到了学术界的热烈响应。另外,专著中的“认识与思考”、“方法与技术”、“实践与探索”三个部分全都涉及城市低碳景观问题。俞孔坚(2012)在《低碳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和中国实践》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需要走向新美学——大脚的美学,追求健康的生态过程之美、丰产之美[10],是中国景观学研究的权威观点。

3.城市低碳景观建设的技术方案

对城市低碳景观方法论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仅次于基础理论研究,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城市微循环景观体系的构建方面。城市微循环理论体系涵盖了城市规划、管理、建筑、景观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提升,“低碳”理念贯穿于微循环体系的各个环节。《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2》中“方法与技术”部分从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和微调控等方面介绍了低碳生态城市技术体系的框架,其内容主要体现在:(1)在城市的气候和能源方面,关注微气候对景观生态的影响、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减少碳排放量;(2)在人地关系方面,发挥绿色基础设施的碳汇功能,实现资源的有机循环、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3)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和水景观开发利用规划;(4)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方面,力图使景观场所和材料更新与再生,关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张琴(2010)的博士论文《基于低碳模式的城市景观设计模型与方法论》,运用低碳城市景观测试与管理模型手段,研究了城市土地利用模式、街道、城市格局和公共开放空间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低碳城市景观进行预测、设计和评价的系统性理论和方法。在剖析温室气体排放根源和解决途径的基础上,运用景观设计和模型虚拟的方式探讨了当代景观设计师创造低碳景观、构筑生态城市的方法问题[11],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行性;王贞、万敏(2010)在《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一文中研究了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概念、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外的实践概括了低碳风景园林的功能、特点及其营造法则。倡导在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理念的指导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12];滕明君、周志翔、岳辉、杨玉萍(2012)在《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一文中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低碳园林与低碳城市的关系,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低碳园林的发展策略及园林规划建设的途径,力求为低碳园林和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实施的依据[13];刘小敏、弓弼(2012)在《低碳景观的类型与营造技术研究》中解析了低碳景观的概念,归纳了低碳景观的类型及特征,强调了低碳水景观、绿地景观和园林景观的营造技术[14]。

上述论文分别从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环境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城市空间策略、步行系统、山地景观、植物固碳、低碳建材等技术层面的节能减排问题以及行之有效的固碳增汇措施,为当代构建城市低碳景观的设计技术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4.城市低碳景观的实践、理念及技术创新

城市低碳景观的应用研究相对要少,主要是针对景观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管理、生态建设、景观动态监测和预警等实践活动展开的研究。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始实施“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保定、昆明、贵阳、武汉、杭州、德州、珠海等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和规划,为低碳城市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现实可能。

刘建浩、余压芳(2010)的《低碳性与传统性的思考——论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低碳型景观》一文,针对低碳生活景观在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剖析了低碳景观在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表现形式与特点,并从思想、历史、技术、材料及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了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低碳性和传统性的关系,提倡科学保护与正确引导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低碳景观,以保护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景观[15];俞孔坚(2011)在《低碳的水体净化景观: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中阐述了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在使用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塑造低碳景观方面的成功经验,诸如景观材料多选取生物、再生材料,如环保座椅、节能玻璃幕墙、LED节能灯等,供能普遍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16];薛彦波、仇宁(2011)的专著《新生态建筑+循环景观》在低碳的实践层面,结合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赞姆波尼尼公司总部、不来梅艺术馆(扩建)、斯德哥尔摩公共图书馆等实际案例,探讨建设中解决景观、生态、文化观念冲突的方法和途径,倡导在尊重场地和地域特征的前提下,赋予场地以新的文化内涵[17]。《景观设计》杂志社(2012)编辑的《低碳景观》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部研究低碳景观的专著,从克鲁斯海峡、金杯公园、东南福溪滨水公园一期、国际象棋公园、Lost Dog Wash步道起点等外国案例入手,在研究探讨的基础上,还收录了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的低碳类住宅,包括顶级别墅、高档社区和一般居民小区,以国际视野辨识低碳城市发展中景观设计的现状、趋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等,探讨了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目标的路径及模式[18];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的系列报告,详细分析了天津中新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上海南桥新城、上海世博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深圳光明新区等优秀的生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案例,明晰了在实践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是中国城市低碳景观设计的实践经验的总结[19-24]。

四、中国城市低碳景观研究的欠缺及其展望

1.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的低碳城市景观设计与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譬如研究基础相对薄弱、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研究方法单调,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研究的原创性成果屈指可数。虽然发布的研究成果众多,但大多借鉴了国外的思想、理念及观点,雷同现象也不少见;研究队伍中缺少具备多学科知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低碳景观研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研究领域。

2.研究的趋势

我国的城市低碳景观的相关研究必须注重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反馈,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及人文要素,并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和完善城市低碳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应从国际研究的成果之中汲取精华,并立足于本国国情,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景观建设模式。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低碳”理念,依托RS、GIS和空间模拟等新方法和新技术,加强同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人员的通力协作,对景观格局进行科学的调控和管理,从而实现景观的功能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我国提出以“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生态型发展模式为发展目标的地级(含)以上的城市约280个,无论是理论抑或是实践都在积极地探索着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之路,这是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城市低碳景观设计是塑造低碳生态城市的必要措施,通过景观优化、生态修复、有机循环、可持续发展等手段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城市低碳景观研究应有选择性地借鉴欧美等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其最终目的是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低碳景观设计方法,建构完善的城市低碳景观理论体系,以指导当今如火如荼的景观设计实践。

[1]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8):1-6.

[2]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09(15):12-17.

[3]沈明,窦逗,吴彤云.低碳景观的设计理念与实践[J].城乡建设,2010(10):42-43.

[4]杨锐,王俊杰.景观视角下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1(1):53-59.

[5]王绍增.低碳的疑惑与解读[J].中国园林,2011(1):6.

[6]刘小敏,弓弼.低碳景观的类型与营造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 2012(24):102-105.

[][]

[7]陈泮勤,王效科,王礼茂.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增汇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

[8]顾朝林,谭纵波.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9-45.

[9]顾朝林.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俞孔坚.低碳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和中国实践[J].广西城镇建设,2012(1):46-49.

[11]张琴.基于低碳模式的城市景观设计模型与方法论[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12]王贞,万敏.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中国园林, 2010(6):35-38.

[13]滕明君,周志翔,岳辉,杨玉萍.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J].中国园林,2012(4):40-43.

[14]刘小敏,弓弼.低碳景观的类型与营造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2(24):102-105.

[15]刘建浩,余压芳.低碳性与传统性的思考——论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低碳型景观[J].中国园林,2010(10):84-86.

[16]俞孔坚.低碳的水体净化景观:上海世博后滩公园[J].北京规划建设,2011:139-149.

[17]薛彦波,仇宁.新生态建筑+循环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8]景观设计杂志社.低碳景观[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19]中国城市科学委员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0]中国城市科学委员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1]中国城市科学委员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2]王文娟.基于传统造园理念的当代低碳型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2.

[23]陈睿智,董靓.面向低碳景观的思创地域气候舒适度区划研究[J].建筑科学,2012(6)57-60.

[24]于昊.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现代园艺,2013(8):155.

Review of Urban Low-carbon Landscape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low-carbon landscape of c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low-carbon landscape of city in the past decade. Based on epistemology, achievements about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landscape, research trends,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representative ideas are summarized. With the help of methodology, some discussions about technical proposals of scholars on low-carbo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cities are conducted,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landscape of c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innovations of concept and technology are demonstr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cation. At the premise of insuff i cient research,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endency of future research are analyzed, attempting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oretical system of low carbon landscape of city.

city;low-carbon;landscape;research

J0-03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3.05.023(0108-06)

2013-06-26

邹喆,集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生态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生态养生”娱晚年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