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术与交通心肾探析*

2013-04-16 10:32许闺臣张敬文江西中医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命门元气功法

★ 许闺臣 张敬文 (. 江西中医学院20 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2.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4)

内丹术是道家重要的一种修炼方法。内丹术指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为理论,进行性命的修炼,以人的身体为鼎炉,修炼“精、气、神”等而在体内结丹,达成强身健体、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的目的。《黄帝内经》中也记载了内丹术“真人”、“至人”、“圣人”的修炼境界,以及“提擎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精神不败”、“积精全神”、“移精变气”等修炼、疗病方法。内丹术对现代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对中医学心肾相交原理和命门学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1 内丹术中“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对后天自主的心肾相交提供核心依据

由于当今社会各种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人体心肾无法很好的感知从而影响到身体机能而出现各种亚健康状态甚至是重大疾病。正常心与肾是水火既济的状态,即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约心火,使之不致过亢而益心阴,也叫做心肾相交。最早提出“心肾相交”一词是在明代周之干的《慎斋遗书·阴阳脏腑》中,但心肾相交的理论雏形早已在《黄帝内经》中出现,《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心…….其主肾也。”[1]这是从五行水火相克的观点阐述心肾的关系。心肾相交理论涵盖阴阳五行即阴阳二气相互交感等复杂性理论。心为君主之官,心有统领各个脏腑完成正常新陈代谢的功能,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生长发育在特定的阶段充盈之后会逐步走向衰老,因此,在后天的耗损过程中,心与肾不能很好的交通是人体不能以最佳状态抵抗外邪的主要原因。而内丹术强调的“凝神调息,调息凝神”是通过自我调整使心肾可以更好的相互交感。因此,研究内丹术的主要功法要点对心肾功能的交通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理解内丹术核心含义和在实践当中自我调整至最佳状态有着重要影响。

2 内丹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点,结合其功法要素形成实践,在练习中领会心肾相交等问题的含义

内丹术是指以古代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原理为指导,以人体自身为一小天地,以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的性命双修养生法。它以人的身体为鼎炉,通过修炼“精、气、神”而在体内结丹,达成强身健体、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内丹术起源可以追溯至黄帝之前,经过实践的推敲和后人的补充,终于在时间的考证下有了成熟的印记,它就是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此书被后人称之为“万古丹经王”。然而内丹术在修炼过程中,其功理功法对中医藏象理论“心为君主”重要的运用,对中医“心肾相交”和命门学说的形成又有重要的影响。

明代著名修道养生家张三丰在《道言浅近说》中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通过对内丹术功法的研究和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笔者认为,内丹术的功法要领主要体现在“调神凝息”上,虽然其功法要点涵盖多重方法和方式,但是形式的多样性依旧要追溯其本源。

2.1 调神是修炼者贯穿始终的修心养性的方法,是人体之“神”的安静平衡状态

内丹术在修炼之时,以静为要点,要求修炼者在功法自然的同时,调整心态,达到心无杂念、无欲无求的状态,以此实现人体能量的节约和合理转化,从而保证在修炼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调神其实质就是意念纯净,保持神与形的一致。无欲无求,在情绪上无怒无喜无悲亦无思。《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在古代经典中,“虚无”、“精神内守”,已经提示后人:保持心神的宁静为养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紫阳真人在《金丹四百字》中说:“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以精化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故名曰三花聚顶;以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不从四肢孔窍漏,故曰无漏。”可见,眼、耳﹑口﹑鼻﹑四肢,人体五脏支配的孔窍,在繁杂的生活中慢慢消耗五脏的精气,使人体不断走向衰老。魂、魄、精、神、意皆可以扰乱人的思维活动,导致欲念丛生而无法保持清净。而心神对五脏的影响尤为重要。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对人体各种思维意识活动有主导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对此,明代张介宾在《类经》中阐发曰:“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随心所使也。”[2]

心主神明,它统管五脏所藏的各种情绪,因此,神的宁静自然就是心的平和无偏颇,就能够让心神处于中和健康状态,更好地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状态,并更好地发挥其对生命的主宰功能。

心藏神,肾藏精,精舍神,精能生髓,髓上聚于脑而养神,这关系到人的思维、情绪、记忆等“神”的活动,因此说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故蓄积精气能够摄神,使精神内守,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余闻上古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另一方面,心神的意识又关系到肾精是否封藏。《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精为神之宅,神为精之象,即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二者相互为用,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肾主骨生髓,髓上聚为脑,从而产生“神明”的相关活动,故谓“神明”根于肾而通于脑。

因此,心对人体的精神情志因素的统属是不可忽视的,换言之,心不静则神不宁,神不宁,则元气亏耗。可见,神对元气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2.2 调息是使呼吸深度达到命门,配合调神,进一步加强对心肾相交的作用

调息是自觉地意守呼吸或调控呼吸,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它是练功的重要环节和方法。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应用意念,在自然的基础上去逐步改变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协调脏腑,疏通经络。

调息是在意守丹田(命门),以呼吸深度达至命门的这一部位为基础,与调神相配合,以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最终实现身心平衡的目的。内丹术强调的调息,是对元气后天的休整,呼吸自然清气至丹田,再将体内废气排出的过程。

然而,呼吸的完成,主要归于肺和肾两个脏腑,其中肾是影响呼吸深度的重要脏腑。一般来说,普通人很难把握呼吸的深度至命门处,元气也不能够在后天的修养中维持与年幼般充盛,因此,在后天的生长生活中,会耗散体内肾精,直至衰老。张锡纯认为:“人之元神在心,元神藏于脑,而出于心。人之元气在肾,欲心肾相交,须于有意无意之间,运心中元神随呼吸之气息息下降,与肾中元气会合。”其中“运心中元神随呼吸之气息息下降”就是指,运用意念控制呼吸,使人体的意识场产生变化,关注呼吸以及整个自身的条件,使得呼吸在频率、深度上达到和谐统一,肾间的动气更加充盈,于是就产生了维持人体日常活动的动力即肾阳和滋养四肢百骸的肾阴,其中肾阴还可以滋养心阳,也就是心肾相交最初的含义所在。

近代研究表明,深度呼吸能够加快人体与外界氧气的交换,使心跳减缓,血压降低,转移人在压抑环境中的注意力,降低血压。可见呼吸的深度,会影响人的思想,即中医角度的“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深度呼吸可以使“神”更加安静平和,可以使我们紧张的心放松下来,因此,深度呼吸即意念控制的呼吸,对“神”的影响尤为重要。

从确切的意义来讲,用意念控制呼吸,就是心与肾相互影响,相互滋生的过程。心主神,下行关注于命门,命门中的元气充足,滋养心,继而更加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充养滋润。

2.3 凝神是意念关注于身体丹田部位,与调息相互配合,使元气在自然状态下源源不断地生长

在调息的过程中,要排除杂念,心无旁骛的似守非守丹田部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心与肾相交,更好的使人“神”与身体的元气归于一体,以达到身体健康、阴阳平秘的状态。在纷杂的世界中,我们的眼耳五官,太多时间难得清净,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欲念太多,以至于我们的“神”无法保持宁静自然的状态,因此,需要运用适宜的功法操作来逐步调整。凝神是调神之后,自身的“神”可以很快地进入到万缘皆空的状态,意识场处于高度中和虚静状态,通过身心协调,天人合一,与调息相互配合,身体逐步达到“聚精会神”。

凝神是在调整好自身“神”的平衡无欲念状态之后,使得思想集中在丹田部位,配合呼吸﹙即深度和频率﹚,通过自我感受和对身体的感知,达到人体自身真正的平衡,以及场的形成和自身能量转化形成的过程,这其实就是心肾相交的过程。心神处于清静自然状态,从而能够与肾间动气相呼应。在这种天人合一状态下,心神和无极化的意识场势会深入到人体各组织内部去进行感应,并会对由肾所主的内生殖系统的元精进行感应,达到内丹术“炼精化气”的境界,其对于命门学说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3]。

通过实践内丹术的功法要素,即调神、调息、凝神,可以达到心肾相交的最佳养生效果,实现人体元气回归,保证人体维持元气充足的状态,炼成“丹药”。当然,内丹术对人体的作用还要看个人对功理功法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程度,以及能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长期实践,其对强身健体和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康复均有着重要意义。

[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70.

[2]孟广欣.心肾相交在七情调控中的重要作用[J]. 北京中医药,2010,5(29):347 -348.

[3]张敬文,章文春.中医藏象学说自组织原理探析(三)[J].中医学报,2012,27(3):311 -312.

猜你喜欢
命门元气功法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说说脱证的中医急救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技术活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如何养元气?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
元气淋漓的傅斯年
无人机的“命门”
抓住“命门”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