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中新生儿浴法简析

2013-04-16 10:32徐苗凤曹征江西省乐平矿务局乐平333300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辛温苦参小儿

★ 徐苗凤 曹征 (.江西省乐平矿务局 乐平333300;2.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新生儿,稚阴稚阳,脏腑柔弱,形气未充,肌肤薄嫩。自脱离母体开始自主的呼吸和代谢循环,要适应新的外界环境,肌肤是人体的第一安全屏障。而新生儿肌肤柔嫩,风寒暑湿燥火易从腠理侵扰,药物也容易通过肌肤吸收,针对这一特点,古代医家通过浴法来调整新生儿体质、防治疾病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圣济总录》起编于北宋政和年间,全书200 卷,分66 门,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其中对新生儿洗洗浴事项,有丰富的记载,兹整理简析如下。

1 沐浴常规事项

新生儿腠理薄弱,初生于世,洗浴的时候,宜注意其洗浴的水温、洗浴时间、洗浴后的防护。如《圣济总录》曰:“凡寻常浴儿法,上以汤添水,着少盐,浴儿后,以粉敷之,若无事,勿数浴,恐遇风冷,令儿发惊成痫。”洗浴时,用热水再添凉水,以调适温。放少许盐,《本草纲目》记载其功用“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可减少皮肤方面的疾患发生。浴后,要用粉敷之,是因为洗浴后,腠理疏散,有少许水湿残留,著粉一可吸收未擦干的水份,防止水湿浸渍致柔嫩的皮肤破溃;第二可防风寒侵袭,无外感之患,免“发惊成痫”之虑。此实与“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三国志·华佗传》)有异曲同工之妙。

2 皮肤疾病预防

新生儿皮肤柔弱,或因邪毒侵袭,或为虫毒所犯,而生皮肤疾患。同时也因柔嫩,易于吸收药物,从而改善皮肤的肤质。如《圣济总录·浴儿法》曰:“凡新生儿浴法,猪胆一枚,投汤中,令儿终身不患疮疥。”疮疥,多为外感热毒所侵,致气血壅盛而致病。猪胆苦寒,取其寒能胜热,滑能润燥,有清热、润燥、解毒的功效,故可改善皮肤肤质。同篇有“新生儿三日浴法,桃根、李根、梅根(各二两锉),上三味,以水八升,煮二十沸,去滓浴之,去不祥,令儿终身无疮疡,一方,煎成去滓后,入麝香末少许。”树根,多性凉趋下,可遏上越热毒。桃根,性平味苦,无毒,可清热、消肿毒;李根,性凉,味苦,无毒,清热解毒,主治疮疡肿毒;梅根,微苦,微寒,清热解毒。三味合用,可改善新生儿皮肤,抵御热毒侵扰,不发疮疡。另加麝香,取其辛温,活血通络,使气血通和,防治疮疡。也有用单用白芷根苗、苦参以煎汤浴儿。

3 防治小儿惊风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证候。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症多凶险,威胁小儿生命,因此,古人多认为惊风是一种恶候。因此,古代医家创立了各种防治惊风方法,而洗浴是其中一种。《圣济总录·浴儿法》曰:“治新生小儿惊,辟恶,浴。金骨汤方:金(一斤)虎头骨(一枚),上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七升,适冷暖浴儿佳,凡浴儿辟除恶气,令儿不惊,不患疮疥。”虎骨,辛温,汉末《名医别录》曰:“止惊悸,疗恶疮鼠瘘,头骨尤良。”然因虎是国际上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现在一般用塞隆骨替代。金,古代指一般的金属、铜、黄金等,从功用的角度上看,此处当指黄金,《药性论》载黄金“主小儿惊伤,五藏风痫,失志,镇心,安魂魄。”二药煎汤洗浴,可使小儿不惊。又有以苦参、白芷、猪胆汁三味代替黄金,“又浴儿,主辟除恶气,兼令儿不惊,不患诸疮疥。虎头骨汤方:虎头骨(五两),苦参(四两),白芷(二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二十沸,入猪胆汁少许,适寒温浴儿。”加猪胆汁合虎头骨,苦寒,入肝、胆经,可清肝胆之火,加强定惊功效。苦参,苦寒,燥湿杀虫,《药性论》载其“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白芷,辛温,《滇南本草》载其“祛皮肤游走之风。”二药合用煎汤外洗,以减少小儿疮疥感染发病。

4 寒热饮食治疗

新生儿,肺卫御外功能薄弱,易寒易热,有不能服药者,可以药浴治疗。《圣济总录·浴儿法》曰:“治儿少小身热。李叶汤方。李叶(不拘多少),上一味,以水煮熟去滓。适寒温浴儿。”李叶,甘、酸,平,无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治小儿壮热,占疾,惊癎,作浴汤。”(《日华子本草》)卒然遇小儿寒热持续不停,不能服药,用六物莽草汤。“治新生儿猝寒热不住。不能服药。用六物莽草汤浴之方:莽草、丹参、蛇床子、桂(各三两),菖蒲(半斤),雷丸(一斤),上六味锉碎,以水五升,煮三五沸,适寒温浴儿,避日向阴处。”莽草,辛温,有毒,有祛风止痛之功,注意洗浴时不可入口或眼中;丹参,苦,微寒,有止惊安神之功;蛇床子,辛苦,温,有祛了风之功;桂枝,辛甘,温,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雷丸,苦,寒,有小毒,可“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名医别录》)菖蒲,辛苦,温,“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名医别录》)新生儿肌肤薄嫩,渗透性高,因此,在不能服药的情况下,通过洗浴方式可以达到从皮肤渗透给药的目的。小儿寒热不停,应祛风散寒使表邪得散,如菖蒲、桂枝、蛇床子、莽草;同时,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于惊风,应佐祛风止惊药物,如丹参雷丸。

另有治小儿客忤,是指小儿神气未定,如骤见生人、骤闻异声、突见异物,而引起惊吓啼哭,甚至面色变异,兼之风痰相搏,影响脾胃功能,以致受纳运化失调,引起吐泻、腹痛、反折瘈疭,状似惊痫,治当以安神定志。《圣济总录·浴儿法》以浴法治疗:“猝客忤,吐下乳哺,面青黄色变弦,急浴之。方钱七十文,以水三升,煮令有味,适寒温浴儿。”新生突然遭受客忤,致吐乳、泻下,甚至面青带黄,有惊风之虞,应急速以方钱煎水洗浴。其用方钱,宋时多用圆形方孔铜钱,铜钱在使用过程中,受潮后被氧化,表面易生成碱式碳酸铜,呈绿色,酸涩,性平,有毒,入肝胆经,《本草纲目》云:“铜青乃铜之液气所结……能入肝胆,故吐利风痰……皆肝胆之病也。”其苦能去肝经风热,故可防惊风之变。

综上所述,《圣济总录》开专篇《浴儿法》对新生儿洗浴疾病防治作了较系统的总结,从一般的感冒预防,到皮肤肤质的改善,及至一般疾病的洗浴疗法,为我们当代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减少疾患,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辛温苦参小儿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苦参百部液治虫咬皮炎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大剂苦参治不寐
浅述“从寒论治”白癜风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辛温走皮法治疗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