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两优366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3-04-18 09:43曾宪裕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白莲中稻秧田

曾宪裕

(福建省将乐县种子站 353300)

福两优366系福建省农科院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和福建吉奥种业有限公司用SE21S×R366配组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在将乐县白莲镇大理村作中稻示范种植,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全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

2010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平均每667 m2(下同)产量600.88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2.05%,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续试,平均产量644.38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7.39%,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1.30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8.24%。2012年在将乐县白莲镇大理村作中稻种植0.28 hm2。测产结果:实割面积60 m2,收湿谷67.4 kg,折合每667 m2湿谷748.9 kg,晒干率为85.2%,干谷产量为638.1 kg,比对照Ⅱ优3301增产2.6%。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每667 m2有效穗数13.29万穗,株高125.8 cm,穗长26.94 cm,每穗总粒数179.3粒,结实率91.2%,千粒重28.49 g。

2.2 全生育期

在白莲镇大理村(海拔180 m)作中稻种植,5月8日播种,6月8日插秧,8月25日齐穗,9月28日成熟,全生育期143 d,与对照Ⅱ优3301相当。

2.3 抗逆性

两年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其中南靖县农科所点鉴定为感稻瘟病,在白莲镇大理村作中稻种植未发现稻瘟病。

2.4 稻米品质

米质检测结果:糙米率81.6%、精米率72.7%、整精米率50.7%、粒长7.3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33%、垩白度6.2%、透明度1级、碱消值3级、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15%、蛋白质含量8.1%。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 培育壮秧

根据该品种生育特性安排适宜播种期,中稻一般于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晚稻于6月5日前播种,可确保安全齐穗。秧龄控制在25~30 d。秧田选择排灌方便、肥力较高的田块,基肥每667 m2施水稻专用肥(12-4-9)25~30 kg。采用湿润育秧,每667 m2秧田播8~10 kg种子,均匀播种,使每株秧苗长势均匀。秧苗1叶1心时,每667 m2用15%多效唑200 g对水100 kg均匀喷施,施药前要将秧田水排干,喷后24 h再复水,促进分蘖。2叶1心期施断乳肥,每667 m2秧田施尿素5 kg左右。移栽前4~5 d施送嫁肥,每667 m2秧田施尿素4~5 kg,促进新根早生快发。并注意秧田叶蝉、蓟马和叶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3.2 合理密植 插足基本苗

该组合植株较高,生长量大。如果密度过高、行距小,就会造成群体通风透光不良,病虫防治困难;密度过低则有效穗不足,影响产量。高产栽培密度一般为19~21丛/m2,采用宽行窄株种植,15~17 cm×30 cm宽行窄株插秧,确保每667 m2插1.3万~1.4万丛,丛插2粒谷,每667 m2基本苗达6万~7万苗。尽量浅插,以利于低节位分蘖。

3.3 科学施肥

本田期施肥:按每667 m2目标产量600~700 kg计算,一般需施 N 13~15 kg、P2O55~7 kg、K2O 14~16 kg。基肥:每667 m2施碳酸氢铵40 kg、过磷酸钙30 kg、氯化钾8~10 kg,并加施50 kg饼肥以提高营养平衡供应能力;分蘖肥:栽后5~6 d每667 m2施复合肥(15-15-15)20 kg、尿素3~4 kg、氯化钾5~7 kg;穗肥:在水稻倒2叶长出过程中施用,一般每667 m2施尿素5 kg、氯化钾5 kg左右。抽穗灌浆期间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宝喷施1~2次,提高光合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利于提高结实率和谷粒饱满度,进一步提高产量。

3.4 合理管水

采取寸水插秧,秧苗返青后浅水勤灌促分蘖,发足茎蘖数,够苗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壮根,保持每667 m2有效穗16万穗以上,搁田7~10 d后再复水,幼穗分化期至开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后期至乳熟、成熟期干湿交替,收获前7 d排干水,忌过早断水,以免影响产量、品质。

3.5 综合防治病虫害

水稻生长期间高温高湿,病虫多、繁殖快、危害重。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搞好种子消毒,秧田除虫灭病,防止病虫带入本田。大田在做好健身栽培的基础上,加强病虫预测预报,抓住病虫防治适期,对症下药,确保防治效果。重点做好“三虫”(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三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严格掌握防治指标,确定防治田块和防治适期。在分蘖期至孕穗期每667 m2用48%毒死蜱100 g加1.8%阿维菌素100 g对水60 kg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抽穗前每667 m2用20%三环唑150 g加5%井冈霉素250 mL或加30%爱苗15~2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穗颈瘟、纹枯病和稻曲病,以确保丰收。

猜你喜欢
白莲中稻秧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池上
感怀
白莲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参观白莲抽水蓄能电站赠吟友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