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4个晚熟龙眼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3-04-18 09:43杨德育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母枝鼠害龙眼

杨德育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局 362000)

福建省是我国龙眼传统产区,栽培面积和结果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福建省地处龙眼经济栽培的北缘区域,栽培晚熟龙眼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更好地服务生产,笔者在综合分析多个龙眼产区晚熟龙眼生产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多年观察和生产实践经验,将福建省4个龙眼晚熟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松风本

原产地莆田,为实生变异龙眼品种,于199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该品种栽植后投产早,适应性强,丰产稳产,是福建省各龙眼产区主栽的中晚熟品种。

1.1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中,树冠圆头形、半开张,枝干灰色、质坚韧,叶片狭椭圆形,小叶顶部渐尖,基部呈不对称楔形,叶脉明显,叶色淡绿,叶面平展;花穗大,花量多,雌花花期比福眼、乌龙岭等中熟品种提早约7 d,坐果率高,花后至果实采收历期140~145 d;果穗大、穗粒均匀,果实近圆球或扁圆形,单果重12.0~13.9 g;果壳淡褐色,果肉乳白色,肉质脆,味浓甜;果实可食率 65.0% ~6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0%~24.0%;果实耐贮藏,可鲜食、焙干,鲜食品质好,制干质量优,焙干率35.8%;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种子紫黑色,扁圆形。

1.2 栽培技术

1.2.1 建园 选择肥水条件较好且避风无寒害的耕地或平缓山坡地建园,每667 m2种植25~35株。

1.2.2 整形修剪 宜采用低主干(50 cm)、多分枝(3~4个)定干整形。因枝条萌芽力较强,修剪时注重疏删和整芽,培养茎粗1.0 cm以上生长健壮的夏延秋梢作为结果母枝。

1.2.3 肥水管理 有机肥、无机肥各占一半,氮、磷、钾比例约为5∶3∶2。株产50 kg植株施N 1.0~2.0 kg、P2O51.0~1.5 kg、K2O 0.5~1.0 kg,花前肥、壮果促梢肥、壮果肥(3~4月)分别占全年施肥量的50% ~60%、20% ~30%和10% ~20%。8月底至9月上中旬果实膨大期遇旱应及时灌水。

1.2.4 梢果调控 因枝梢成穗率高、花量多、坐果率高,需合理疏花疏果。冬季要控制冬芽萌发和冬梢抽生。

1.2.5 防治病虫鸟鼠害 因挂果历期长,前期注重抓好荔枝蝽蟓、木虱、蒂蛀虫等害虫的防治,后期需防范果实病害和梢果蛀虫及鼠害、鸟害等。

2 立冬本

原产地莆田,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于200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该品种投产早、丰产稳产、抗逆性与适应性强,是目前最晚熟的龙眼主栽品种。

2.1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树形半矮化,树姿开张,枝条细韧,分枝多;叶色浓绿,叶片狭椭圆形,叶缘波浪状;在泉州市栽培,始花期5月上旬,盛花期5月中下旬,花期25~30 d,坐果率高,早产丰产稳产;果实于10月上中旬成熟,留树后熟期约30 d,可比乌龙岭、福眼等品种迟熟30~40 d;果穗重300~500 g;单果重12.5~13.3 g;果实近圆球形,皮色黄褐色带绿;果肉乳白色,表面稍流汁,肉质细嫩,味浓甜;可食率67.8%~70.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5%~23.4%;鲜食品质优,鲜果耐贮运,制干质量好,焙干率可达40.2%;核紫红色,扁圆球形。

2.2 栽培技术

2.2.1 合理密植 株行距以4.0~4.5 m×4.0~5.0 m为宜,每667 m2栽植33~40株。

2.2.2 整形修剪 宜采用矮化、开心、圆头形的整形方式,定干30~50 cm,留主枝3~4条,幼龄树修剪宜轻不宜重,盛产树修剪旨在保持健壮树势,并培养优良秋梢作为结果母枝。

2.2.3 加强肥水管理 幼龄树以加速树冠形成为目标,施肥宜薄肥勤施,结果树注重抓好开花前、疏果后、果实迅速膨大期、采果前4个时期肥料的施用。

2.2.4 培养结果母枝 夏延秋梢是较好的结果母枝,宜采用花前疏删过多花穗,之后再疏剔劣质、过多果穗(粒),同时结合重施壮果健梢肥等措施,促发夏秋梢,以培养量多质优的结果母枝。

2.2.5 防治病虫鸟鼠害 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喷洒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叶斑病、霜疫霉病和梢果害虫,结果后期及时防范鼠鸟蜂害。

2.2.6 适时采收提高效益 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最高峰时,依消费需求量和市场供给分期采摘,于20~25 d采收完成。

3 冬宝9号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于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该品种果大、晚熟、丰产优质,目前已在福建省龙眼适栽区推广种植。

3.1 特征特性

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叶色浓绿,绿叶层茂密,小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微旋转,叶基楔形,叶缘波浪状扭曲,花穗、果穗大小中等,枝梗多、较软,坐果密度中等;在泉州市栽培,春芽2月下旬萌动,夏芽6月中旬萌动,8~10月秋梢生长,11月至翌年1月冬梢生长,5月上旬始花,果实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熟,挂树期可达20 d;果穗重约670 g,果粒较均匀;单果重15.9~18.3 g;果实扁圆形,果壳色黄褐带青;果肉乳白至淡黄色,质爽脆,化渣,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2%~22.1%,可食率70.1% ~75.8%;果实可鲜食,也宜焙干;果核红褐色,种脐小。

3.2 栽培技术

3.2.1 种植 株行距以4.0~4.5 m×4.5~5.0 m为宜。小苗定植和高接换种后第2年即可开花结果,应依树体情况决定是否留果。

3.2.2 肥水管理 该品种果大,要做好疏花疏果、增施有机肥等工作。因果皮较薄,供水不均易诱发裂果,果实生长中后期需加强肥水管理。

3.2.3 防治病虫鸟鼠害 该品种病虫害发生情况与立冬本品种相似,防治病虫可参照实施。由于果实成熟期迟,鼠害、鸟害、台风等为害较多,宜在果实生长发育后期实施套袋防护。

4 友谊106

原产地莆田,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该品种丰产稳产,果实迟熟,品质中上,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的扩种。

4.1 特征特性

树冠半圆头形,树姿半开张;小叶浓绿色,长椭圆形,叶缘波浪状,先端渐尖,叶基不对称;果实近圆或扁圆形,单果重12.2~17.0 g;果皮黄褐色稍带青,果肉乳白色,肉厚、质细腻,汁较多,味甜;可食率66.3%~73.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18.8%;在泉州市栽培,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种子近圆形,棕黑色。

4.2 栽培技术

4.2.1 合理密植 株行距以4.0 m×5.0 m为宜,每667 m2种植33株。

4.2.2 合理修剪 幼树定干30~40 cm,留3~4条主枝,培养矮化、圆头形的早结丰产树冠。结果树以果控冠,结合采果,疏删和回缩修剪枝梢,培养结果母枝。

4.2.3 适时控梢 夏延秋梢是主要结果母枝,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秋梢老熟后,可视情况采用螺旋状环或喷药控制冬梢。

4.2.4 疏花疏果 清明至谷雨花穗定穗期进行疏花;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疏果;大穗留果60粒左右,中穗留果40粒左右,小穗留果25粒左右。

4.2.5 防治病虫鸟鼠害 该品种病虫害发生情况与立冬本、福眼相似,防治病虫可参照实施。

猜你喜欢
母枝鼠害龙眼
龙眼鸡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育71-1桑树母枝直径与开花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买龙眼
结果母枝粗度对南丰蜜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猕猴桃二龙组合交替结果栽培法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南丰蜜桔结果母枝粗度≤2.5 mm果实品质最佳
甜甜的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