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3-04-18 09:43黄默茉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福清市绿色食品标准化

黄默茉

(福建省福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3503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近年来,蔬菜、茶叶等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畜禽、水产品中兽药、渔药、激素、瘦肉精和加工产品中违禁食品添加剂的滥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保证群众健康、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概念与实施背景

1.1 基本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条规定: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1.2 实施背景

为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01年4月,农业部正式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进行试点,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地发展有机食品。随着活动的深入,“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逐步完善。2005年,农业部《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现有标准制定、例行监测、专项整治、产品认证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入实施,在实施内容上加以延伸、拓展和深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2001年,福建省全面启动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重点围绕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饮业等主要食品污染开展全面治理,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标准和认证、监管和预警、企业信用、法制保障等六大体系。

2 福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近年来,福清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严格监管,逐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1 农业标准化步伐逐步加快

近年来,福清市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全市共有3个国家级、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及9个福州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其中,全市首个国家级瘦肉型商品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成后,企业共增创效益200多万元,示范区的生产综合经济效益达1.5亿元;实施的国家级罗非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通过示范带动,全市罗非鱼养殖面积由项目实施第1年的100 hm2发展到目前的228 hm2,辐射带动面积占全市精养总面积的80%,农民年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福清市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生猪标准化示范等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共增创效益500多万元,带动示范农户5000多户,获得经济效益1200多万元。

2.2 农业“三品”认证数量逐年增加

截至目前,在畜牧业和种植业方面,福清市共有23家企业、27个基地的40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认定面积约320 hm2,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生猪25.18万头、家禽92.8万羽、禽蛋1.54万t;11家企业的30个产品享有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涉及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等产业,认证规模约4万t。2012年,以市为单位,申请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认证面积达0.43万hm2。

2.3 检测检验体系初步建立

2010年,福清市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配置农药残留速测仪器,对福清市辖区范围内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监测。2012年成立福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全市17个镇相应成立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动物疫病诊断、动物产品有害残留及养殖业投入品的质量安全检测。

2.4 执法监管力度逐步加大

近年来,福清市农业执法大队积极做好兽药饲料经营企业(者)巡查工作,加大对无证经营等违法经营企业(者)的查处力度;加强农资市场管理,保证农资质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生产和经营行为。

3 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3.1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发展中,传统单一农业生产经营机制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首先,农民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偏低,信息渠道不畅,缺乏市场判断力。其次,农户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在市场中难以形成竞争优势。第三,农民基本经营水平低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体系建设不健全,使农民缺乏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第四,一些种植户为了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过多使用农药,导致田间生态环境被破坏。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使,超量使用农药或没有遵守安全间隔期,使农产品质量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3.2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效应

一是工业化发展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城市化发展增加了城市垃圾对土壤的污染,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生产,使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二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造成农业土地资源紧张。尽管近年来农业的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基本实现农产品的充足供应,但当前农业科技还不能完全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有的地方不惜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建设城市,使得农业土地资源岌岌可危,如何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3.3 假劣农资成为影响农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农民会因为购买假劣农资而造成农作物生长不良,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假冒伪劣农资使本来就很脆弱的农业生产雪上加霜,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影响农民生活的安定。假冒农资一方面影响面大,造成损失严重和长期负面效应多,还严重冲击了合法农资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另一方面打假、识假意识和常识普遍不强,造成造假猖獗和买假、用假不知自保的恶性循环。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4.1 完善监测体系建设

4.1.1 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领导小组,加大“餐桌污染”治理力度 一是抓好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对一些违法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农药、兽药做到严肃清查,积极溯源,加大对大案要案查处力度,严惩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强化畜禽养殖监管,开展动物标识管理,重点抓好规范养殖,广泛宣传,加大瘦肉精等抽检监测力度。三是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开展蔬菜、水果、茶叶等主产区的质量安全监管,同时做好农贸批发市场的检测工作。

4.1.2 完善检测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区域质检站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健全以部级质检中心为龙头、省级质检中心为主体、地市级质检中心为骨干、县级质检站为基础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现部省地县四级检测网络“上下贯通、运行高效、参数齐全、支撑有力”。二是推进镇村一级监测机构建设。推进镇村一级农产品检测室建设工作,增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和自检能力,形成农产品质量监管网。三是督促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点),规范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4.2 加大农业“三品”认证力度,提升农业标准化建设水平

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基础,是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主要类型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即农业“三品”认证。实践证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已发展成为较为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在这个标准体系中,无公害农产品是在现有生产加工体系的基础上达到国家质量安全的合格农产品;绿色食品以改进现有的生产、加工体系,按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减少农药、化肥、有害物质等残留为目标,其质量标准高于现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有机食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并与国际食品接轨,“三品”标准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层次鲜明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实践中,农业部提出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并采取“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措施,把标准化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根据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等要求,严格组织标准化生产示范,指导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同时,在“三品”认证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综合防治技术和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如在种植业上推广使用黄板、性诱剂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畜牧业养殖上推广建设污水处理沼气工程,配套建设沼液综合利用设施,推广“猪—沼—渔”、“猪—沼—茶(菜、果)”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真正意义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鼓励和推动农业“三品”认证,有利于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强化企业和农民的生产责任意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福清市绿色食品标准化
忆初心 颂党恩金婚夫妻传佳风
标准化简述
福清市老年大学 国画教师林齐松作品展举行
星星的演变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快乐书画坊 福建省福清市实验小学书画展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